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蜀漢宰相 與諸葛亮、董允、費禕合稱「蜀漢四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蔣琬(?—246年),字公琰。

零陵湘鄉(今湖南省湘鄉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宰相。

與諸葛亮、董允、費禕合稱「蜀漢四相」。

初隨劉備入蜀,被任命為廣都長,後因為不理政事激怒劉備,在諸葛亮的勸說下,蔣琬免於一死,後重新被啟用,諸葛亮將其悉心培養,並密表劉禪可以作為諸葛亮的接班人。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死後,蔣琬執政。

拜尚書令,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再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並被受命開府,後加大司馬,總攬蜀漢軍朝。

曾制定由水路進攻曹魏的計劃,但未被採納。

延熙九年(246年)病卒,諡曰恭 。


早期經歷

蔣琬蔣琬年少時好學,聰明過人,儀態軒昂,氣度不凡。

青年時與表弟劉敏因才學而知名當時。

後跟隨劉備 ,劉備定蜀後,被任命為廣都縣 縣令。

劉備、諸葛亮等人出巡至廣都,發現蔣縣令政務不理,而且沉醉不醒。

劉備勃然大怒,要將蔣琬加罪處死,諸葛亮勸劉備說:「蔣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望主公明察。

」劉備素來敬重諸葛亮,於是將蔣琬免罪,但還是將其罷免。

[1]

屢受提拔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 ),劉備進位漢中王 ,調蔣琬入中央任尚書郎 。

公元223年(建興 元年),後主劉禪即位,丞相諸葛亮開府治事,辟蔣琬為東曹掾 ,又舉他為茂才,蔣琬謙遜不受,一再推薦劉邕、陰化 、龐延 、廖淳。

諸葛亮再三勉勵,在給他的文告中說:「如果為了避親故而捨棄了有德之人,就會使百姓遭受苦難,眾人既然於心不安,確實又使內外官員不明其中道理,你應當盡力施展才能,以此表明這種選舉是公正慎重的。

」後遷為參軍。

公元227年(建興五年)諸葛離轉駐漢中以備北伐。

蔣琬與長史張裔留統丞相府的一切事務。

公元230年(建興八年),蔣琬又代替張裔為長史 ,加撫軍將軍 。

諸葛亮每次征伐,蔣琬常籌集糧食,組織運輸,補充兵源。

諸葛亮常說:「蔣公琰忠心耿耿,雅量寬和,應該與我一起復興漢室。

」諸葛亮於是密表劉禪:「臣如果出了什麼意外,軍國大事可以全部交給蔣琬。

身負重託

公元234年(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病逝,蔣琬被任命為為尚書令 ,不久又加行都護 ,假節,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 ,封安陽亭侯。

當時諸葛亮剛剛去世,遠近之人都感到危懼。

蔣琬出類拔萃,處百官之上,既沒有憂傷的表情,又沒有歡喜的臉色,言談舉止跟平常一樣,於是眾望漸服。

公元238年(延熙 元年),劉禪下詔蔣琬:「賊寇反亂未除,曹睿 又兇狠驕橫,遼東三郡人民難於忍受暴虐,於是相互連結,與魏分離。

曹睿又大舉興兵征夫,與其相互攻打。

往者秦朝滅亡,陳勝、吳廣首先發難,如今有此變故,這是天賜良機。

您應嚴整治軍,總率各軍屯紮漢中,一待東吳舉兵北進,兩國構成東西犄角之勢 ,伺機進擊。

」於是命蔣琬開府 治事,加大司馬 。

壯志難酬

同年,司馬懿 率軍討伐遼東公孫淵 ,劉禪詔令蔣琬率兵進駐漢中,等待時機,與孫吳 夾擊魏國。

六年之中,蔣琬率軍屯駐 漢中,魏軍不敢來犯。

此期間,蔣琬還多次命令姜維率偏師西進,採取一種進攻的姿態,但是收效不大。

蔣琬認為,諸葛亮生前多次出兵秦川 ,道路艱險,來往不便,不如沿漢水、沔水東下,於是,蔣琬大造舟船,準備襲擊魏國的魏興 、上庸二地,但不料舊疾復發,未能成行。

朝中官員大多認為:水路出兵容易,但萬一失敗則回返不易,不是上策。

於是朝廷派尚書令費禕 、中監軍姜維 來漢中,試圖勸阻蔣琬,蔣琬於是上書給後主:「為漢室除殘去穢 ,是我應盡的職責,自臣奉辭來到漢中,已經六年了,由於我資質駑鈍,又兼疾病,並無進展,俯仰惟艱,寢食不安。

