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低調的人才,氣概才華不輸伏龍鳳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回顧那個動亂的時代,太多的英雄才子,太多的風華正茂,太多的豪氣雲天。
每次提起三國有智慧的人,無非就那麼幾個諸葛亮、龐統、司馬懿、郭嘉等幾位,如果再說什麼才智比得上這幾位的,也會立馬跳出幾個代表比如司馬徽、徐庶等,但是今天我想說的是另外一位,也很少看到文章把他跟這幾位智囊並舉的,他就是魯肅。
看了好幾遍三國,第一次喜歡諸葛亮,那時候感覺他的智慧真的是曠爍古今,整個三國演義基本上就是為了寫這位武侯,絕對的男一號,主角光環。
再看的時候又喜歡上了徐庶,感覺此人雖出場不多,但是很難有人能夠蓋過他的風采。
再後來,再後來,再後來才發現自己最喜歡的人竟然是魯肅。
對,就是這位老實低調的江東第二任大都督,細細品味其實魯子敬的才華並不輸於上述的任何一位。
魯肅出身富豪,但他仗義豪情,幫助過不少人,他的前期放在現在來講簡直是一個偉大的「慈善家」,連聲名遠播的周郎就在他的「救濟」範圍之內。
在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應對之前,他就已經在做著一些要應對巨變的準備了,廣傑豪傑,集結鄉里青壯年練兵習武,深的一方人民的人心。
魯肅在三國中出現在人們的視線里是棄袁術投孫策,而後來與孫權榻上會。
說到他的出場我們不得不說羅貫中老先生的偏心,與諸葛亮的三顧茅廬、隆中對相比起來真的是簡單得不值一提,當然羅老先生也是要順應社會風氣,偏重於封建正統的思想。
清晰的記得魯肅與孫權榻上交談,利用曹操忙於平定北方局面,無暇南下的機會,割據江東,穩固自己勢力,發現機會出兵荊州建好門戶,鼎足之勢成已,然後整頓兵甲,發展農桑,不斷發展壯大自己的聲勢跟實力。
對於天下大勢,不能急功近利,要等待機會慢慢圖之。
這與諸葛先生先取荊益,後出秦川,南扶夷越,西和諸侯,三分天下的隆中對不謀而合,其長遠政治決斷與時局把握一點都不輸於臥龍先生。
而且後魯肅輔佐孫權每遇大事,必都要有他的參贊謀劃,而且每次謀略都是深謀熟慮,無不精妙。
而且當初劉備長板受挫,魯肅與劉備共論天下形勢,陳述利害關係,指明孫劉聯合抗曹這一名策,可謂是一氣呵成盡顯其風采。
而且在後後來的赤壁大戰上,協助周瑜大敗曹操,其功可見。
要說唯一不如意的事情就是外借荊州之事,但如果從當時情景考慮的話,這次外借確實是上策,連曹操為被他的胸襟跟遠識表示佩服。
在處理荊州問題上,我們又看到了魯子敬骨子裡的憨厚與中肯,這不得不讓我對魯子敬的喜愛要更加深一份。
為了顧全大局,每次都是以友好的姿態與諸葛亮甚至是著名武將關羽的斡旋,安撫雙方,才是的三國歷史得以實現。
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魯肅從中的穿針引線,縫合大局,曹操早就一統天下。
最後借用《吳書》里的客觀評價,「肅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內外節儉,不務俗好。
治軍整頓,禁令必行,雖在軍陳,手不釋卷。
又善談論,能屬文辭,思度弘遠,過人之明,周瑜之後肅為之冠」。
三國時代,提出三分天下的人不只是諸葛孔明,還有他們
看過《三國演義》的小夥伴們都知道,三顧茅廬這個故事發生在劉備和諸葛亮之間,可以說是劉備一生的轉折點。且不說在真實歷史上三顧茅廬的真實性如何,就《隆中對》而言,它正確預示了東漢末年群雄互相攻伐的最...
三國謀士綜合實力排行榜,周瑜竟未進前3
大家都熟讀三國演義,三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亮點的戰爭最多並且最有亮點的朝代之一,三國有很多經典的戰役,有的以少勝多,兵精則靈,像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有的屢出奇謀,一戰定乾坤,像呂蒙白衣襲荊州,...
沒有重大戰功的魯肅,是靠什麼位列四大都督的?
三國東吳四大都督中,周瑜燒赤壁,呂蒙取荊州,陸遜敗劉備,卻獨獨魯肅沒戰績。這個奇特現象,恰應了一句《孫子兵法》里的話: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放在魯肅身上,這也足以評價他一生的卓越才華。
他是三國最為傑出的戰略家,東吳四大名將之一,卻只活了46歲
喜歡看三國的朋友,一定知道著名的赤壁之戰,曹丞相含恨敗北,劉備得了荊州,三國鼎立的調子差不多定下來了。其實,在這場著名的戰役里有一位人物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就是魯肅,三國最為傑出的戰略家,東吳四...
魯肅一生戰略眼光卓越,促成聯盟抗曹,只用這句話拿下了三個郡
孫劉聯盟可以說貫穿整個三國時代的重要戰略了,可以說沒有這麼一回事,這麼兩家就要被曹老闆分別擊破,甚至說不定,208年那會赤壁上就被收拾了。
千金散盡還復來的魯子敬,其實功業不遜於諸葛亮
千金散盡還復來的魯子敬,其實功業不遜於諸葛亮周瑜病逝時,上疏推薦魯肅代替自己掌軍,演義中的魯肅形象唯唯諾諾,沒有什麼才能,整天被諸葛亮騙的團團轉,而且江東豪傑眾多,這樣的魯子敬怎麼能夠執掌軍權,...
閒聊東吳四大都督周瑜 魯肅 呂蒙 陸遜
自古就說江東子弟多才俊 三國時期的東吳 在演義似乎是戲份最少的一國 (蜀國光壞太大 魏國曹操太顯眼)但江東的人才不少 文有張昭闞澤顧雍 武有甘寧凌統太史慈 當然 在江東首推的除了英年早逝的小霸王...
赤壁之戰的最大功臣,不是周瑜,也不是諸葛亮,此人常被我們忽視
一說起赤壁之戰只要是讀過三國的人肯定都是耳熟能詳,這場戰爭不僅打碎了曹操一舉平定天下的夢想,而且還給孫劉兩家聯合作戰提供了契機,算是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的一個直接原因。就是因為這場戰爭太重要了,所以...
比諸葛亮還早提出天下三分的魯肅,為什麼處處維護劉備集團?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人一直是以一個老好人的形象出現,諸葛亮代表劉備與孫權結盟,再三叮囑諸葛亮如何才能說服孫權;赤壁之戰時多次阻止周瑜謀害諸葛亮;劉備奪取益州後,來回奔走討要荊州,卻一地不得。腦補這樣...
《三國演義》當中或許只有他的戰略眼光和外交勝過孔明
《三國》當中,諸葛亮的軍事才華無人能及,然而說到戰略和外交有個人或許要勝過諸葛亮,他便是魯肅。魯肅,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官職:漢昌太守、橫江將軍、大都督。
劉備實現三足鼎立,最大功臣不是諸葛亮,而是魯肅
文 | 江隱龍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是在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而關於赤壁之戰的描述而自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始至「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