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桃園三結義真的值得學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桃園三結義是一段佳話。

《三國演義》中寫道: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實鑒此心。

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從此,劉、關、張如同一人,縱橫天下。

直到最後打出了一個蜀國。

說實話,發誓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

發了誓往往是需要兌現的。

因為三結義的誓言,當關羽的死訊傳來的時候,劉備、張飛的情感幾乎崩潰,失去了理智,一定要給關羽報仇雪恨。

這個時候,他們想到的是三結義的兄弟之情,卻可能忘記了國家、百姓之大義,而且還是動用的國家力量。

最後落下了一個悲劇的結局。

現實中,我們可以警醒這樣的問題:

一是關於發誓的問題,有的人動不動就發誓,而且明知是謊言,還在發誓,他以為可以瞞過任何人,卻不知道這樣每一次的發誓,實際上是在折損自己的信用,總有一天是要償還的。

還有一種就是假髮誓,根本就不兌現的人,這更在折損自己的信用,成為一種負擔。

人最大的財富就是信用,一個有信用的人,終究能夠走遍天下。

雖然有的人靠忽悠能夠獲得一時利益,但最終是要全部吐出來的。

桃園三結義是兌現了「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誓言,但最終卻忘記了。

二是小義與大義的問題。

實際上就是我們做事、做人的格局,格局大不大,最終決定你的成功大小,以及你能夠走多遠。

桃園三結義之前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心中裝著「大義」,可是後來藏有了「小義」,就導致失敗的結局。

現實中一些人喜歡搞小圈子、小集團,只裝著這個圈子、集團的利益,當然就免不了走向失敗,成不了大事。

所以有些企業成不了老字號,就是這個原因。

您怎麼看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