現在曹魏跨帶九州,根深蒂固,想要除去並不容易,如果我們和東吳合力,成犄角之力,就算不能迅速將魏國吞併,也慢慢將其蠶食掉。

但是吳期二三,連不克果,舉步維艱,廢寢忘食,於是與費禕等人商議,認為涼州地勢險要,進退有資,羌胡人心存漢室,昔日以偏軍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長短,應該是首要的事情,宜用姜維為涼州刺史,姜維出軍西北,我當率軍後繼,而涪縣 水陸通達,萬一東北有變,應付不難。

」蔣琬於是進駐涪縣,病情日益加重。

病重離世

公元244年(延熙七年),蔣琬因病將益州刺史之職讓與費禕,劉禪便任命費禕為益州刺史。

公元246年(延熙九年),蔣琬病逝,追諡為恭侯。

2

歷史年表

編輯

蔣琬,字公琰,是零陵湘鄉人。

年少時好學,聰明過人,儀態軒昂,氣度不凡。

青年時與表弟劉敏因才學而知名當時。

後跟隨 劉備,劉備定蜀後,被任命為 廣都縣縣令。

劉備、諸葛亮等人出巡至廣都,發現蔣縣令政務不理,而且沉醉不醒。

劉備勃然大怒,要將蔣琬加罪處死,諸葛亮勸 劉備說:「蔣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望主公明察。

」劉備素來敬重諸葛亮,於是將蔣琬免罪,但還是將其罷免。

公元 219年(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進位 漢中王,調蔣琬入中 央任 尚書郎。

公元 223年( 建興元年),後主劉禪即位, 丞相諸葛亮開府治事,辟蔣琬為 東曹掾,又舉他為茂才,蔣琬謙遜不受,一再推薦劉邕、 陰化、龐延、廖淳。

諸葛亮再三勉勵,在給他的文告中說:「如果為了避親故而捨棄了有德之人,就會使百姓遭受苦難,眾人既然於心不安,確實又使內外官員不明其中道理,你應當盡力施展才能,以此表明這種選舉是公正慎重的。

」後遷為 參軍。

公元 227年(建興五年)諸葛離轉駐漢中以備北伐。

蔣琬與長史張裔留統丞相府的一切事務。

公元 230年(建興八年),蔣琬又代替張裔為 長史,加 撫軍將軍。

諸葛亮每次征伐,蔣琬常籌集糧食,組織運輸,補充兵源。

諸葛亮常說:「蔣公琰忠心耿耿,雅量寬和,應該與我一起復興漢室。

」諸葛亮於是密表劉禪:「臣如果出了什麼意外,軍國大事可以全部交給蔣琬。

公元234年(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病逝,蔣琬被任命為為 尚書令,不久又加行 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 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

時新喪元帥,遠近危悚。

蔣琬出類拔萃,處百官之上,既沒有憂傷的表情,又沒有歡喜的臉色,言談舉止跟平常一樣,於是眾望漸服。

公元 238年( 延熙元年),劉禪下詔蔣琬:「賊寇反亂未除, 曹睿又兇狠驕橫,遼東三郡人民難於忍受暴虐,於是相互連結,與魏分離。

曹睿又大舉興兵征夫,與其相互攻打。

往者秦朝滅亡,陳勝、吳廣首先發難,如今有此變故,這是天賜良機。

您應嚴整治軍,總率各軍屯紮漢中,一待東吳舉兵北進,兩國構成東西 犄角之勢,伺機進擊。

」於是命蔣琬 開府治事,加 大司馬。

蔣琬認為,認為諸葛亮生前多次出兵 秦川,道路艱險,來往不便,不如沿漢水、沔水東下,於是,蔣琬大造舟船,準備襲擊魏國的 魏興、上庸二地,但不料舊疾復發,未能成行。

朝中官員大多認為:水路出兵容易,但萬一失敗則回返不易,不是上策。

於是朝廷派尚書令 費禕、中監軍 姜維來漢中,試圖勸阻蔣琬,蔣琬於是上書給後主:「為漢室 除殘去穢,是我應盡的職責,自臣奉辭來到漢中,已經六年了,由於我資質駑鈍,又兼疾病,並無進展,俯仰惟艱,寢食不安。

現在曹魏跨帶九州,根深蒂固,想要除去並不容易,如果我們和東吳合力,成犄角之力,就算不能迅速將魏國吞併,也慢慢將其蠶食掉。

但是吳期二三,連不克果,舉步維艱,廢寢忘食,於是與費禕等人商議,認為涼州地勢險要,進退有資,羌胡人心存漢室,昔日以偏軍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長短,應該是首要的事情,宜用姜維為涼州刺史,姜維出軍西北,我當率軍後繼,而 涪縣水陸通達,萬一東北有變,應付不難。

