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緒不是我的責任:讀《情緒勒索》解開關係枷鎖的循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因此傾向忽略他人感受與需求,期待別人能滿足自己,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激烈的要求背後其實是深深的不安與無助。
|被情緒勒索者-我想當好人,我不想離開 ...
X
問問祕境plus來參展|一鍵抽新銳桌遊展門票>>
十秒完成
Skiptocontent
OpenTopSidebar
最高評分的商品
問問祕境|第一款促進對話、開啟了解的桌遊
評分4.33滿分5
NT$ 1,000
《教育能量:備課補帖》2022vol.2情感教育—如何和孩子「談」分手?
From:NT$ 399
家庭教育共學研習系列|課程影片與材料包組
From:NT$ 600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電子郵件位址
訂閱
2022-07-20更新
「你聽我的就對了,我會害你嗎?」「你這樣做就是不要這個家了」……
你也聽過類似的話嗎?這些用「愛」與「關係」綁住他人的言語,時常出現在各種「人際關係」中,伴侶、親子、職場…越是親密,就越成為某些人情緒勒索他人/被情緒勒索的理由,讓愛變成痛苦的來源。
解開「情緒勒索」的循環,就像解鈴還須繫鈴人,需要了解「情緒勒索」施與受的形成心理,才能進而找到跳脫枷鎖的方法。
親人,卻不是最「親」的那個人?-「情緒勒索」施與受的形成心理
在《情緒勒索》書中,作者周慕姿(諮商心理師)於第一章描繪出時常「情緒勒索他人」及「被情緒勒索」者的心理模樣。
|情緒勒索他人者-你拒絕我的要求,就是拒絕我
在他人與自我需求衝突時,內心會升起一股劇烈的「焦慮感」,讓他們變得非常不安,為了安撫這種不安感,便自動放大自我需求的急迫性,嘗試將這種不安的壓力推送出去。
因此傾向忽略他人感受與需求,期待別人能滿足自己,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激烈的要求背後其實是深深的不安與無助。
|被情緒勒索者-我想當好人,我不想離開你
華人社會以和為貴的觀念,使得許多人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好人」,因而害怕拒絕他人會被貼上壞人的標籤,慢慢得就連不合理的要求也不知道如何拒絕了,甚至覺得拒絕別人是自己的錯。
然而這正是默許「勒索者」得以繼續施威的原因之一。
|勒索者&被勒索者的相互關係
這就像A拿著繩子綁住了B的身體,可是並未綁住B的手,此時B若能意識到自己其實有動手解開繩子的勇氣與權力,那這個情緒勒索施與受的綑綁,就無法繼續下去。
別讓「愛」成為束縛的理由-解開「情緒勒索」的重點要素
在《情緒勒索》書中,作者周慕姿(諮商心理師)於第二、三章提出了從心理學角度切入,能夠在日常先練習以壯大自己內心,讓自己不那麼容易掉入情緒勒索陷阱的方法;也提供在遇到情緒勒索的當下,「停、看、應」以緩衝回應、讓自己有機會恢復清醒、適當拒絕的具體步驟。
|讓自己不容易被勒索-提升自我價值感
自我價值感是對自己有適當的認識,且接納、尊重自己的態度,肯定自己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價值。
相信自己不需要總是做到什麼才值得被愛、證明什麼才有價值,就算有缺點、會失敗,是因為還沒學會做好、而非「我不好」。
|遇到情緒勒索緊急應變-「停、看、應」情緒界限
1「停」止對話、離開現場
和情緒勒索者互動時,容易因為對方的聲音、情緒等具有渲染效果的表達方式,而使自己壟罩在對方的情緒陰影中,被這樣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產生焦慮感而忽略自己感受,覺得「先答應再說」。
因此需要先想辦法讓自己脫離當下的氛圍與場景,如果是傳訊息、電話等未直接見面的形式,可以跟對方表示「我知道了你的想法,我需要想一想,現在沒辦法給你答覆」;若是見面現場,則除了上述跟對方表達需要想一下,還需要迅速找藉口離開現場,例如去洗手間、接到緊急任務、有其他要事需忙等等。
