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大學學生讀書應該用數量來衡量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首先,要明白一件事情,讀書是不可以用量來衡量的。

比如說大學生的閱讀量四年要達到100本書,而你就為了目標而讀書,於是泛泛而讀,一目十行,不深入思考,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別人可能只讀了30本,但是每一本都是理解了書中的精髓,深入地思考,真正達到了融會貫通的境界。

那麼你說讀100本的量和讀30本的量,效果哪個好?讀書不在量而在於精讀、深讀。

其次,大學生選的書很重要。

如果叫你閱讀的書像現在網絡上那種YY型小說,我相信你一年讀一百本都不是問題。

常言道:讀好書,好好讀。

剛才說了好好讀,現在說一些讀好書。

大學生的課餘時間很豐富。

在這四年里你有充足的時間閱讀各種各樣的書,而不僅僅局限於與自己專業相關的書。

比如歷史、哲學、經濟、科技等等。

我覺得大學生都應該去閱讀。

可能很多人說什麼樣的書才算是好書?現在書店或者圖書館裡的書太多了。

根本不知道讀那一本。

我建議各位大學生可以這樣簡單選一下:一、成功學類的書不看,比如成功的一百種方式這種書名的。

寫書這類書的人肯定不是成功的人,如果你買了讀了,那你寫書的人就成功了,因為他賺了你的錢。

每人對於成功的定義不一樣,可能有些人不追求物質上的成功,家庭美滿也是成功。

所以成功人走過的路不可以模仿。

二、一本書如果你讀完一遍後,仍然猶意未盡,還想進一步理解。

那麼一本書就值得你再讀,是一本讀了有收穫的書。

比如《國富論》,我大學時,讀完第一遍,只是模糊地了解其中的內容,核心的東西,沒有抓住。

於是自己買一一本,再讀一遍,在閱讀的過程中,速度慢了,因為是自己買的書,可以隨便在書上做筆記,把思考的東西記下來。

效果真的不錯。

至於這本書我共讀了三遍,每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可能這就是一本好書吧。

更形象地說,一本好書就像電視劇《亮劍》,看了很多遍都不會膩。

第三、讀一些經得起時間洗禮的書。

現在是快餐文化,各種熱銷書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養分不足。

真正懂讀書的人,是不會去追捧所謂的暢銷書。

而且閱讀哪些人們不太注意,但卻十分經典的書。

所以我建議大學生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閱讀經典上。

至於各類書,我推薦幾本,各位可以按照這種方式去找。

經濟類的《國富論》、心理學類的《烏合之眾》、哲學類的《中國哲學簡史》等等。

最後想說,希望大學生讀書不要急於求成,日積月累,才是王道。

可能很大學生確立閱讀目標是為了讓自己更勤快地讀書。

但是欲速則不達,不要這樣去強求自己。

大學學每天平均能抽出2個小時來看書,我覺得已經很了不起了,如果能有更多的時間,那將會有更大的收穫。

每當你睡覺的時候,問問自己今天是否有讀書了,如果一段時間沒讀那就墮落了。

而不必說今天我又讀了多少本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個人一生能讀多少本書要讀那些書

中外都有人曾經認真地計算過,從6歲開始讀書,一天讀多少頁,活多長,然後能讀多少書,計算得非常精確。算來算去,也不過是區區數千冊書。區區數千冊?這個結論讓我大吃一驚。吃驚之餘,也有些緊張。什麼書值...

反覆讀經典 吃盡其中味

——寫在第二十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李連相世界上每年出版的書籍浩如煙海,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全球124個國家每年的書籍出版數多達220萬種,中國出版的圖書則為414005種、79.25億冊...

人生太短 好書太多

1925年,北大畢業生周長憲曾在報紙上公開發表自己的觀點:「現在的青年,老實不客氣地說,多數是不大肯用功的;不要說去看參考書,就是照例的功課,能敷衍過去的,又有幾個?古人說得好,『士不悅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