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赤壁 考定黃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長江中游兩岸,稱作「赤壁」的原有多處,究竟哪個是孫、劉聯軍大敗曹軍的真赤壁呢?筆者考定:赤壁戰場在長江北岸「建安七子」的佼佼者、赤壁之戰的當事人王粲在其《英雄記》中更明確地寫道:

周瑜鎮江夏,曹操欲從赤壁渡江南。

無船,乘排從漢水下,注浦口,未即渡,瑜夜密使輕舡走舸百所艘,艘有五十人移棹,人持炬火,火燃則回船走去,去復還燒者。

須臾,燒數千排,火大起,光上照天,操夜去(見唐歐陽詢《藝文類聚•火部》)。

  赤壁之戰當事人的記述表明如下三點:

一、赤壁位於長江北岸;二、赤壁在漢水入江處,即今武漢市的下游;三、曹操欲從江北的赤壁渡江南,但未來得及渡,便被周瑜秘密使人夜焚。

西晉常璩《華陽國志•劉先主志》載:「《權》遣周瑜、程普水軍三萬,助先主拒曹公,大破公軍於赤壁,焚其舫舟,公引軍北歸。

」《蜀書•諸葛亮傳》:「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敗於赤壁。

西晉人陳壽在《三國志•吳書•周瑜傳》里還比較詳細地記述了當日大戰的情節:

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

瑜等在南岸。

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

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乃取蒙沖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黃)蓋降。

(黃)蓋放諸船,同時發火。

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

備與瑜等復共追。

除陳壽之外,同時代人虞溥在《江表傳》里更詳細地記述了當日大戰時的情景:

至戰日,(黃)蓋先取輕利艦十舫,載燥荻枯柴積其中,灌以魚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龍幡於艦上。

時東南風急,因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黃)蓋舉火白諸校,使眾兵齊聲大叫曰:「降焉!」操軍人皆出營立觀。

去北軍二里余,同時發火,火烈風猛,往船如箭,飛埃絕爛,燒盡北船,延及岸邊營柴。

瑜等率輕銳尋繼其後,雷鼓大進,北軍大壞,曹公退走。

陳壽、虞溥是赤壁之戰的當時人。

二人的記載與當事人的記載相同。

兩條史料均表明:曹軍初戰不利後退駐在長江北岸,所謂「延及岸邊營柴」、「悉延燒岸上營落」之「岸」,自然是長江北岸。

是時「東南風急」,黃蓋「中江舉帆」,「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皆出營立觀」,可見屯駐在長江北岸的曹軍當時毫無作戰準備,而黃蓋「去北軍二里余,同時發火,火烈風猛,往船如箭」,致使北軍猝不及防而大敗。

  長江北岸唯黃州赤壁與史書相符  王粲在《英雄記》里既明確指出「曹操欲從赤壁渡江南」,足見赤壁是在江北。

時人的記載,說明大戰是發生在長江之北而且延及岸上營寨。

當時人眾口一詞言「戰於赤壁」、「大破公軍於赤壁」以及「曹公敗於赤壁」,無不說明赤壁之戰的赤壁只能是在長江北岸。

江漢九赤壁中,漢川、漢陽、鍾祥、新洲、黃州五個赤壁位於江北。

漢川、漢陽、鍾祥三赤壁遠離大江,不符合史書記載,且王粲《英雄記》指出赤壁在漢水入江處的下游,故漢川、漢陽、鍾祥三個赤壁亦予排除。

又因新洲赤壁本屬黃州赤壁範圍。

漢人桑欽《水經》述江水源流「江水左逕赤鼻山南」,赤鼻山,顧名思義山為紅色狀若懸鼻。

「鼻」與「壁」的涵義與讀音相近。

赤鼻山即赤壁的俗稱。

  黃州赤壁的地理地貌  黃州赤壁的地理環境獨特:萬里長江自西向東入海,江水經赤壁西邊由北向東南而流。

由於被斜對岸的樊山阻擋,江流至此改向由西向東。

在赤壁的東邊,古時還有一道岔江(沱)與大江平行,故《水經》雲「江水左徑赤鼻山南」,而酈注「山臨側江川」。

「江」指長江主流;「川」即指江沱。

黃州赤壁,連綿數十里。

臨江一面,陡峭如壁,由於山勢酷似人鼻,故有「赤鼻山」之俗稱。

「赤」字,凸顯了黃州赤壁的特色。

赤岸之名,最早見於漢人枚乘《七發》:「凌赤岸,彗柴桑」;東晉郭璞《江賦》:「鼓洪濤於赤岸,淪餘波乎柴桑」;曹植《求自試表》:「臣昔從先武皇帝南極赤岸」。

歷代文人筆下的黃州赤壁氣勢非凡,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   黃州的赤壁之戰遺址  團風鎮素號古烏林 陳壽《三國志》除有「破曹公於赤壁」、「曹公敗於赤壁」的記述之外,近有「赤壁之役」,與「烏林之役」的不同稱謂。

