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古人學習謀略之西漢張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漢初三傑」里,張良大概是最富傳奇色彩的大謀略家了。

他出身不凡,其祖及父五世皆為韓相,可謂名門望族之後。

而且,他膽識驚人,為了復韓,曾指派刺客去錐殺秦始皇。

這在其他謀臣里,是很罕見的。

不同於同時期的其他謀臣,張良還是一位被神話了的人物。

據史書記載,因刺殺秦始皇未果,張良改名換姓逃到了下邳,在圯(念移)上遇到了黃石老人。

因為舉止有教養、懂禮、守信,張良經受住了考驗,於是黃石老人給了他一部《太公兵法》。

受書之後,張良日夜攻讀,成了一個精通韜略的謀士,最後為劉邦所用,成就了大業。

縱觀張良一生,可分為三個過程。

圖謀復韓是第一階段,助劉邦打天下是第二階段,而功成身退則是他人生的最後階段。

繼陳勝、吳廣之後,張良迅速聚眾起義,先投靠項梁,藉助他的力量重新立了韓王,實現了復韓理想。

在此期間,張良與劉邦在留地相識,因為與張良一見如故,劉邦當即拜他為廄將(管理馬匹的官職)。

張良多次為劉邦講解《太公兵法》,所獻之策,多為劉邦採納,張良也便視劉邦為「天授」之人。

後因韓王投靠劉邦被項羽所殺,張良便復歸劉邦,成了劉邦的主要謀臣。

公元前206年,劉邦領兵西入武關,由武關進攻咸陽,遇到秦兵頑強抵抗,無法前進。

無奈之下,劉邦便問計張良。

張良獻出「緩兵誘降」之計,建議劉邦固壁堅守,令少量部隊打先鋒,佯具五萬兵炊灶,虛設旗幟於各山上,使秦軍以為大軍壓境,使之心怯。

一邊派人以重金收買秦將,誘其反叛。

劉邦按計而行,秦軍果然投降。

在秦軍投降後,張良又告訴劉邦,「秦軍雖降,編制未變,將士未易,將領投誠,士卒未必服從,不服則危。

」建議劉邦立即襲擊降軍,劉邦依計而行,很快擊潰了懈於守備的秦降軍。

就這樣,劉邦進軍咸陽的主要障礙被一掃而清,大軍一路暢通,直搗咸陽,最終覆滅了秦王朝。

劉邦雖有大志,卻易被聲色犬馬所迷,不能自持。

隨劉邦在咸陽的張良便與樊噲一起向劉邦進言:「因為秦無道,所以您能到這裡。

如今事業未竟,應以簡樸為本。

剛入秦,就想著安樂,這是助桀為虐。

並且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劉邦畢竟是個有作為的人,聽從了勸告,立即還軍霸上,與民約法三章,深得擁護。

為以後打敗項羽,奪取天下打下了基礎。

在劉邦攻入咸陽的時候,項羽則在巨鹿力破秦軍主力,駐軍在新豐鴻門。

聽說劉邦意欲稱王,憤怒之下,項羽要攻打劉邦。

由於實力懸殊,項羽的叔父項伯以為劉邦必敗,由於和張良私交甚篤,項伯就想幫張良逃過兵厄之災,便在深夜潛入劉邦軍營,私見張良,把項羽攻打劉邦的計劃說了出來,催促張良逃離。

而張良得到情報,並沒有立即離去,而是第一時間告訴給了劉邦,緊急之下,又為他設計良策:與項伯聯姻,再通過項伯,親赴鴻門拜見項羽,以說明心意、澄清「誤會」。

劉邦依計而行,於是上演了一場著名的「鴻門宴」。

鴻門之會,是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為爭取矛盾緩和,避免劉邦全軍覆沒,以圖立足的計策。

