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人曾向孫權提出媲美「隆中對」的戰略藍圖,可惜過早的病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多數人看完《三國演義》要不就喜歡大奸似忠大偽似真的梟雄曹操,要不就對忠厚大義的劉玄德一派抱有好感。

似乎很少有喜歡東吳孫氏家族的,演義中甚至很多東吳吃癟的橋段,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至今都為人熟知。

關於孫、劉聯煙,在歷史上確有其事。

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赤壁之戰後,劉備勢力發展很快。

他征服了湖南的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

適逢荊州刺史劉琦病死,劉備又被推為荊州收,駐紮在公安。

在此情勢下,「孫權稍畏之,進妹固好」。

可見,孫權把其妹許配給劉備,主要是為了拉攏劉備,是一種政治聯姻,對當時現固孫、劉聯盟起了一定的作用。

演義的作者根據這段簡單的歷史記載,加以誇張、虛構,寫了整整兩回的篇幅,使之變成了一場妙趣橫生的謀略戰

在演繹中似乎只是陪襯的東吳,歷史中曾有許多入主中原的機會,魯肅和周瑜也分別提出過不遜於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藍圖,只不過演繹似乎選擇性的略過這些。

魯肅在同孫權縱談天下大勢時,曾為孫權勾畫出一幅建立王業的「戰略藍圖」,它可與諸葛亮的隆中對策相媲美。

魯肅說道:「昔漢高祖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

今之曹操可比項羽,將何由得桓(齊恆公)、文(晉文公)乎?肅竊料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

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鮮。

今乘北方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而據守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祖之業也。

」後來,在劉表剛死時,他又及時向孫權提出要與劉備結盟,「同心一意,共破曹操」。

這些看法與諸葛亮對形勢的分析大體是一致的。

可惜孫權沒有完全按照魯肅的這一戰略思想去做。

赤壁之戰以後數年功夫,孫權與劉備翻臉,導致聯盟徹底破裂。

夷陵之役戰勝劉備後,再沒有確立新的發展目標和爭奪重點,只圖偏安,不求進取。

據史料記載,周瑜在赤壁之戰以後,也曾向孫權提出過一個戰略設想:「今曹操新敗,憂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

乞與奮威(即奮威將軍,丹陽太守孫瑜)俱進,取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

」(《資治通鑑漢紀五十八》)但周瑜提出這個建議不久,就病死了。

後來,孫權曾派孫瑜率水軍西進,行至南郡,卻被正企圖取蜀的劉備率重兵擋住了去路,無可奈何,只好返回。

自此以後,孫氏集團一直盤踞在江東,再沒有向外進行大的擴展。

難怪孫權在周瑜死後曾對群臣哀嘆:「周公瑾不在,孤不帝矣。

」(陳亮《呂蒙論》)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孫權確實沒有奪取天下的雄心壯志,不可能堅持積極進取的戰略指導。

所以,後代一些史家評價他,雖「有智謀而無遠略」,其「勇決進取無以逮其父兄」。

在演義中,作者為了著意突出諸葛亮,把周瑜的病死改為「氣死」,沒有對周瑜的這一戰略設想進行描寫,因此使東吳的保守戰略顯得更加突出。

最後小編建議各位讀者,在醉心品味《三國演義》這片鴻篇巨製,學習「上兵伐謀」思想的同時,聯繫歷史才能更加真實的還原這段古代智慧巔峰對決的歷史浪潮

(感謝支持,歡迎關注「歷史拾遺君」每天更新歷史的軼事遺聞,再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周瑜到底是怎麼死的?

答曰:病死的《三國志》「吳書九 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記載,周瑜應當出生於公元175年,卒於公元210年,享年35歲(虛歲36歲)。周瑜死於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十二月,《三國志》的記載是:「...

互相之間的恩怨,夢三國的矛盾

由於在第二步戰略上諸葛與劉備兄弟矛盾不可調和,所以諸葛亮要捨棄戰略要地荊州,並搭上一個關羽。可謂是一舉兩得:不僅破掉了劉備兄弟,還成全了自家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