《後漢書•獻帝紀》有云:「建安十三

年,曹操以舟師伐孫權,權將周瑜敗之於烏林、赤壁。

」顯然,烏林、赤壁同在大江北岸,同屬一個戰場。

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黃州赤壁,東坡有賦。

烏林,與赤壁相近。

」南宋祝穆《方輿勝覽》黃州古蹟中亦有烏林的記載。

杜牧《黃州寄李岳州》詩中有「烏林芳草遠,赤壁健帆開。

往事空遺恨,東流豈不回」的描寫。

黃州烏林除以上記載之外,還有清光緒十五年(1889)立在團風鎮的「樹德堂碑」文「竊團風地號烏林,界臨鵝渚」之證。

又,團風鎮後有一糧道街,是因赤壁之戰時曹操在此屯糧而得名。

  鄂縣樊口系劉備屯兵之地 《三國志•先主傳》注引《江表傳》云:「備從魯肅計,進住鄂縣之樊口。

備聞曹公軍下,恐懼,日遣邏吏於水次候望權軍。

」此說,赤壁大戰前,劉備兵屯於鄂縣樊口。

樊口,與黃州赤壁隔江相望。

劉備依魯肅之計進駐鄂縣之樊口。

按王粲《英雄記》所載,曹軍從漢水來,下出大江注浦口,說明曹軍已過夏口,離樊口不到一百里,故北宋蘇轍有詩云:

新破荊州得水軍,鼓行夏口氣如雲。

千艘已共長江險,百勝安知赤壁焚。

  赤壁之戰前周瑜兵屯西塞山 《三國志•先主傳》注引《江表傳》雲駐樊口的劉備聞曹公軍下,使「吏望見瑜船,馳往白備……備遣人慰勞之……備乃乘單舸往見瑜。

」此條既合乎《周瑜傳》中的記載,又合乎《江表傳》中的記述。

  蘄水散花洲乃周瑜散花犒軍之處 北宋王得臣《江夏辨疑》云:「散花洲在(武昌)縣東西塞下,周瑜戰勝散花於此。

」王象之《輿地紀勝》亦載:「散花洲在西塞山側臨江。

相傳周瑜戰勝於赤壁,吳王散花勞軍故名。

」《蘄州志》載:「建安十三年,曹操破荊州,下江陵。

先主窘甚,以使諸葛孔明求援於吳,孫權遣周瑜、黃蓋迎戰,大破公軍於赤壁,旋師賞軍於蘄之江中,名其地曰散花營,即今散花洲也……」   調軍山與城山因孫權屯兵而得名 《方輿紀要》載:「神山,(蘄水)縣西北二十里。

《太平寰宇記》云:『孫權進兵赤壁時屯於此。

』」《元和郡縣誌》云:「縣南二十里有城山,上有土城遺址,相傳孫權所築。

其西有調軍山,亦權調軍處。

」明弘治《黃州府志》:「蘄水縣西北二十里曰神山。

《寰宇記》載孫權進兵赤壁時屯此。

四十里曰太子山,即調軍山,相傳孫吳屯駐處……」   舉水入江處乃曹操屯兵之浦口 王粲《英雄記》曰:「曹操進軍至江上,欲從赤壁渡江。

無船,作竹排,使部曲乘之。

從漢水來,下出大江,注浦口。

未即渡,周瑜夜密使輕船走舸百艘燒排,操乃夜走。

」《水經注》稱:「江水東逕白虎磯北,又東會赤溪、夏浦、浦口。

」浦口,由於港口優良,船艦停泊方便,故稱埠口,亦名大舉口、大埠口。

以上所舉事例,即可知黃州赤壁的四周有劉備屯兵的樊口;有周瑜駐軍的西塞山;有周瑜戰勝吳王犒賞三軍的散花洲;有孫權屯兵的調軍山和城山;有曹操屯糧重地烏林、糧道街;有王粲筆下曹操駐紮水師的浦口。

黃州赤壁有如此眾多的赤壁之戰遺址,足可證明曹、劉、孫三軍大戰只能發生在黃州赤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赤壁大戰,孫劉聯軍其實是兩次火燒曹軍

赤壁大戰結束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時間了,但有關這場戰爭的爭論卻一直在繼續,可以說每個了解這段歷史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赤壁。本文以「江夏赤壁說」為基礎表述了「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兩次火燒曹...

曹操雷人語:赤壁之戰,孤燒船自退

《三國志·周瑜傳》引《江表傳》說:「曹公與孫權書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三國志·郭嘉傳》:「太祖(曹操)征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

今天聊聊赤壁之戰究竟在哪打

赤壁之戰不在赤壁還能在哪?杜牧的銅雀春深鎖二喬可謂家喻戶曉。所以,很多人都以為,《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發生在一個叫赤壁的地方。就連文學大家宋代的蘇軾,也去黃岡赤壁憑弔,寫下了「江山如畫,一時...

揭秘赤壁之戰時曹操到底有多少兵馬?

曹操赤壁之戰時有多少兵,《三國演義》記載,曹操起兵八十三萬,詐稱百萬。曹操有雄師百萬?小說當然作數。有好事者給他算了,有說20萬的,有說7萬掛零的,總之遠遠少於百萬。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的真正原因是源於瘟疫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云:「今臣將兵二十萬……奉國威靈,仗鉞征伐,……遂蕩平天下,不辱主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