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有諡號的大臣只有五位,其中兩對父子,孫權自己的諡號很霸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吳孫權的諡號是大皇帝,非常霸氣,千古獲得此稱號的唯有大帝孫權一人。

但東吳獲得諡號的大臣卻不多,唯有張昭父子、陸抗父子和顧雍。

周瑜、魯肅、呂蒙、十二虎臣等都沒有諡號。

一、文侯張昭

張昭是吳國重臣,在江東素有名望,孫策臨死前託付張昭輔佐孫權,張昭政治能力很強,總攬吳國政務。

二、昭侯陸遜

陸遜出將入相,總攬軍政大權,荊州破關羽,夷陵破劉備,石亭破曹休,軍事能力非常優秀,但最後因黨爭被孫權指責,鬱鬱而終。

三、肅侯顧雍

顧雍是蔡邕的弟子,才思敏捷,勤奮好學。

顧雍為相十九年,正直無私,輔國有功。

四、武侯陸抗

陸抗是陸遜次子,吳國中流砥柱,最後的名將。

三國後期,陸抗獨立支撐,保東吳多年平安,在西陵之戰大破晉軍。

五、定侯張承

張承是張昭之子,有識人的才能,曾預言諸葛恪敗家,和顧邵、諸葛瑾、步騭、嚴畯並稱「五君」,曾討平山越,任濡須都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東吳剛愎自用輔政大臣大將軍太傅諸葛恪生平

諸葛恪(203—253年),字元遜,是蜀漢名相諸葛亮的親侄,是東吳重臣諸葛謹的長子,文武全才,膽識過人,與生性跳脫的吳主孫權臭味相投、相處甚歡。孫權是個蠻橫而喜歡生事的老帝崽,他與張昭鬥氣,火...

三國張昭盡心輔佐兩代君主為何最後卻遭冷眼

張昭,三國時期東吳重臣。公元156年出生於徐州彭城,字子布。張昭年少時便好學,成年後曾經被舉孝廉,但是張昭拒絕了。徐州刺史陶謙慕名察舉他為茂才,也被張昭拒絕了。陶謙認為張昭這樣做是看不起自己,於...

《三國志》中的細節:周瑜為什麼沒有諡號

諡號可以說是古代功臣的標配,然而三國時期的周瑜,作為東吳政權的奠基人之一,死後卻沒有獲得任何諡號。不僅如此,與他同時代的東吳功臣都沒有得到諡號。蜀漢雖然在劉備在位時期,只有法正有諡號。不過,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