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簡單,狙擊秦始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張良(前?—前186),字子房。
戰國末期韓國城父邑(今河南郟縣李口鄉)人。
漢高祖劉邦謀臣,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時與韓信、蕭何合稱「漢初三傑」,漢王朝的開國元勛。
先世原為韓國貴族。
祖父張開地,為戰國時期韓國韓昭侯(前362─前333在位)、韓宣惠王(前332—前312在位)、韓襄王(前311—前296在位)的丞相;父親張平,是韓釐王(前295—前273在位)、韓桓惠王(前272—前239在位)的丞相。
前230年,秦滅韓。
張良挾-之恨,結交刺客,為韓國報仇。
前218年(秦始皇二十九年),在古博浪沙(今河南原陽東南)狙擊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蘇睢寧北)避難。
傳說遇黃石公,得姜太公兵法。
前209年(秦二世胡亥元年)7月,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後,張良亦聚集百餘人起事。
前208年1月,率部投奔劉邦。
從此輔佐劉邦轉戰南北,用計策幫劉邦爭奪天下,成為首席謀士。
6月,遊說項梁(秦末著名起義軍首領,項羽的叔父)立原韓國貴族公子成為韓王,並以司徒職同韓王成率千餘人收取韓國故地,與秦軍周旋於潁川郡(治陽翟,今河南禹州)。
前207年4月,隨劉邦南下,建議克宛城(今南陽)後再西進,不致腹背受敵。
9月,獻疑兵之計奪嶢關(今陝西商州西北)。
前206年(胡亥三年)1月,項羽恃強凌弱,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分封18位諸侯王。
劉邦被封為漢王(此始為漢王元年)。
劉邦進占咸陽後,勸劉邦以天下為重,勿貪財色之樂。
繼而通過友人項伯(項羽叔父)緩解劉項矛盾,鴻門宴上幫助劉邦脫離險境,免遭殺身之禍。
復以財物賄賂項伯,灞上分封時為劉邦請得漢中地。
張良歸韓,屢次麻痹項羽,為劉邦軍事行動遮飾。
前205年(漢王二年)10月,韓王成被項羽殺害,張良秘密至關中復歸劉邦。
楚漢戰爭的轉折關頭,首先明確提出拉攏英布、聯絡彭越、倚重韓信,共同抗楚的作戰方略。
繼而竭力反對立六國後人,防止分散力量。
又力勸劉邦立韓信為齊王,避免激起內部事變。
鴻溝議和後,諫劉邦乘項羽依約退兵之機追擊楚軍,勿縱虎歸山。
又說劉邦以重爵封賞韓信、彭越,使二人繼續效力,合兵圍殲楚軍,為劉邦完成統一大業奠定堅實基礎。
前202年,漢朝建立,劉邦即位稱帝,封張良為留侯。
張良勸說劉邦封賞功臣以穩定人心,採納婁敬的建議以關中(長安)為都城,俾東控崤、函之險,南憑巴、蜀之財,北據畜牧之野,安則收郡國租賦匯京師,危則順流而下以應變。
後任太子少傅,屢諫劉邦勿輕易更換太子。
曾與韓信一道整理古代兵家著述。
入關後,大功告成,張良功成身退,學道養性,不問政事。
前186年(漢惠帝六年)卒,諡號文成侯。
張良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其機智謀劃、文韜武略,「運籌策於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流芳百世,被世人尊稱為「謀聖」。
傳見《史記·留侯世家》、《漢書·張良傳》。
漢高祖 劉邦 為什麼能成功君臨天下?
生於戰國時期魏國豐邑中陽里,父母為劉太公和劉媼,劉邦有兩位哥哥、一位姐姐和一個弟弟(《史記》記載:大哥劉伯。二哥劉仲,漢朝建立後改名劉喜。四弟劉交。)劉邦為老三,故名字為季,人稱劉季。 公元前2...
利益驅使三人力挽狂瀾助他奪得天下,但也註定他們不會有好的結局
至下邑,漢王下馬踞鞍而問曰:"吾欲捐關以東等棄之,誰可與共功者?"良進曰:"九江王黥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郄;彭越與齊王田榮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
華夏第一謀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項羽恃強凌弱,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統轄梁、楚九郡,他「計功割地」,分封了18位諸侯王。並違背楚懷王「誰先攻入關中,誰就做關中王」的約定,把劉邦分封到偏僻荒涼的巴蜀,稱為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