三國曹魏之第二位皇帝 魏明帝曹叡不殺諫臣 曹氏詩傳三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長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14年。

曹叡的母親就是傳說中洛神賦的影子鄄氏,因冒犯了曹丕被殺,曹丕下詔令曹叡奉養郭皇后。

但曹叡因為母親死非善終,意甚不平心懷不滿。

又覬覦皇太子之位,不得已開始勤謹侍奉郭皇后。

黃初七年(226年)五月十六日,曹丕病危,才正式立曹叡為皇太子,託孤於曹真、司馬懿、陳群、曹休等人,次日曹丕駕崩,曹叡繼位。

曹叡即位後,同年八月,孫權進攻江夏,江夏太守文聘堅守。

朝臣商議發兵救援,曹叡則認為孫權的軍隊擅長水戰,這次之所以敢於不用水戰而轉到陸上攻城,不過趁文聘防守不嚴而突然襲擊,今已相持,則不會持久。

在這之前,曹叡曾派治書侍御史荀禹慰勞戍邊將士,得知吳軍進犯的消息,便在去江夏的路上沿途召集各縣兵馬,加上自己身邊的騎從衛士共計步騎兵千餘人。

抵達江夏城外,荀禹指揮軍隊借山勢舉火向吳兵發起攻擊,吳軍果然撤退。

太和元年(227年)孟達反叛,太和五年(231年),鮮卑與蜀漢聯手進犯, 到青龍二年(234年)為止諸葛亮五次進攻曹魏,234年孫權攻合肥。

魏明帝成功地抵禦了這些內外戰爭。

他重用曹真、張郃、司馬懿等名將與諸葛亮作戰。

235年諸葛亮死後,魏蜀邊境上的情況有所減緩。

同年,軻比能被曹魏派遣的刺客所殺,鮮卑"種落離散,互相侵伐,強者遠遁,弱者請服",北疆也得以安定。

景初元年(237年),遼東公孫淵反魏,自立為燕王。

此年,曹叡令司馬懿攻遼東,司馬懿遂帶兵四萬,和牛金、胡遵等出征遼東,大破燕軍,殺公孫淵,成功收復遼東。

曹叡容受直言、不殺諫臣方面,在古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見的,這也是他的特色。

曹叡還用心制詩度曲。

他徵召文士置於崇文館,鼓勵其文學創作。

曹叡能詩文,善樂府,與其祖父曹操、父曹丕並稱魏之"三祖"。

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其散文二卷、樂府詩十餘首。

自郭太后死後,曹叡開始大修宮殿,治洛陽宮,起昭陽、太極殿,築總章觀,消耗大量人力,影響了農業。

大臣楊阜、高堂隆等人數次進諫,曹叡不聽。

曹叡二十三歲即位,處事沉著、剛毅,明識善斷,即位不久就政由己出,使幾個輔政大臣形同虛設。

同時注重法理。

他詔令設置律博士,改革漢法,制訂新律。

又下令刪簡死刑條款,減少死罪;除死刑外,可以用財贖罪;減鞭杖之刑,以免苦打成招。

在位期間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禦了吳、蜀的多次攻伐,並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頗有建樹。

然而統治後期,大興土木,耽於享樂。

景初二年(238年),曹叡病危,立燕王曹宇為大將軍,欲屬以後事,曹宇推辭,於是曹叡聽中書劉放、孫資之言改立曹爽為大將軍,同司馬懿共同輔政。

曹叡病逝於洛陽,時年36歲,廟號烈祖,諡號明皇帝,葬於高平陵。

其養子曹芳繼位。

因其臨終前託孤不當,導致後來朝政動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懿指揮這三大戰役,完全碾壓諸葛亮

讀三國歷史,常常有人憤憤不平,為什麼最後是小人司馬懿得了天下。而奸雄曹操,梟雄劉備,英雄孫權都統統靠邊站。有人說是,司馬家族是中國歷史上得國最不光彩的政權。雖然曹操家族也是篡位,但是可以說是江山...

三國魏明帝曹睿

曹魏烈祖明皇帝曹叡(206年-239年1月22日),曹丕與文昭甄皇后之子,曹操之孫。字元仲,史稱魏明帝,中國三國時期曹魏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26-239年在位。能詩文,與曹操、曹丕並稱魏之「三...

司馬懿為什麼害怕曹睿?

司馬懿和曹睿的關係,是非常和諧地君臣關係。早期在軍事方面,張郃是第一棟樑。司馬懿,只是魏明宗曹睿中後期,才成為國家的棟樑。在智慧 才幹 ,管理,政冶,軍事,經濟, 法

歷史上的帝王 魏明帝曹叡

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長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詩文,與曹操、曹丕並稱魏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