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低調的人才,氣概才華不輸伏龍鳳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回顧那個動亂的時代,太多的英雄才子,太多的風華正茂,太多的豪氣雲天。

每次提起三國有智慧的人,無非就那麼幾個諸葛亮、龐統、司馬懿、郭嘉等幾位,如果再說什麼才智比得上這幾位的,也會立馬跳出幾個代表比如司馬徽、徐庶等,但是今天我想說的是另外一位,也很少看到文章把他跟這幾位智囊並舉的,他就是魯肅。

看了好幾遍三國,第一次喜歡諸葛亮,那時候感覺他的智慧真的是曠爍古今,整個三國演義基本上就是為了寫這位武侯,絕對的男一號,主角光環。

再看的時候又喜歡上了徐庶,感覺此人雖出場不多,但是很難有人能夠蓋過他的風采。

再後來,再後來,再後來才發現自己最喜歡的人竟然是魯肅。

對,就是這位老實低調的江東第二任大都督,細細品味其實魯子敬的才華並不輸於上述的任何一位。

魯肅出身富豪,但他仗義豪情,幫助過不少人,他的前期放在現在來講簡直是一個偉大的「慈善家」,連聲名遠播的周郎就在他的「救濟」範圍之內。

在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應對之前,他就已經在做著一些要應對巨變的準備了,廣傑豪傑,集結鄉里青壯年練兵習武,深的一方人民的人心。

憂國憂民

魯肅在三國中出現在人們的視線里是棄袁術投孫策,而後來與孫權榻上會。

說到他的出場我們不得不說羅貫中老先生的偏心,與諸葛亮的三顧茅廬、隆中對相比起來真的是簡單得不值一提,當然羅老先生也是要順應社會風氣,偏重於封建正統的思想。

清晰的記得魯肅與孫權榻上交談,利用曹操忙於平定北方局面,無暇南下的機會,割據江東,穩固自己勢力,發現機會出兵荊州建好門戶,鼎足之勢成已,然後整頓兵甲,發展農桑,不斷發展壯大自己的聲勢跟實力。

對於天下大勢,不能急功近利,要等待機會慢慢圖之。

這與諸葛先生先取荊益,後出秦川,南扶夷越,西和諸侯,三分天下的隆中對不謀而合,其長遠政治決斷與時局把握一點都不輸於臥龍先生。

而且後魯肅輔佐孫權每遇大事,必都要有他的參贊謀劃,而且每次謀略都是深謀熟慮,無不精妙。

而且當初劉備長板受挫,魯肅與劉備共論天下形勢,陳述利害關係,指明孫劉聯合抗曹這一名策,可謂是一氣呵成盡顯其風采。

而且在後後來的赤壁大戰上,協助周瑜大敗曹操,其功可見。

要說唯一不如意的事情就是外借荊州之事,但如果從當時情景考慮的話,這次外借確實是上策,連曹操為被他的胸襟跟遠識表示佩服。

手不釋卷

在處理荊州問題上,我們又看到了魯子敬骨子裡的憨厚與中肯,這不得不讓我對魯子敬的喜愛要更加深一份。

為了顧全大局,每次都是以友好的姿態與諸葛亮甚至是著名武將關羽的斡旋,安撫雙方,才是的三國歷史得以實現。

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魯肅從中的穿針引線,縫合大局,曹操早就一統天下。

最後借用《吳書》里的客觀評價,「肅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內外節儉,不務俗好。

治軍整頓,禁令必行,雖在軍陳,手不釋卷。

又善談論,能屬文辭,思度弘遠,過人之明,周瑜之後肅為之冠」。

真知灼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謀士綜合實力排行榜,周瑜竟未進前3

大家都熟讀三國演義,三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亮點的戰爭最多並且最有亮點的朝代之一,三國有很多經典的戰役,有的以少勝多,兵精則靈,像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有的屢出奇謀,一戰定乾坤,像呂蒙白衣襲荊州,...

閒聊東吳四大都督周瑜 魯肅 呂蒙 陸遜

自古就說江東子弟多才俊 三國時期的東吳 在演義似乎是戲份最少的一國 (蜀國光壞太大 魏國曹操太顯眼)但江東的人才不少 文有張昭闞澤顧雍 武有甘寧凌統太史慈 當然 在江東首推的除了英年早逝的小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