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究竟養了多少白眼狼?雙手都數不過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無論哪個朝代都不缺「帶路黨」和「間諜」,三國這樣複雜的朝代,各方勢力爭權奪利。

在亂世中,少不了一群左右逢源的「雙面間諜」在,而這些人的一舉一動有時對於未來的局勢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曹操官渡之戰能夠以弱勝強,關鍵在於許攸臨陣反水,叛投曹操,獻計火燒烏巢。

而劉備能順利入川,奠定天下三分的局勢,「張松獻圖」功不可沒。

占據西蜀的劉璋為了緩解北方張魯的威脅,聽從張松的提議,希望與曹操結盟。

張松認為劉璋昏庸懦弱,欲為西川另覓明主。

曹操對張松頗有怠慢,又見張松相貌醜陋,語出譏諷,被張松反駁後將其亂棍趕出。

張松心灰意冷之際,受到劉備的盛情相待。

張松對此頗為感動,主動將西川地形圖獻給劉備,並願意作為川中內應,幫助劉備入川進取西蜀。

然而劉備享受過這些人帶來的好處,卻也因為他們吃過大虧。

比如說,蜀漢政權的滅亡,也是這些「白眼狼」推波助瀾的結果。

後世認為蜀漢滅亡有四點原因:劉禪昏庸,黃皓弄權,陳祗亂政,譙周誤國。

前三點不難理解,最後一點「譙周誤國」正是蜀漢降魏的主要誘因。

236年,曹魏將領鄧艾偷渡陰平,兵臨成都城下,蜀漢內部一片混亂。

大臣們主要分成兩派意見,一派主張利用吳蜀同盟,投降東吳;另一派主張南遷南中。

其中時任光祿大夫的譙周卻反對這兩種主張,力勸劉禪降魏。

後來譙周因勸劉禪投降,被封為陽城亭侯。

蜀漢的潰敗不僅因為有一個譙周,甚至連武聖關羽的死,和這群人也少不了關係。

正如文化懸疑小說《三國諜影:霧鎖荊州》中描述,271年,劉備自立漢中王。

8月關羽為了實現光復漢室的抱負,率領大軍進攻樊城。

在樊城北部與魏軍增援交戰中,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困樊城,聲震華夏。

然而在關羽即將進攻樊城之際,後方卻出現了問題:糜芳負責押運的糧草在麥城遭曹魏襲擊,顆粒無歸。

在關羽的軍令下,糜芳為了徵集糧草鋌而走險,聽從諸葛瑾的建議,偷襲湘關截取東吳糧草。

然而這是東吳請君入甕的計策——湘關劫糧後,孫權立刻要聯魏伐蜀。

軟弱的糜芳不禁魂飛魄散。

在此之前諸葛瑾已讓東吳解煩營校尉虞青潛入江陵,一舉控制了糜芳。

同時,呂蒙率三萬大軍化整為零,白衣渡江,潛入蜀境,與城內諸葛瑾形成內外夾擊之勢。

不僅如此,諸葛瑾軟硬兼施,利用糜芳對於妹妹糜夫人之死的懷疑,徹底讓糜芳心灰意冷,交出兵符。

江陵失守,荊州門戶洞開,關羽背腹受敵。

糜芳是一步錯,步步錯,然而也有存有異心的人也暗中給了關羽一刀。

《三國諜影:霧鎖荊州》中,雖然荊州失守,可公安城仍由蜀將趙累把持,尚可一擋吳軍,為關羽爭取時間。

但荊州內部,迷霧陣陣:寶榮商號之火,曹魏、東吳使團全軍覆沒,公安城中以傅士仁為代表的荊州士族竟是後方的一顆定時炸彈。

傅士仁表面昏庸懦弱附和關羽。

實則暗地和東吳江東系勾結,希望挑起東吳和荊州的矛盾,激起孫權攻打荊州。

在關羽前方失利後,傅士仁與城外吳軍裡應外合,將公安城獻與東吳。

然而這些荊州士族的目的卻並非真心投降東吳,他們背蜀降吳的舉動又是為何?

夜風輕拂,英雄末路。

關羽最終也沒能看到漢室一統,一代名將,魂斷臨沮。

荊州之戰,東吳間諜組織解煩營大獲全勝。

然而對於天下三分的局勢來說,這僅僅是下一場暗戰開始的前奏。

《三國演義》中的每一個正面戰場背後,都隱藏著你死我活的情報爭鬥。

在文化懸疑小說《三國諜影》中,曹魏的「進奏曹」、西蜀的「軍議司」,以及東吳的「解煩營」,匯聚了曹操、劉備、孫權最傑出的間諜人才,進行著冷兵器時代隱蔽戰線上最殘酷、最智慧的大廝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TOP10蜀國滅亡的十大原因

  羅貫中「尊劉抑曹」的思想傾向,使蜀國的形象在演義中被無限放大,幾乎成為「仁、信、德、智、義」的完美化身和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唯一代表,並且隨著演義在民間的普及,強蜀無敵、勢必復漢的觀念深植...

揭秘:歷史上關羽失掉荊州幾大主要原因

三國時期,諸葛亮派關羽鎮守荊州,關羽出兵攻打曹操,而孫權又趁機襲擊荊州,導致荊州淪陷,這不能不說是關羽的一大失誤,是足以致命的失誤。荊州十分重要,它北據漢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占據天...

只緣識人偏頗 英雄夢斷「三國」

禮賢下士,求賢若渴,是古代明君必備的領導素質,也是一種領導藝術,如果不識人、不用人,那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不要說打天下、守天下,恐怕最終連性命都難保。三國亂世,豪強並起,群雄逐鹿,誰有識人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