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關羽立奇功本應加官進爵,武聖顯靈呂蒙離奇暴斃身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武將是一個高危職業,一不小心就掛了,而且死亡方式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兩軍對壘被對方武將斬殺比如夏侯淵、典韋、顏良、文丑被關羽斬殺,還有的被偷襲中箭身亡如太史慈、甘寧、龐統、黃忠、徐晃、 張郃等,被活捉斬殺的以呂布為代表,被刺殺的孫策、張飛為代表,能文能武卻被小小之輩謀殺,不過謀殺總比自殺的姜維、荀彧為代表了,鬱悶的數周瑜、王朗了,他們二人成就了一個鐵嘴諸葛亮,被諸葛亮罵的活活氣死,你說冤不冤,當然諸葛亮自己最後勞累致死了,就算周瑜被氣死也算少見了,呂蒙的死就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被關羽陰魂索命致死。

那是在217年的冬天,吳國魯肅病故,呂蒙接替了他的職位,一到陸口,呂蒙就趕緊找到關羽,說二爺怎麼神勇了,咱們兩國結盟交好,小弟我不懂事,很多地方需要關二爺照顧云云,關羽為人剛愎自用,驕傲自大欣然接受了呂蒙的追捧。

呂蒙和關羽算是有了好的開始,二人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沒事的呂蒙就經常到關羽的部下家裡串門,給他們帶點特產什麼的處好關係,其中就有荊州刺吏胡修、南鄉太守傅方,關鍵時刻二人投降呂蒙,這才導致讓呂蒙不費一兵一劍就奪取了荊州,逼迫關羽走麥城。

關羽眼看就是群途陌路了,曹操的兒子要立這不世之功,卻被徐晃拚死阻擋,曹操過來勸道「只可以大規模追趕,不得近其身百米」,其實當時孫權也發現這個問題了,關羽已經敗了,怎麼處理才讓人頭疼,明知道是天大的功勞,卻也是一個定時的原子彈啊。

殺了關羽,後面蜀國劉備不的跟你拚命啊!

呂蒙是被周瑜提拔起來的,後來魯肅對他也是非常看重,在他的心裡,孫權你還差一截呢。

他第一時間想的是「大都督,你告訴我,總有一天我會戰勝關羽,我做到了」,殺死關羽後呂蒙跟陸遜說「伯言,不瞞你說,我此刻最大的願望就是騎上赤兔馬,提著關羽首級而歸」

孫權看了首級卻淡淡的說「殺死關羽歸功於曹操,他也快65歲生日了,送給他做壽禮吧」隨後款待了呂蒙,隔日呂蒙暴斃。

歷史上幾種說法:

一、 關羽的亡魂索命

孫權正在大宴群臣給呂蒙慶功,突然呂蒙摔掉酒杯,上前抓住孫權的衣領怒罵「小兔崽子,你還認識我嗎?」所有的武將都傻了,這什麼情況?呂蒙推倒孫權, 自己坐在孫權的位置上,豎起眉毛,睜大雙眼大聲說「自從黃巾動亂以來,我南征北戰三十多年,今天居然被你個小兔崽子暗算我,我恨不得吃你肉,化成厲鬼我也不放過你,今天我來就是要報仇的,記住我是關雲長」 孫權哪見過這世面,急忙下跪。

只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

二、呂蒙身體確實不行了。

年少出征已經病態呈現,在奪取荊州時候和陸遜共同策劃了一場戲,呂蒙身體欠佳,恐不久於人世,讓陸遜來接任。

這個是比較可靠的。

因為第一關羽也不是傻子,你呂蒙說病就病啊,關羽也不是那麼好騙的,二、呂蒙當時是真的得了重病,他早年就跟隨孫策出戰,現在已經42歲了,對於正常人說沒什麼,但是呂蒙這種人和周瑜差不多一個類型的,都是小肚雞腸,一腔抱負恨不得馬上實現,自我主動性特備好,累也累出病來了。

三、呂蒙對關羽一直相當差的印象,但是他也是一個愛惜自己生命的人,明知道孫權法令不讓殺關羽自己還要殺,違背老闆的意思他能不清楚?他也知道殺死關羽的後果就是禍水東引,這種祖國大於個人情感的人是不可能公報私仇的。

唯一的解釋就是他確實沒幾天活頭了,趁自己還在殺了關羽,反正自己也快死了,愛咋地咋地吧。

三,屠殺關羽,不聽指揮,功高蓋主。

孫權都發話了還是不聽,試問哪個皇帝願意身邊留一個不聽自己號令的帥將?!三國演義中孫權解除了大都督職位後說的話「我在位十多年了,一直受他們這些大都督的制約,現在才能真正當一回主公了」結合呂蒙不聽命令殺死關羽,不難得出呂蒙是孫權毒殺的!

不管哪種死法,呂蒙確實在歷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位三國中隱藏的大才!

說起三國中的才人,大家肯定會想起劉備的軍師諸葛亮,龐統。曹操的謀士荀彧,程煜。孫權的都督周瑜,魯肅等等,他們都是三國中的名士,都在三國時期為自己的主公做出過巨大貢獻,但今天我要說的卻是另外一個人...

東吳四大都督:一人被氣死,三人病逝!

在三國歷史上,相對於曹操、劉備兩大勢力,孫權這一邊的人物,在總體歷史知名度上稍遜一籌。一方面,曹操是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一方,占據了北方中原,人才濟濟。另一方面劉備建立的蜀漢,打出了匡扶漢室的口號...

三國時代的江東四傑

陸遜 二十一歲時開始在孫權將軍府中任職,歷任東西曹令史、海昌屯田校尉、定威校尉。陸遜曾經諫議孫權平定山越族的動亂,時拜右都督。東吳攻打關羽時,陸遜設計蒙蔽關羽,並與呂蒙一起消滅關羽,占領南郡,被...

呂蒙究竟是怎麼死的?當真關羽冤魂索命?

《三國演義》里名將的死法各有不同,除自然原因死亡(老死、 病死)外,中箭致死是最多的,如太史慈、甘寧、龐統、黃忠、徐晃、 張郃等。其次,有各種死亡,憂死如諸葛亮、陸遜;氣死如周瑜、王 朗;戰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