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孫權、劉備三人誰把唯才是舉做得最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最器重的文臣謀士是"二荀賈程郭"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

其中二荀乃"穎川大族",位荀彧為尚書令,荀攸為軍師,賈、程、郭乃"寒士特起"位次之。

郭嘉的才能不在二荀之下,在赤壁敗北後曹操感慨"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充分表明了在曹操心目中郭嘉的謀略超過了包括荀或在內的所有謀士。

但郭嘉等人的地位為何都屈居二荀之下原因可能很多,但出身門第是一個重要原因。

文臣如此,武將更是!

武將則是"四曹二夏侯"曹仁、曹洪、曹休、曹真、夏侯悼、夏侯淵。

皆屬豪族。

(他們都是曹操的同宗族人),而且夏侯和曹氏還經常通婚。

儘管"曹魏五虎上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智勇雙全,曹操稱徐晃是周亞夫。

而且,"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俱為名將,太祖每征伐,咸遞行為軍鋒,還為後拒。

"但戰功赫赫的五虎上將卻不得不屈居"四曹二夏侯"之下,受他們節制。

每次征伐,只要不是曹操親征,都由"四曹二夏侯"他們擔任主帥,都督各路軍馬,五虎上將只能充當被"督"之將。

都說曹操手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但是在這麼多人才就是出不了怎一個"帥才",但凡帥才必定是曹氏宗戚"。

孫權最器重的人有張昭和"江東四儒將"的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孫權用張昭為輔吳將軍,實乃東吳謀主。

"四儒將"先後擔任東吳兵馬統帥,位極人臣。

這五個人當中張昭、周瑜、魯肅、陸遜出身氏族,只有呂蒙出身貧苦之家。

孫吳的政權明顯是靠南北世家大族的支持建立起來的,重用張昭、周瑜、魯肅、陸遜這四人理所當然。

但是呂蒙確是特殊的一個。

對比曹操和孫權,個人感覺孫權在統帥權上做得比曹操好。

劉備重用的人物有諸葛亮、龐統、法正、關羽、張飛。

拜諸葛亮為軍師然後為丞相,統帥全軍,負責調兵遣將。

龐統"與亮並為軍師中郎將"法正為蜀郡太守後任尚書令。

關羽、張飛為武將之首。

諸葛亮和龐統都是普通地主出身不是什麼氏族大家,關羽和張飛是"遊民",唯獨"法正是名門之後"。

這才是真正的"用人唯才,不問門第"

也許有人會拿"桃園三結義"說事,但那僅僅只是一個傳說!

個人感覺劉備信諸葛亮但是更信任關羽。

可是統帥地位方面來說,關羽是受諸葛亮調遣。

這恰恰說明劉備用人唯"才"不唯"親"。

簡單比較一下,在用人才能方面,劉備比曹操和孫權更優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孫權的用人謀略:用人不疑信任諸葛瑾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孫策趁群雄逐鹿中原之際,繼承父業,開闢江東。後來孫策之弟孫權又繼承父兄基業,舉賢任能,確保江東穩定。他40歲稱吳王,48歲稱帝建立吳國,與曹、劉三分天下。孫權是用人高手,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