藉由暫緩回應,來給自己梳理,及好好完成接下來步驟的機會。
2「看」看自己怎麼了、覺察自己情緒
先緩和自己情緒,並回顧剛剛整個歷程,安撫自己的焦慮感、罪惡感,並提醒自己的情緒界限在哪裡。
我們時常「理性知道,但感覺就是過不去」,因此需要歷經一番和自己的打仗也是很常見的狀態。
藉由梳理,讓自己意識到什麼狀況自己容易不自覺就範、對方什麼樣的行為,特別容易牽動自己的情緒,並練習撕掉這些對方強加在我們身上的標籤,找回屬於自己的權力與勇氣。
3「應」變策略擬定、逐步練習運用
一次一個改變,為自己設立不同程度的目標,一開始先從一個最初階「相信自己做得到」的改變開始。
例如可以先讓「情緒勒索者」知道自己的行為給他人帶來什麼樣的感受,別忘了「情緒勒索者」很可能也是被焦慮綁架的人,因為不知如何梳理,反射性地轉嫁焦慮給身邊的人。
接著,讓自己的每一個「允諾」、每一個日常「選擇」都是有意識的,都是從「我想不想」出發,而非因「我害怕…」而答應。
《情緒勒索》這本書藉由心理學出發,但作者描寫方式都相當白話易懂,對於讀者有高度同理。
看見情緒勒索者/被情緒勒索者分別的焦慮內心世界,練習拉開「事情」和「個人價值」的距離,解鈴還須繫鈴人,一步步解開情緒勒索的循環。
情緒勒索圖文懶人包IG全系列
文/雞湯來了蕭子喬校稿/雞湯來了陳世芃、張芷晴製圖/雞湯來了黃珮甄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參考資料/周慕姿(2017)。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寶瓶文化:台北。
相關
文章導覽
親子權力反轉:成年子女可能需要「不太乖」關係界限:我們的關係,怎樣距離剛剛好?
GoTop
台北市文山區景美街140號[email protected]
請依「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4.0國際授權條款」轉載/邀稿/各式合作請來信洽詢,感謝你的支持。
Copyright©2017-2022.AllRightsReserved.|雞湯來了工作室
Close
YourOrder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0
載入迴響中...
發表迴響…
電子郵件(必要)
名稱(必要)
網站
延伸文章資訊
- 1你的情緒不是我的責任:讀《情緒勒索》解開關係枷鎖的循環
因此傾向忽略他人感受與需求,期待別人能滿足自己,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激烈的要求背後其實是深深的不安與無助。 |被情緒勒索者-我想當好人,我不想離開 ...
- 2「不要再為別人的情緒負責了」:心理諮商師的建言,獻給今年 ...
新冠疫情下的一年,衝擊的不僅僅是外在因素,還有內心層面巨大的情緒波動。 ... 到一件事,「別人的情緒,不是你的責任,你不需要受他人的情緒影響。
- 3別人的情緒,不是我的責任。... - 生涯設計師Life Designer
別人的情緒,不是我的責任。 我人生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是滿足我自己的需要。 在不侵害他人權益的前提下,我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
- 4別人的情緒,不是我的責任!心理師:比起時時刻刻關心體諒他人
從小,父母就跟我說,要我懂得體貼、體諒別人的感受,要當一個好相處的人,不然沒人喜歡我,不然就不是個好孩子。慢慢地,我發現,我習慣會在環境裡搜尋別人『不悅』的 ...
- 5諮商心理師:別人的情緒,不是我的責任。 - Tvbs新聞
別人的情緒,不是我的責任。 我人生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是滿足我自己的需要。 在不侵害他人權益的前提下,我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