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佳伯樂獎,他們當之無愧,不是水鏡,看他們經典評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風雲際會,英雄能人輩出。
有的出身士族,有的出身行伍,有的出身鄉閭。
他們的發光,伯樂們可謂功不可沒!
漢代察舉制以「鄉舉里選」 為依據,注重鄉里輿論對士人德才評判的權威性。
獲得社會重要人物的肯定、讚譽,對於求仕之人來說至關重要。
什麼「鄉里之號」、「時人之語」、「天下之稱」等等,形成了一種社會公論,公論的好壞決定了被品評者的前途。
那麼誰堪稱最佳伯樂呢?
說起識人知人,大家可能首先會想到水鏡先生,正是他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而「臥龍、鳳雛」的稱呼其實不是出自水鏡先生,是出自龐德公之口,「水鏡先生」的名號也是龐德公叫出來,是評價司馬徽有知人之明,而龐德公也被譽為知人。
更負盛名的是許劭(許子將),正是他主持了「月旦評」(可不是電視劇里演的黃毛小子楊修主持月旦評)。
許劭與其從兄許靖喜歡品評當代人物,常在每月的初一,發表對當時人物的品評,故稱「月旦評」。
許劭是當時最有名的鑑賞家和評論家。
無論是誰,一經品題,身價百倍,世俗流傳,以為美談。
所以當時曹操都屁顛屁顛的請求許劭評價他以揚名天下,他起初欲藉助太尉橋玄之言替自己鼓吹一番,「玄見而異焉,謂曰:『今天下將亂,安生民者其在君乎!』」但橋玄覺得自己的聲望還不夠,遂將曹操推薦給了許劭。
「(曹操)常卑辭厚禮,求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對。
操乃伺隙脅劭。
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另一版本評語為『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操大悅而去。
」經過許劭的品評後,「由是知名」。
不久,曹操便藉此被舉為「孝廉」,步入官場。
許劭對曹操的評價可謂目銳如鋒,料事如神,成為歷史的一大經典。
許劭對陶謙、袁術的評價也是很準確。
「陶恭祖外慕聲名,內非真正」
「袁公路其人豺狼,不能久矣」。
評價劉曄「有佐世之才」,劉曄後來成為曹魏三朝重臣,其足智多謀,屢建奇勳,確是三國時期不可多得之良才。
而其實最會知人識人且用人的恐怕還要數三大巨頭之首的曹操。
看曹操手下文臣武將人才濟濟,那都是曹操馭人有方。
張遼、張頜、徐晃在歸順曹操後成為一流將領,與樂進、于禁一起成為曹操的「五子良將」。
那麼,且看曹操怎麼評價和利用他的謀臣們。
荀彧:
年少時,南陽名士何顒評價其有「王佐之才」。
荀彧離袁紹而投曹操,曹操大悅曰:「吾之子房也。
」子房便是張良,漢初三傑之一,謀略出眾,協助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漢高祖劉邦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被人譽為「謀聖」。
而荀彧也確實是這樣的人,居中持重達十數年,戰略、戰術、政治均頗多建樹,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
司馬懿也是高度評價荀彧:「書傳遠事,吾自耳目所從聞見,逮百數十年間,賢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
荀攸:
曹操徵召荀攸為汝南太守,入為尚書。
「與語大悅,謂荀彧,鍾繇曰:『公達,非常人也,吾得與之計事,天下當何憂哉!』以為軍師。
」
荀攸被稱為曹操的「謀主」,擅長靈活多變的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
他生前設奇策共十二計,只有鍾繇知道。
鍾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後世不得而知。
曹操征伐呂布時荀攸勸阻了曹操退兵,並獻奇計水淹下邳城,活捉呂布。
官渡之戰荀攸獻計聲東擊西,斬殺顏良和文丑。
又策奇兵,派徐晃燒袁紹糧草,同時力主曹操接納許攸,畫策烏巢,立下大功。
平定河北期間,荀攸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消滅袁紹諸子。
可以說是經權達變、妙計百出、算無遺策。
曹操後評價荀彧、荀攸:「忠正密謀,撫寧內外,文若是也。
公達其次也。
」
郭嘉: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才華橫溢,是最受三國迷們稱道的謀士,「三國第一謀士」的呼聲一直很高,有一個偽命題最常被人「意淫」:假如郭嘉不死……歷史沒有假如。
且看曹操怎麼看郭嘉?郭嘉也是先在袁紹手下從事,曹操器重的謀士戲志才去世,讓荀彧推薦人才給他,於是荀彧就向曹操推薦了郭嘉。
曹操召見郭嘉,共論天下大事,討論完後,曹操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並為郭嘉特辟「軍師祭酒(首席軍師)」一職。
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重要智囊,算無遺策,尤其是「十勝十敗」說影響深遠,毛澤東評價他:「才識超群,足智多謀,出謀劃策,功績卓著。
」可惜英年早逝。
程昱:
說起程昱也是挺有意思的。
程昱也是半路投入曹操帳下,但他原來叫「程立」,他少年時候,經常夢見自己登上泰山以兩手捧日。
程昱自覺奇異,曾向荀彧說出這事。
在兗州動亂之時,全賴程昱奔走籌謀,鄄城等三個縣城才得以保全。
這時候荀彧把程昱之夢告訴曹操。
曹操聽後,便向程昱說:「卿當終為吾腹心。
」曹操順應夢兆,於其「立」字上加一個「日」字,「程立」於是正式改名為「程昱」。
