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本是一種快樂的事情,決不要走極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曾國藩是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曾氏以中國學問為教材,不僅儘可能地完善了自我健全的人格,而且成就了一番事功,並因此影響近代中國歷史走向。

摘錄他的幾句言論,與大家分享。

敬與恕

◆ ◆ ◆

作人之道,聖賢千言萬語,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仲弓問仁"一章,言敬、恕最為親切。

自此以外,如立則見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

君子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斯為泰而不驕。

正其衣冠,儼然人望而畏,斯為威而不猛。

是皆言敬之最好下手者。

孔言欲立立人,欲達達人,孟言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以仁存心,以禮存心,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

是皆言恕之最好下手者。

> > > >

點評

筆者與曾氏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發現曾氏有一個特別過人的長處,即善於提煉。

他的提煉功力表現在,一是他能把複雜的對象用單純的文字予以表述,二是他能把艱深的對象用淺白的文字予以表述,三是他能把龐大的對象用簡潔的文字予以表述。

這種提煉功力來之不易。

他既需要將對象真正研究深透,又得有由博返約的歸納能力,還需要文字上的運用自如。

這段話便是一個例子。

他從聖賢的千言萬語中挑出敬恕兩個字來,實際上是對博大精深的儒家學說的一種提煉。

涵與泳

◆ ◆ ◆

涵、泳二字,最不易識。

余嘗以意測之曰:涵者,如春雨之潤花,如清渠之溉稻。

雨之潤花,過小則難透,過大則離披,適中則涵濡而滋液。

清渠之溉稻,過小則枯槁,過多則傷澇,適中則涵養而勃興。

泳者,如魚之游水,如人之濯足。

程子謂魚躍於淵,活潑潑地,莊子言濠梁觀魚,安知非樂?此魚水之快也。

左太沖有"濯足萬里流"之句,蘇子瞻有夜臥濯足詩,有浴罷詩,亦人性樂水者之一快也。

善讀書者須視書如水,而視此心如花、如稻、如魚、如濯足,則涵泳二字,庶可得之於意言之表。

> > > >

點評

這是曾氏教兒子的讀書方法,出於咸豐八年八月初三日給紀澤的信中。

此信教兒子的讀書方法有兩點,一為虛心涵泳,一為切己體察。

此處所抄錄的這一段,說的是第一點涵泳。

為解釋這兩個字,曾氏打了好些個譬喻。

細讀這些譬喻,筆者以為曾氏想要說的大概是這個意思:讀書本是一種快樂的事情,決不要走極端,所以最好的讀書之法,是能夠讓心靈獲得愉悅的那種做法,否則不可取。

有常是第一美德

◆ ◆ ◆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余早年於作字一道,亦嘗苦思力索,終無所成。

近日朝朝摹寫,久不間斷,遂覺月異而歲不同。

可見年無分老少,事無分難易,但行之有恆,自如種樹養畜,日見其大而不覺耳。

> > > >

點評

很多事的成效便出在點滴累積之上,寫字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此外,如讀書求學問,如見識閱歷,如鍛鍊身體等等,都靠有常。

盡其在我聽其在天

◆ ◆ ◆

牢騷太甚者,其後必多抑塞。

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理然也。

> > >

點評

吾於凡事皆守"盡其在我,聽其在天"二語,即養生之道亦然。

體強者如富人,因戒奢而益富;體弱者如貧人,因節嗇而自全。

節嗇,非獨食色之性也,即讀書用心,亦宜檢約,不使太過。

余"八本"篇中言養生以少惱怒為本,又嘗教胸中不宜太苦,須活潑潑地,養得一段生機,亦去惱怒之道也。

既戒惱怒,又知節嗇,養生之道,盡在我者矣。

此外壽之長短,病之有無,一概聽其在天,不必多生妄想去計較他。

凡多服藥餌,求禱神祇,皆妄想也。

吾於醫藥禱祀等事,皆記星岡公之遺訓,而稍加推闡,教爾後輩。

◆ ◆ ◆

竹如教我曰耐。

予嘗言竹如貞足幹事。

予所謂闕者貞耳,竹如以一耐字教我,蓋欲我鎮躁以歸於靜,以漸幾於能貞也。

此一字,足以醫心病矣。

寫字時,心稍定,便覺安恬些,可知平日不能耐,不能靜,所以致病也。

寫字可以驗精力之注否,以後即以此養心。

您喜歡此篇文章,記得發到給好朋友哦!分享智慧,好運常伴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看懂曾國藩的學習之道,受益終身

有人說,曾國藩是千百年來真正成事的書生。一方面,曾國藩是正兒八經的儒士,讀書人,一心仰慕聖賢之學,窮經皓首,埋頭書海;另一方面,曾國藩是晚清重臣,官至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