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結構的探討(1/4)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摘 要: 在教育國際化的背景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影響著我國高等教育。

文章集中分析“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結構的曆史淵源與理論內涵,比較兩種 ... 首頁›工具/百科›《考試周刊(2014年53期)》›章節內容 正文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結構的探討(1/4) 《考試周刊(2014年53期)》作者:考試周刊(2014年53期)     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結構的探討    教育教學研究    作者:鄭媛媛    摘 要: 在教育國際化的背景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影響著我國高等教育。

文章集中分析“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結構的曆史淵源與理論內涵,比較兩種教育結構的特點,並闡述二者的優缺點。

    關鍵詞: 以教師為中心 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結構 人本主義    一、兩種教學結構的發展曆史    教學結構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及學習理論指導下,在特定環境中推進教學活動進程的一種穩定結構形式[1]。

目前學校中采用的教學結構大多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結構。

    在我國,教學曆來以課堂形式進行——以教師為中心。

課堂教學有著悠久曆史。

早在17世紀,捷克的誇美紐斯就發表了《大教學論》,文中提出班級授課製度,創造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

幾百年來,教師中心教學理論得到了不斷發展完善。

19世紀,德國的赫爾巴特在心理學基礎上構建了教育學學科製度,確立了“課堂、教師、教材”的傳統教育學“三中心”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五段教學理論”——預備、提示、聯係、統合、應用。

20世紀,前蘇聯的凱洛夫在赫爾巴特的“五段論”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提出新的“五段理論”,即激發學習動機、複習舊課、講授新課、運用鞏固、檢查效果。

此後,還有巴班斯基的“最優化”理論,美國布魯納的“學科結構論”,以及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等等。

這些理論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和創新,但“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主導和控製教學)的宗旨未變。

事實上,在19世紀末以前,西方的教育均以教師中心為主,強調傳授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2]。

    19世紀中期,人本主義心理學在學術界崛起。

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天賦人性,要求從人的主觀意識出發,從整體上解釋人的動機和人格特征,從而說明人的本質特性、內在情感、潛在智能、目的和興趣愛好,等等。

人本主義反對行為主義的環境決定論,反對精神分析的無意識動機決定論,反對任何割裂整體的分析或還原[3]。

人本主義心理學特別強調人的內在意識所具有的主動性和自主選擇性,認為人能根據自己的意向,確定自身存在的價值。

這些觀點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奠定了基礎。

    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歐洲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對傳統“三中心”教育理念進行了猛烈抨擊[4]。

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參考盧梭“以天性為師,而不以人為師”的教育理念,在《民主主義與社會》中提出“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反對“以教師為中心”,主張“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從做中學”。

從此,杜威的“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全世界掀起了新教育結構探索的浪潮。

1952年,在哈佛大學教育學院舉辦的“課堂教學如何影響人的行為”學術研討會上,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首次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並將其應用到本科教育層麵[5]。

    然而兩次世界大戰發生使得歐洲各國無力顧及教育的發展,歐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實踐陷入低穀。

1957年,前蘇聯將人造衛星送上天之後,引發了美國公眾對共產主義和“紅色威脅”的恐懼。

美國上下共同指責“學生中心論”造成了教育質量滑坡[6]。

然而“學生中心論”對那些批評不僅視而不見,而且漸漸陷入了實用主義的泥潭。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由此走上不歸路。

1958年,美國政府對實用主義進行了反思和批判,並在《國防教育法》中強調係統科學知識的傳授,對實用主義進行了反思和批判,要求提高自然科學科目標準,係統編寫教科書,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回歸[8]。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虐戀】火爆虐戀長篇推薦! 【短篇】盤點:本周熱門短篇! 【甜文】甜到心窩,為你折腰,一路撒糖。

上一章目錄下一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