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極度專注力:專注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看板book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於是,他又再度出了「極度專注力」這本書,試圖幫我們掌控注意力,進而找 ... 作者也在書中指出,其實我們有兩種注意力模式,各自有不同的運作時機、 ... PTT網頁版 登入/註冊 menu 新聞 熱門文章 熱門看板 看板列表 作者查詢 最新文章 我的收藏 最近瀏覽 看板名稱查詢 批踢踢PTT搜尋引擎 [心得]極度專注力:專注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收藏分享看板book作者fj21517時間5月前發表(2021/11/2006:56),編輯推噓3(3推0噓3→)留言6則,5人參與,5月前最新討論串1/1 網誌附圖與連結:https://www.yeshihyuan.com/2021/10/Hyperfocus%20.html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曾經為了深入研究生產力,花了一年的時間,大量閱讀的相關研究,並在自己身上進行數十種實驗,最後出版成書:「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在這過程中,他發現無論是外在環境還是內在思緒的干擾,都是在爭奪我們最有限的資源:注意力。

於是,他又再度出了「極度專注力」這本書,試圖幫我們掌控注意力,進而找回工作與生活的節奏。

這本書提供了許多精美的圖示,幫助我們了解抽象注意力的運作情形。

作者也在書中指出,其實我們有兩種注意力模式,各自有不同的運作時機、方式和用途。

另外,他也針對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面臨到的各種分心因素,逐一的提供專注的建議。

總而言之,如果你是個想要解決分心問題的人;或是是單純想要了解專注力是如何運作的人;又或者是曾經看過「最有生產力的一年」,覺得很有收穫的人。

都強力推薦閱讀這本書! 這本書在說些什麼? 為什麼我們不容易專注? 我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我們的注意力就像聚光燈一樣,只能照亮某一片特定的區域,而且範圍遠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小。

假如我們大腦平常會接收到的資訊量,是一片操場大小的草地,那麼我們能有意識去處理的資訊,就只是這裡面的其中一片葉子。

大腦天生就是會尋找刺激:對於我們的祖先來說,時常注意環境中的新威脅,有助於提高生存的機會。

因此,當你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時,我們自然而然的就會傾向專注在愈多的事物上,而且不斷尋找新奇刺激能讓人覺得自己很有生產力,畢竟你每個時刻都做了更多事情。

由於上述兩個原因,當任務的數量太多,或者是任務的複雜度遠超出我們能處理的範圍時,都會使我們處於「注意力超載」的情況:失去目標,忘記自己正在做什麼。

因此我們必須要學會自我察覺,並且有意識的利用注意力資源,才能確保我們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面。

如何善用有限的注意力? 極度專注力:當任務的難度與自身的能力相符時,注意力空間會被剛好填滿,此時我們會進入一種被稱為「心流」的狀態:你會較少分心,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這是大腦最有生產力的模式,而要達到這種狀態,你需要依序做好下列步驟:選定目標、排除干擾、克服抗拒、察覺放空。

分散注意力:相較於極度專注力是把注意力往外導向某個目標,分散注意力則是把注意力往內導入腦海中。

它就像是睡眠做夢一樣,不只能夠幫助我們恢復精力,也能幫助我們串聯並重組資訊,是大腦最有創意的模式。

如果要達到這種狀態,你只需要「刻意」地讓大腦放空:什麼事都不做、從事輕鬆愉快的習慣、或是只想著一個問題。

適當的組合:許多專家認為我們無法多工作業,這個說法確實符合需要專注才能做好的任務,但是套用在不大需要動腦的習慣上則不盡然。

我們可以試著把相對單調的維護型任務集中在一起完成(走路、嚼口香糖、聽音樂),既能節省時間,又不會注意力超載。

正念與冥想:相較上述的方法都只是在管理注意力空間,正念和冥想則是能擴大你的注意力空間,並且同時增進極度專注力與分散注意力的運用。

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效果,是因為它們訓練你在一段時間內,腦中只想著單一目標,這能讓你習慣於較少的刺激,並且隨時有意識的察覺自己專注的狀態。

實際的運用 針對比較複雜的任務,我會選擇在清晨的時候進入極度專注力模式處理,因為剛睡醒時精神飽滿,而且此時通常不會有其他人的打擾。

我也會利用軟體封鎖網站、關閉手機通知、靜音勿擾模式等方法來隔絕其他的外界干擾。

對於其他比較簡單的任務,或者是臨時增加但不緊急的計畫,我會每天或每周排固定的時間統一處理。

我也會設定計時器,間隔固定時間檢查自己放空的情況,並決定是否繼續維持專注,或是改做適度的休息。

在休息時間,我會嘗試切換成分散注意力模式,藉由刻意的發呆,讓大腦自動統整先前讀到的資訊,有時候遇到不會的問題,睡個覺也能讓我有不同的想法。

我也時常藉著走路來活動筋骨,假如突然出現某些不錯的點子,就會趕緊記錄下來。

心得與結論 以前的我常常會想著要盡可能地完成所有事情,因而忽略放空的重要性。

藉由分散注意力的練習,我了解到放空並不是偷懶,而是為了恢復精力與消化資訊。

而且藉由這本書,我也了解到分心和放空其實才是常態,雖然極度專注可以帶來最好的生產力,但也不必對自己過度苛求。

畢竟生產力的重點,是做此時最重要的事,而不是做最多的事。

另外,作者也指出「體驗,取決於我們所專注的位置」,倘若我們能更專注於這一生的幸福計畫,那麼相信我們一定會更幸福。

-- ※發信站:批踢踢實業坊(ptt.cc),來自:218.173.30.3(臺灣) ※文章網址:https://www.ptt.cc/bbs/book/M.1637362584.A.076.html →a92367511/2010:52, 5月前 ,1F推11/2010:52,1F→a92367511/2010:53, 5月前 ,2F艾賓豪斯的理論+放空真的有用11/2010:53,2F推chintz11/2013:48, 5月前 ,3F謝謝分享11/2013:48,3F推asagi11/2015:13, 5月前 ,4F感謝分享!11/2015:13,4F→fnhgoodlife11/2022:47, 5月前 ,5F謝謝推薦11/2022:47,5F推emile122411/2223:42, 5月前 ,6F謝謝分享11/2223:42,6F‣返回看板[book]書香‣更多fj21517的文章文章代碼(AID):#1Xc2kO1s(book)更多分享選項網址:短網址:文章代碼(AID): 分享至: facebookplurktwitter關閉廣告方便截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