程昱既善處人事,又明於軍計,既受曹操所重,又受曹丕所敬,去世時曹丕亦為之流涕,追贈車騎將軍,諡曰肅侯,後從祀於曹操廟庭。
司馬懿:
曹操臨終之前對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果然一語中的。
曹操看司馬懿看得很準,可能在心裡動過很多次殺司馬懿的念頭,一者司馬懿堅韌偽裝,一者曹操太愛才,可能考慮到魏國後繼乏人,不得已留下司馬懿,以幫助曹丕在三國鼎立中屹立不倒。
曹丕、曹睿對司馬懿都非常倚重。
以知人善任著稱的南陽太守楊俊素,在司馬懿二十歲前見過他,評價他「此非常之人也」。
尚書崔琰[yǎn]曾對司馬懿兄長司馬朗說:「(司馬懿)聰亮明允,剛斷英特,非子所及也。
」
若論對人物的評價,最經典的還要數「青梅煮酒論英雄」:「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本初(袁紹)之徒,不足數也。
」先主方食,失匕箸」(《三國志·先主傳》)。
程昱稱其「有雄才」、劉曄稱其「人傑也,有度而遲」、陳登評價其「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
正史短短數語,顯然前面應該還有對其他人的談論,要不然不會突然冒出一句「本初之徒,不足數也」。
(《三國演義》就將此事進行了精彩的演繹,裡面提到了各路諸侯,且看曹操如何評價他們:(袁術)冢中枯骨;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劉表虛名無實;孫策藉父之名;劉璋雖系宗室,乃守戶之犬耳;(張繡、張魯、韓遂)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
所有人均不被曹操所看好,最終得出結論:天下英雄唯有你我(劉備與曹操)二人。
雖為小說,也不是無中生有,是作者對其人物理解的刻畫。
《三國志·先主傳》載,此前孔融便評價袁紹為「冢中枯骨」。
)
除了劉備,曹操也對孫權非常賞識——建安十八年,曹操進攻濡須口,孫權率兵抵抗月余,曹操望見對面將士嚴明整肅,謂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
識人知人用人,曹操第一,那麼誰堪第二呢?
孫權
孫策傳位孫權時就曾說:「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而實際也確實是如此。
孫權以張昭為師傅,以周瑜、程普等舊臣,統御諸將。
又廣招賢才,聘求名士,諸葛瑾、魯肅、嚴畯、步騭、陸遜、徐盛、顧雍、顧邵等人被招至麾下。
可惜,史料比較少孫權對他人的事前評價,更多是他事後的評價,不像曹操有初見之時一錘定音式的妙論。
不過從他用人所成就的功業來看,卻也足見一斑。
比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之輩。
周瑜去世時,孫權流涕道:「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
孫權與陸遜談論周瑜、魯肅及呂蒙時評價他們:「公瑾雄烈,膽略兼人」「其(魯肅)決計策,意出張蘇(張儀蘇秦)遠矣」「(呂蒙)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
……然其作軍,屯營不失,令行禁止,部界無廢負,路無拾遺,其法亦美也。
」
孫權初見魯肅「與語甚悅之」,及至赤壁之戰前夕,魯肅力排眾議支持孫權抗擊曹操,孫權贊道:「此天以卿賜我也。
」孫權之前曾評價其呂蒙為「國士」。
孫權對陸遜非常器重。
就在與陸遜談論周魯呂三人時對他說:「(周瑜)邈焉難繼,君今繼之。
」認為陸遜是繼周瑜之人,將陸遜與周瑜並列(呂蒙還只是可以次於周瑜)。
及至任命陸遜為丞相時說:「昔伊尹隆湯,呂尚翼周,內外之任,君實兼之。
」對陸遜非常高度的評價。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國軍政十餘年。
深謀遠慮,忠誠耿直。
一生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
可惜孫權放走了龐統,後期也昏亂。
劉備
劉備也算是很識人知人用人的,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任用徐庶、龐統,占據荊州收囊荊襄人才如馬良、馬謖、黃忠、魏延,攻占益州時啟用川蜀人才如法正、李嚴、黃權、劉巴。
徐庶投奔劉備後,劉備「器之」,可惜不久徐庶因母親被曹操所抓便別劉備去曹操那了。
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後,劉備與諸葛亮「情好日密」,對關羽、張飛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其他的倒沒見劉備對諸葛亮的評價之詞。
但是劉備對諸葛亮的託孤之重,也足見其用人水平。
劉備評價人物最經典的莫過於馬謖了「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
馬謖街亭大敗,劉備一語成讖。
這也成為諸葛亮的一大敗筆。
對於龐統,劉備起先不識,後「見與善譚,大器之,以為治中從事。
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並為軍師中郎將。
」及龐統死後,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
魯肅曾給劉備書信評價龐統道:「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
」
劉備對於魏延的提拔重用倒也是一件美談。
可惜劉備封王、稱帝後,心理膨脹、自視過高,導致了夷陵大敗。
劉備江湖之間結關張,將關張倚為心腹,然而過親則害,未能加以制衡,導致從丟荊州到夷陵大敗一系列連鎖失誤。
曹操和劉備二人誰才是三國真正的「梟雄」?
