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五代十國朝代更替那麼快,宋朝卻能結束亂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先來看看五代分別是怎麼滅亡的:後梁朱家,雖據正統,只能算個比較成氣候的割據,北方都未統一,家族內訌,外有宿敵,為宿敵沙陀李家所滅。

後唐李家,初有統一之相,破前蜀,卻無法掌控大藩,兼有皇族內訌兩次導致中外離心,最後為藩臣結連契丹所滅。

後晉石家,割讓燕雲,北方屏障全失,二代卻又與契丹外交不利,為契丹所滅。

後漢劉家,最短命的一個,為大將兵變所滅。

後周郭家,已有統一趨勢,西收後蜀四州、東收淮南十四州、北復三關,卻仍是被禁軍大將兵變所篡。

其實五代不止滅了五次,有些只是沒改姓沒改國號而已。

比如後唐李嗣源取代李存勖,李從珂取代李從厚,李嗣源和李從珂都是義兒(養子)身份,本是外姓,只要養父還有親兒子就根本沒有嗣位的資格。

孤立地看起來,似乎每次改朝換代確實挺偶然的,但你看看北宋為什麼沒有成為六代就知道這也不是偶然。



五代相繼滅亡的直接原因總結一下無非幾點:1、蕭牆之患:皇族內部野心家太多,親骨肉、義兄弟,統統靠不住,況且就算順利傳位給自己的兒子也靠不住,因為兒子很可能不成熟。

2、肘腋之患:禁軍大將兵權太重。

3、藩籬之患:重鎮的節度使權力太大和資源太多。

4、虎狼之患:契丹,後梁後唐時代中原尚能與之爭鋒,自幽雲拱手相讓之後,中原對契丹的弱勢局面已成。

南方割據的隱患較小,可以說北方政權的實力確實高於南方任何單一政權,但在周世宗把南方最具實力的兩個政權打服之前,中原的實力還不足在整體上碾壓南方。



再看看北宋為什麼沒有成第六代?趙匡胤在趙普的輔佐下有針對性的做了四件事:1、收禁軍大將兵權,讓資歷淺、好掌控的人典禁兵;(徹底解決肘腋之患)。

2、逐步架空了藩鎮的兵權、財權、人事權,最終把節度使變成了空殼子;(徹底解決藩籬之患)。

3、定下先南後北的國策,對契丹採取守勢,對南方各個擊破。

而且很巧妙地利用南方的親宋政權,使南方無法組成聯盟與北方抗衡(暫時不觸發虎狼之患,先易後難,吞掉南方充實自己)。

4、為確立趙光義的儲君地位,有意壓制自己的兒子的地位。

(避免了蕭牆之患,雖然並不完美)。



可以說趙匡胤和趙普是認真總結了五代滅亡的教訓,全方位地弄出了一套整改方案,才成功地讓新生的宋朝避免了夭折。

若宋初沒有做出這些改變,宋也十有八九要成為「後宋」(前有南朝劉宋),趙匡胤屬於火箭躥升資歷尚淺,心中不服的大有人在。

若是不收兵權、不制節鎮、動輒招惹契丹、把趙光義曬在一邊、死後德昭甚至德芳即位,二代而亡的命運很難避免。

兩宋300多年國祚,時刻不忘「祖宗之法」,都是上面這五個短命的老師留下的血淋淋教訓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代十國,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

唐朝後期,戰爭不斷,經濟政治衰退,859年爆發唐末農民起義,經過黃巢的打擊,唐朝統治名存實亡。之後宰相與宦官爭權不斷。朱溫與李克用成為唐末的風雲人物,在朝廷各樹黨派,在朱全忠的支持下,宰相派勝...

五代與十國簡介--地圖說明

五代十國並非指一個朝代,而是指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五代指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次第更迭的政權。十國指五代之外相繼出現的十個割據政權: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

亂世梟雄,短命皇帝:劉知遠

亂世梟雄,短命皇帝:劉知遠搜集整理:涼州賢孝博覽館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安史之亂後,大唐王朝由盛轉衰。公元907年,朱全忠(朱溫)逼迫唐哀帝禪讓,不久又殺之,唐朝正式宣告滅亡。朱全...

歷史上的今天 杯酒釋兵權始末

961年8月22日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即位之初,國家有兩股軍方勢力。一是禁軍勢力,即由中央政府直屬的主力部隊(殿前司、侍衛親軍司),總兵力不足20萬人;二是藩鎮勢力,即由駐守各地的藩鎮(...

幽雲十六州是怎麼丟的?

幽雲十六州包括今天北京,天津全境,河北北部地區,山西北部地區。轄幽州(北京),薊州(今薊縣),瀛州.(今河間),莫州(任丘),涿州(涿縣),檀州(密雲),順州(順義),新州(涿鹿),媯州(懷來...

杯酒釋兵權的「影帝」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生於洛陽夾馬營,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宋宣祖)之子,母為杜氏(昭憲太后)。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

「七」代十國

本文的題目叫七代十國,是因為今天的主人公是後周世宗柴榮,還有宋太祖趙匡胤,這兩個人的一絲一毫的改變,都有可能改變歷史行進的軌跡,或是四代十國,或是六代十國,也可能是七代十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