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系列:死了還在給兒子圓謊的老太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原文: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樂餌不離左右。

疾亟,召趙普入受遺命。

太后因問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嗚噎不能對。

太后固問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積慶也。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

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

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

」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教。

」太后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

」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臣普書」。

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宋史·列傳第一》

譯文:

961年,杜氏患病,宋太祖服侍杜氏用藥不離左右。

病情加重時,召丞相趙普來聽取遺命。

杜氏問宋太祖說:「你知道你得到天下的原因嗎?」宋太祖嗚咽著不能回答。

杜氏再次問他,宋太祖說:「我所以能得天下,完全是父母積德所致!」杜氏說:「不是這樣的,只是由於周世宗讓小孩子主宰天下之故!如果周氏有年長的皇帝,天下難道會成為你的嗎?你去世後應把皇位傳給你的弟弟。

天下太大,頭緒太多,如能立長者為君,這是國家的福氣啊!」宋太祖叩頭悲泣說:」我不敢不聽你的教導。

」杜氏對趙普說:「你一起記住我的話,不可違背。

」命趙普在床榻前寫下誓書,趙普在紙尾寫上「臣普書」。

把它藏在金匣里,命令謹慎小心的宮人掌管。


杜老太太一生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她有兩個兒子都做了皇帝,一個是宋太祖趙匡胤,一個是宋太宗趙光義。

這氣運可不一般,同樣不一般的還有杜老太太她老爹的眼光。

杜老太太的老爹叫杜爽。

在紛紛亂世中,挑選一介武夫趙弘殷成為自己的女婿是高風險的事情。

成天打仗的歲月,耍筆桿子的固然不靠譜,可是舞槍弄棒更是高死亡率的職業。

亂世里的將軍哪個不是屍山血海走過來的?

但是,杜爽看對了人,找對了女婿,收穫了兩個皇帝外孫。

事實上,杜老太太活著的時候當皇帝的媽,時間並不長,大約只有一年多的樣子。

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那一年,杜老太太58歲,有人跑來報告說:「您兒子已經做了皇帝。

」老太太老神在在地回了一句:「我兒一向胸懷大志,現在果然如此。

當上皇太后了,老太太倒沒有洋洋得意,反而很有點居安思危的憂慮。

有個大臣說:「臣聽說過『母以子貴』,現在您的兒子做了皇帝,您為什麼不高興呢?」老太太說:「我聽說『為君難』,皇帝位高權重,如果治國有方,那麼皇位可尊;如果國家失去駕馭,即使想從頭再當個匹夫也不可能了,這是我所憂慮的啊!」

961年,老太太生病了,臨終前,老太太立下遺囑,這就是歷史上爭議很大的「金匱之盟」。

所謂「金匱之盟」,說白了,就是「皇位一定要傳給弟弟」。

而這很可能是一件子虛烏有的事情。

說到「金匱之盟」,就不得不說說北宋歷史上的又一個疑案——「燭影斧聲」。

杜老太太長眠地下15年之後,也就是976年,年屆五十、一向身體不錯的趙匡胤在和弟弟趙光義一起喝酒之後突然死亡。

《宋史·太祖本紀》上只有很簡略的記載:「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

哥倆一起喝個小酒,交流一下思想,喝完酒抵足而眠,這是很普通的事情。

但之後發現皇帝死了,皇位又沒有按照傳統習慣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一起喝酒的弟弟。

這就不普通了。

當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文瑩《續湘山野錄》記載,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

飲訖,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數寸。

太祖引柱斧翟懓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

」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

這個事件由於沒有第三人在場,因此一直以來都有趙光義弒兄登基的傳說,由於沒有證據,所以無法證實,成了千古疑案。

蔡東藩《宋史通俗演義》和李逸侯《宋宮十八朝演義》都沿襲了上述說法,並加以渲染,增添了許多宋太宗「弒兄」的細節。

哥哥趙匡胤死後的第二天,弟弟趙光義即位,改元太平興國。

《宋史·太宗本紀》的敘述為我們提供了一連串疑問:

——趙光義即位後,為什麼不照繼位之後第二年才更改年號的慣例,急急忙忙將只剩下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太平興國元年?

——趙光義即位後,趙匡胤的二兒子趙德昭為何自殺?

——趙光義曾加封皇嫂宋後為「開寶皇后」,但她死後,為什麼不按皇后的禮儀治喪?

但不管怎麼樣,皇帝的位子是坐上了,你咬我啊?

又過了五年,一個關鍵人物出現了,這個人就是趙普。

當時,趙普在政治鬥爭中被政敵盧多遜死死壓制,幾乎看不到翻身的希望。

他找到了趙光義,說,其實當年你媽留下過遺囑,就是要你哥把皇位傳給你。

我有件東西可以證明這一點。

久旱逢甘霖啊!正苦於沒有繼承合法性的宋太宗自然是欣喜不已。

趙普拿出的正是由他自己記載、趙匡胤親手放在金匱中的杜老太太的遺囑。

當然,這一切都是趙普自己說的。

按照趙普的說法,當時有三個人在場,杜老太太、宋太祖趙匡胤、趙普。

趙普很有些遺囑執行律師的意思。

可是,前兩個人都死了,還不是隨便律師怎麼說。

至於遺囑,偽造一份很難嗎?

清末民初,史學奇才張蔭麟就認為這件事情有很多破綻。

其一,杜老太太死的時候,趙匡胤35歲,長孫趙德昭11歲,老太太憑什麼說趙匡胤死的時候趙德昭還是幼童?事實上趙匡胤死的時候,趙德昭已經26歲了。

其二,趙匡胤這個孝子既然聽從了母親的安排,為什麼把遺囑藏起來對誰也沒說?

其三,趙普是碩果僅存的參與者,那為什麼沒有在趙光義即位後馬上說明,而是在五年之後才拿出來,而且還是在政治生涯低谷時拿出來?

其四,宋太宗時修訂的《太祖實錄》中沒有「金匱之盟」,而到了他兒子宋真宗時重新修訂的《太宗實錄》就有了,而且還說當時在場的還有第四個人——趙光義,這不前後矛盾嗎?

有史學家分析說,正史上關於杜太后的這段全是「鬼話」,是「燭影斧聲」後,趙光義和趙普杜撰出來掩人耳目的。

如果是這樣,杜老太太在死之後20年,還在給兒子圓謊,也算是充分利用剩餘價值了。

感謝關注本人原創微信公號「大嘴讀史」(paul_tracy)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