說劉備是梟雄,也許很多人都不信。那是你根本不了解歷史上真實的劉備。其實,任何人都沒劉備更有資格代表這個詞,因為在歷史上「梟雄」二字最早就是說劉備的。很多人都誤以為「梟雄」是說曹操的,但是歷史上從...
此人若不早逝,諸葛亮出不了那麼大風頭,不是郭嘉
一部三國演義把諸葛亮捧成神了,只要有他的存在,什麼司馬懿孫權的,都統統是陪襯,諸葛亮一出,天下誰與爭鋒!也有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是後來人說的,也有巧合,因為郭嘉是207年病逝的,而劉備...
新三國謀士排名,給了郭嘉應有的尊重
前幾期分析了三國演義武將排名,今天我們分析一下比武將更重要的謀士排名,三國最精彩的就是謀士之間的爾虞我詐,這也是三國不同於其他朝代最有魅力的一點,謀士之間的較量好比一件件藝術品,美麗又觸目驚心。...
三國智力大排比,沒想到第一名竟是這三人的老師
今天小編就根據《三國演義》來大致的排下三國的各個風雲人物的智力,《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對各個人物的介紹並不一樣,雖說《三國演義》不乏對各路人物的過度神話,但還是有一點根據的,史實還是要跟著歷史...
三國中十大謀士排行榜,他也上榜了!!
三國武力排行,爭議很多,今天,小編說說心中的十大謀士,歡迎大家加入討論。注意:上榜理由一是看戰績,二是以演義為藍本,三國志或正史什麼的不在參考範圍。 1、諸葛亮
細數魏蜀吳著名謀臣,諸葛不算最厲害
爭天下者,不僅要有吞九州席捲天下的雄心,決斷千里之外的能統帥精卒勁弩良將。還要有足智多謀的謀臣。三國謀臣奇士輩出,大浪淘沙,誰才是最厲害的謀臣呢?也許會有人說,這還用說,臥龍一出天下驚,誰能比他...
三國時期最強20位謀士排行榜!
第二十名:徐庶 初仕劉備,後成為曹操的部下。徐庶與博陵人崔州平、汝南人孟公威和本郡人石廣元同稱為四大名士。徐庶幼年愛擊劍,行俠丈義,常以仁俠自居,他替人鳴不平,將人殺死後逃跑,後被官兵捕獲,...
他若不死,諸葛亮排不了第一
NO.10 徐庶 徐庶,字元直,河南禹州人,本名徐福,為了朋友殺人而逃難,改名徐庶,與司馬徽、諸葛亮等人為友。諸葛亮之前的劉備主要謀士,曾大破曹仁八門金鎖陣。徐庶最大的貢獻,是回馬向劉備推薦了諸...
木海說之三國,五投四臂三顧二戰一聯三分天下,厚顏無恥
前言:大浪滾滾,朝代更迭,幾多豪情,浪沙淘盡,後世小兒,隻言片語,且當閒話,不為正史。隨後時間會不斷更新中國歷史系列文章,如果喜歡請關注一下「牧海飛馬」。朝代更迭順序詩詞:堯舜禹夏商周,春秋戰國...
三國八大頂級謀士,荀彧和諸葛亮難分高下,郭嘉排第四
三國是一個亂世,也是一個英雄人傑輩出的年代,在那個烽火硝煙的年代,雖然國內戰亂不已,但是周邊宵小依然被華夏強大的國力所折服,以三分之一的國力就能打敗甚至全殲後世大一統王朝都做不到的事情,不得不佩...
三國的謀士到底有多神,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事跡吧
三國是指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
三國劉備、曹操、孫權十大謀國重臣,為何只有這兩人能得善終?
古時候,社會的分裂動盪對於老百姓來說是壞事,很多家庭所以靠的青壯年勞動力都被迫服兵役上戰場,絕大多數就回不來了。但對於有識之士,確實難得一遇的黃金時刻。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千百年來的歷史都是...
三國謀事排行榜、鳳雛只排第五
三國時期、謀事排行榜。簡單的做了一下排列。第十名: 程昱字仲德。曾於於徐州用計迫降關羽,太祖征河北,昱舉羽以敵顏良,又於倉亭獻十面埋伏之計,大勝袁紹。後與先主戰,昱計挾親賺徐庶,使庶來投。從南征...
三國第一謀士到底是誰(投票簡介貼)
三國是個人才輩出的年代,由最初的群雄割據到後來的三足鼎立,出現了無數的名將謀士,就像滿天的繁星一樣,但這眾多的繁星中,總有一顆是最為閃爍的,三國謀士眾多,每一位都有他們的特色,但到底誰是三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