」蔣琬於是進駐涪縣,病情日益加重。

公元 244年(延熙七年),蔣琬因病將益州刺史之職讓與費禕,劉禪於是任命費禕為益州刺史。

公元 246年(延熙九年),蔣琬病逝,追諡為恭侯。

3

歷史評價

編輯

陳壽:「蔣琬方整有威重,費禕寬濟而 博愛,咸承諸 葛之成規,因循而不革,是以邊境無虞,邦家和一,然猶未盡治小之宜,居靜之理也。

諸葛亮:「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公琰託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

」「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

袁宏:「公琰殖根,不忘中正。

豈曰模擬,實在雅性。

亦既羈勒,負荷時命。

推賢恭己,久而可敬。

裴松之:「蔣、費為相,克遵畫一,未嘗徇功妄動,有所虧喪,外卻駱谷之師,內保寧緝之實,治小之宜,居靜之理,何以過於此哉!今譏其未盡而不著其事,故使覽者不知所謂也。

王夫之:「蔣琬改諸葛之圖,欲以舟師乘漢、沔東下,襲魏興、上庸,愈非策矣。

魏興、上庸,非魏所恃為巖險,而其贅余之地也。

縱克之矣,能東下襄、樊北收宛、雒乎?不能也。

何也?魏興、上庸,漢中東迤之餘險,士卒所憑以阻 突騎之重突,而依險自固,則出險而魂神已惘,固不能逾閫限以與人相搏也。

且舟師之順流而下也,逸矣;無與遏之而戒心弛,一離乎水而衰氣不足以生,必敗之道也。

先主與吳共爭於水而且潰,況欲以水為勢,而與車騎爭於原陸乎?魏且履實地、資宿飽,坐而制之于丹、淯之湄,如蛾赴燄,十撲而九亡矣。

故蔣琬死,費禕刺,而蜀漢無人。

端木埰:「諸賢早世,宿將只一趙雲,內治只一蔣琬,向寵、董允以下力皆有不逮將相之任。

湯鵬 :蔣琬為廣都長,不治事;為大將軍錄尚書事,則群僚服。

當其蓄也,疇必之?迨其發也,乃稱之。

4

軼事典故

編輯

寬宏大量

東曹掾 楊戲,平常不太愛說話,蔣琬與他交談,楊 戲不做答,於是有人對蔣琬說:「你和楊戲說話,楊戲居然不做回應,這種對上司的態度是非常傲慢的。

」蔣琬卻說:「人心各有不同,各如其面,表面上順從而背後反對,是古人所誡的。

楊戲若是讚賞我,則不是他的本意,若是反對我,就會顯示我的不對,所以他默然不答,楊戲實在是個痛快人。

而督農楊敏曾經惡意毀傷蔣琬:「蔣琬做事糊裡糊塗,實在不如前人。

」有人將此話告訴蔣琬,司法官覺得可以以此治楊敏的罪,但是蔣琬說:」我確實不如前人,所以楊敏說的對。

「司法官聽到蔣琬這樣說,便問蔣琬什麼事做得糊裡糊塗,蔣琬說:」他所說的不如前人,就是事情處理的不當,事情處理的不當就是做事糊塗,有什麼好問的?「後來楊敏犯罪入獄,大家都以為楊敏必死,但是蔣琬依法辦理,沒有因此給楊戲加罪,蔣琬好惡存道,都是這種類型的。