在這樣一個轉折點,張良起到了關鍵作用。

鴻門宴後,為了給劉邦爭取一塊立足之地,張良將劉邦賜給他的財寶悉數轉贈給項伯,買通他向項羽說情,給劉邦封地。

項伯果然極力幫忙,而此時,項羽也想把劉邦趕出關中,便封劉邦為漢王,讓他領少量人馬進駐南鄭。

而歷史的演變的結果,項羽的這步棋又下輸了,劉邦有了漢中這塊肥沃的基地,如虎歸山,很快就和項羽逐鹿天下了。

張良又為劉邦立了大功一件。

楚漢之爭開始後不久,項羽怨恨張良從漢,殺害了韓王,故意不讓韓國復國。

激憤之下,張良遂設計慫恿項羽北擊齊王田榮,又再次挑起項羽與諸侯王之間的矛盾,戰爭不斷。

由於項羽無暇顧及劉邦的勢力擴張,張良便乘機離開了楚營,正式復歸劉邦。

驚喜的劉邦見到張良後,立即封他為成信侯。

在劉邦平定三秦後,張良為劉邦謀劃了下一步計劃。

他建議,敦促英布、彭越起兵反項羽,重用韓信,由他獨率一支隊伍側擊項羽。

劉邦採納了這一建議。

很快,楚漢戰爭初期不利於漢軍的局面被扭轉了。

在楚漢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劉邦依然囿於實力,頗有些不濟。

而楚軍此時略勝漢軍一些,便於公元前204年舉兵進攻劉邦駐守的滎陽。

驚恐之下,劉邦聽從了酈食其的計策,仿效湯武立桀紂後裔為王的辦法,分封原來為秦所滅的六國的後裔為王,向漢王稱臣,以示天下,想在政治上瓦解項羽勢力。

恰巧張良有事去見劉邦,劉邦一邊吃飯,一邊把這計劃告訴了他。

張良聽後大吃一驚,隨手拿過劉邦的筷子,為劉邦比劃形勢,連說出了「八不可」,還對劉邦說:「如果復立六國,則將士各歸其主,無人再追隨漢王,這樣漢王您怎樣去奪天下?!」醒悟後的劉邦連飯也吃不下了,大罵道:「豎儒,幾敗乃公事!」張良此舉不僅避免了劉邦的重大政治失誤,而且也對以後統一的漢王朝產生了重要影響。

公元前203年,韓信率軍出奇制勝,打敗了齊國,便派人向劉邦請求立他為假齊王。

而此時劉邦正被項羽圍攻,處於危急之中,聽完信使的稟報,劉邦怒火中燒:「吾困於此,旦幕望而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嚇得報信人目瞪口呆。

張良和陳平正坐在劉邦身旁,不約而同連忙踢劉邦的腳跟,示意他冷靜。

張良還附耳說道:「我們正處於不利境地,如何禁止韓信為王?不如善待他,使他守好齊地。

不然,韓信很可能會變亂!」劉邦非常機警,聽完馬上和顏悅色告訴使者:「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說完,擬定了封令,派張良持印前往韓信駐地,封韓信為齊王。

歷史證明,張良此舉,高瞻遠矚,在關鍵時刻幫劉邦穩住了手握重兵的韓信,成功地解決了漢軍內部的矛盾,同時還說服了韓信出兵擊楚保漢,解了劉邦滎陽之圍,為楚漢之爭的天平上贏得了關鍵籌碼。

由於楚軍久攻滎陽不下,戰爭處於膠著狀態,此時,彭越出兵項楚的後方,斷絕了楚軍糧道,加之韓信、田橫分別從左右進擊楚軍。

項羽深感吃力,遂與劉邦議和,提議以鴻溝為界,西漢東楚。

劉邦也想罷兵而歸,然而張良不俗於眾,不失時機地向劉邦建議:「宜猛追窮寇,畢其功於此舉!」劉邦果斷採納了張良的計策,立即下令各諸侯出兵追擊項羽,楚軍兵敗如山倒,在垓下陷入四面楚歌中,項羽走投無路,自刎烏江。

