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侄子的才智有過之而不及:可為何最終被聯合誅殺慘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孫權死後,孫權最小的兒子孫亮登基為帝,這是,在孫權時期效忠的諸葛恪被封為太傅,從而掌管了吳國的軍政大權,諸葛恪,是諸葛瑾的兒子,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侄子。

史書記載,諸葛恪這個人情商和智商都很高,更難得的是他還頗有膽量和見識,具備一定的責任心,不過後來隨著功勞的累積,他也慢慢開始驕傲放縱起來,在他的統領下,吳國將士向北征討魏國,後來,隨著新城大敗,吳國損兵折將,諸葛恪回到朝中,越發專權蠻橫,最終被孫峻聯合孫亮誅殺,導致自己身死的下場。

回顧諸葛恪的一生,他在很多方面都立下了巨大的功勳。

軍功方面,他平定了山越,功勞巨大。

在平叛之前,很多人都不看好諸葛恪,並且認為山越地區的土匪不僅野蠻,而且各個都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甚至連諸葛瑾也不看好諸葛恪平定山越的建議,擔心因此給諸葛家族帶來災禍。

後來,諸葛恪軍紀嚴明,治軍有方,經過幾番苦戰終於收復了山越賊人,並成功讓他們臣服於吳國,這些人後來都成了勇猛的吳國將士。

在文治方面,諸葛恪智謀過人,也有不少建樹,這一點來看,他比起他的叔父諸葛亮來說,其實一點也不遜色,有一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效果。

不過,很多人都知道諸葛亮,但不一定知道諸葛恪,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不過這可能跟小說、民間傳說的宣傳力度不同有關係吧。

但不管怎麼說,諸葛亮的這個侄子還是非常聰明的,應變能力也很強,口才好,才思敏捷,口若懸河。

歷史上留下一個諸葛恪得驢的故事就能很好說明這麼問題。

這件事,還要從諸葛恪拜在孫權的麾下說起。

有一天,有一個外臣看到一頭驢,因為這驢的面相與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很像,這個人就把驢牽來給孫權看,孫權看後也認為如此,於是就在一次宴請內臣聚會的時候,叫人把這頭驢牽出來,誰知道有人惡搞,在驢的頭上寫上了諸葛子瑜(子瑜是諸葛瑾的字)四個字。

面對這般羞辱,一般人很難承受,但是諸葛恪見狀就請求孫權能不能賜給自己一支筆,在驢的頭上添上兩個字,孫權應允後,只見諸葛恪大筆一揮,在諸葛子瑜之下寫上了「之驢」兩個字,可見,諸葛恪確實是一個有急智的人;其才智應該也不在他的叔父諸葛亮之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被皇帝謀殺的諸葛亮侄兒,到底做錯了什麼?

文|沙塵暴 (讀史專欄作者)諸葛亮一家人很有意思,在魏蜀吳三個國家都有人當大官。他自己,蜀國丞相;他哥諸葛瑾,吳國重臣;他弟(族弟)諸葛誕,官至魏國征東大將軍。他們諸葛家的後代,也還算不錯,比如...

長使英雄淚滿襟——三國名將諸葛恪

諸葛恪(203—253年),字元遜,是蜀漢名相諸葛亮的親侄,東吳重臣諸葛謹的長子,文武全才,膽識過人,與生性跳脫的吳主孫權臭味相投、相處甚歡。孫權是個蠻橫而喜歡生事的老帝崽,他與張昭鬥氣,火燒...

東吳剛愎自用輔政大臣大將軍太傅諸葛恪生平

諸葛恪(203—253年),字元遜,是蜀漢名相諸葛亮的親侄,是東吳重臣諸葛謹的長子,文武全才,膽識過人,與生性跳脫的吳主孫權臭味相投、相處甚歡。孫權是個蠻橫而喜歡生事的老帝崽,他與張昭鬥氣,火...

才氣橫溢的貴公子——諸葛恪

在三國時代的政治舞台上,諸葛氏是一個異常活躍的姓氏,非常引人注目。如蜀國的諸葛亮,吳國的諸葛瑾、諸葛恪,魏國的諸葛誕等,他們分別在各國擔任丞相、大臣等重要職務。諸葛瑾是亮的哥哥,恪是他的兒子,誕...

三國少年天才諸葛恪:拍馬屁都能不著痕跡

孫策臨死前,當機立斷指定了新的接班人和副手,事後證明了孫策眼光的銳利;孫權臨死前,有足夠的時間安排後事,然而他糾結多年,立好的規劃反覆塗抹重寫。事後證明他是多麼荒唐昏聵,為東吳鋪好了一條滅亡之路...

諸葛恪:四面樹敵

諸葛恪是東吳的神童。他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之兄諸葛瑾。孫權喜歡捉弄手下。一次宴會,孫權讓人牽了一頭驢,在驢臉上寫上「諸葛子瑜」四個字,譏諷諸葛瑾的長臉。在大笑聲中,諸葛恪取來筆又加上了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