劉邦從此統一了全國,建立了西漢王朝。

漢朝新立,矛盾諸多,面臨不少難題。

如何論功行賞,安定諸侯?這是擺在劉邦眼下最現實的問題。

由於劉邦心不夠正,對於親朋故友,功無大小,一律封賞;而昔時與劉邦有隙的將士,功勞再大,也得不到封賞。

他們頗為不平,常常聚在一起密語,又生氣、又怕被劉邦加害。

因為這些人都是有一定能量的,張良覺得這個問題不容忽視,處理不好會引起叛亂。

他立即向劉邦進諫,建議劉邦首先封賞與劉邦隙怨最深、但功績也最大的雍齒為侯,要劉邦以賞封讎隙為手段,安定人心。

雖然不樂意,但劉邦還是採納了他的意見。

於是,群臣為之歡呼雀躍,那些與劉邦有隙、又提心弔膽的將領也放下心來。

由此可見,張良此舉對於漢室初期的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何選定國都?也是當時困擾劉邦的一個重大問題。

一些人在這個關係到人心、治國的問題上,出於私心,意欲近便其家,主張建都洛陽。

而張良從國家利益計,權衡了洛陽和關中的利弊,建議定都關中。

他對劉邦說:「洛陽雖然處於交通要道,但面積過窄,而且土地貧瘠,又四面受敵。

關中左接崤函,右近隴山,南可以到達巴蜀,北可以威脅胡苑,沃野千里,三面屏障而獨開一門,可以東制諸侯,諸侯制服了,天下就安定了。

關中既為戰略要地,又是交通樞紐,非常適合建都。

」劉邦被這一番遠見卓識所打動,於是從其計,下詔定都關中。

張良的足智多謀譽滿漢室,連呂后都會去求計於他。

劉邦晚年寵愛戚夫人,也覺察到了呂后的異心,便想廢掉呂后所生的太子劉盈,另立趙王如意為太子。

一時間,引起朝野紛爭不斷。

由於劉邦主意已定,完全聽不進去任何人的意見,無奈之下,呂后屈尊登門向張良求計。

張良考慮到漢朝初立,根基不穩,而人心思定,不想再亂,只有順其現狀,無為而治,才是安定天下的上策。

他便向呂后獻計,請出「商山四郜」。

他們雖然年過八旬,卻被劉邦視為高義之士,十分尊重,如果能請他們出山,輔佐太子,相隨左右,劉邦知道後必然會問,一問則太子之位定然可固。

後來的情形果如張良所料,劉邦得知隨太子出入宮廷的四位白髮老者竟然是自己數請而不就的「商山四郜」,非常吃驚,同時感到太子羽翼已豐,有所作為,不能再輕看了,從此再也不提換太子的事了。

呂后也因此對張良甚為敬重。

張良既善謀國,也善謀身。

謀國有遠慮,謀身亦知近憂。

他胸懷大志、敢作敢為,又謙虛謹慎,很懂得適可而止。

在一次論功行賞的會議上,劉邦讓張良自己選擇齊國三萬戶的食邑,張良卻辭讓不受,反而謙虛地請求劉邦封給他首次與劉邦相遇的留地。

這個舉動讓劉邦很是感動。

張良的不居功自傲,自謙相讓,著實難能可貴。

儘管劉邦待張良不薄,但張良深知劉邦的為人,尤其在目睹彭越、韓信等悲慘的結局後,無法不聯想到范蠡、文種在扶助勾踐再興越國後的不同選擇和結果。

「敵國破,謀臣亡」,張良不願步其後塵,於是主動向劉邦提出告退,專事修道。

只是後來呂后感恩於張良,極力相勸,張良才再食人間煙火。

但此時,他已經對國政大事不再積極顧問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說說「不倒翁」張良的政治智慧!

張良與蕭何、韓信並稱「漢初三傑」。蕭何作為劉邦的幕僚長,雖位列第一功臣,卻曾被劉邦猜疑,被捕下獄,險些治罪;韓信雖功高無二,略不世出,但素為劉邦猜忌,最終未能逃脫被誅殺、夷三族的厄運;唯有「漢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