夜夢一牛

蔣琬遭免冠之後,夢見門前有一頭牛流了很多血,於是去問趙直解夢,趙直說:「見血說明是非分明,牛角及鼻,有「公」字之像,將來必定位至三公,這是吉祥的徵兆。

」不久,蔣琬被啟用為什邡縣縣令。

出生軼事

相傳 三國時期,涓水河畔有個 山清水秀的地方叫伊家灣。

這裡住著一對年過半百、膝下沒有子女的 蔣姓夫婦。

有一天晚上,蔣妻夢見一顆明亮的星星直落床頭,撲入自己的懷中。

俗話說:「星子興子」,這是得子的吉兆。

不久,她真的懷孕了。

夫妻兩個甚是高興。

一個旭日燦爛、朝霞滿天的早晨,蔣妻生下一個白胖兒子。

小孩剛剛落地,一道祥光忽然從後廳直射天空。

頓時,屋頂瓦片紛飛,後山百鳥飛舞,池塘魚兒歡躍,灣里牛嘶馬叫。

蔣父想,妻子得夢為吉兆,孩子出生吉兆再現,就為兒子取名為「琬」,以美玉來象徵吉兆。

蔣琬小時候長得眉清目秀,聰穎過人。

灣里男女老少都很喜歡他。

小蔣琬發奮讀書,苦練 武藝,十幾歲就以才識淵博,武功高強而聞名於鄉里。

後來,蔣琬隨劉備入蜀,為諸葛亮所器重,任 丞相長史。

諸葛亮攻打魏國時,他主持兵源糧餉供應。

諸葛亮死後,他代亮執政,為大將軍錄 尚書事。

蔣市街

蔣琬老年還鄉,在伊家灣栽桑種麻,養魚做菜 ,與鄉鄰們同甘共苦。

他還將一生積存的錢財在涓水河右岸興建了一條小街,並讓當地一百多戶沒有房子住的窮人,集中在那裡居住,做點小本生意,使他們安居樂業。

蔣氏家族和鄉鄰門集居在這裡,亦農亦商,儼然街市。

於是這裡便被人們稱作是「蔣市街」。

上世紀九十年代,因為一場暴雨,涓水河水漲將蔣市街造成了巨大的損毀。

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蔣市街人民自發組織,在廢墟上建起了一個「井」字型的新鎮。

於是按當地口音,「蔣市街」又被稱為「井字街」。

[2]

5

家族成員

編輯

劉敏,與蔣琬都因才學而知名當時。

官至左護軍、揚威將軍,協助費禕擊退魏軍,以功封雲亭侯。

潘濬,字承明,吳國重臣,官至太常。

曾率軍大破五溪蠻夷,安定一方。

蔣斌,蔣琬子,世襲蔣琬爵位,官至綏武將軍、漢城護軍。

蜀漢滅亡後,投降鍾會,隨其至成都,為亂兵所殺。

蔣顯,蔣斌弟,官至太僕,蜀漢滅亡時劉禪命其前往劍閣令姜維投降鍾會,後在成都為亂兵所殺。

據說其後代現居住於 興義的查白、頂效、木賈。

[3]

6

史書記載

編輯

《三國志·卷四十四·蜀書十四·蔣琬費禕姜維傳第十四》

7

後世紀念

編輯

今四川成都南郊的 武侯祠,出劉備殿西偏殿的西廊中,塑有十四尊塑像,以紀念蜀漢一朝的文臣,稱文臣廊。

蔣琬塑像在其中排第九,塑於清 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

十四文臣塑像排名依次是 龐統、 簡雍、 呂凱、 傅肜、 費禕、 董和、 鄧芝、 陳震、蔣琬、 董允、 秦宓、 楊洪、 馬良、 程畿。

8

人物墓址

編輯

蔣琬墓位於綿陽市郊西山的蔣琬墓.由長方形條石砌成,呈八角形,通高四米,周長25米。

墓側建有蔣恭候祠,祠前的蔣琬銅像,神情端莊平和。

大門兩邊有聯云:「小心自可襄諸葛;大度尤能恕二楊」。

讚賞蔣琬的道德情操。

由於常年戰亂,蔣琬墓曾多次受到損害,直到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李象來綿任知州,才在殘冢上修復了蔣琬墓。

光緒十六年(1890年),龍安(四川平武)知府蔣德約又對其進行了維修,主體至今保存較好。

蔣琬墓建築風格古樸,不據不傲,與蔣琬為人處事風格一致。

9

個人作品

編輯

後人輯有《蔣恭侯集》一卷,收入《 麓山精舍叢書》;《喪服要記》一卷,收入《 隋書·經籍志》(《 全三國文》亦載)。

《 全三國文》還收錄有《薦董允表》、《承命上疏》。

[4]

10

藝術形象

編輯

文學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蔣琬形象與正史相似。

劉備在荊州時成為劉備屬下,在內政方面發揮才能。

北伐之時在後方支援大軍。

諸葛亮死後,劉禪依諸葛亮遺言加蔣琬為丞相、大將軍,錄尚書事,與費禕一起處理丞相事務。

影視形象

1994年電視劇《三國演義》:劉宏坤飾演蔣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別說蜀漢無人!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有29年國運

有句話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說的是姜維北伐時,當時蜀國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去世,無人可用,只好讓原本在關公帳下做主簿的廖化(做過山賊,歸順關羽)做先鋒。這句話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嘲笑蜀國後期無大...

三國風雲之——諸葛亮接班人之謎(二)

 書接上文,我們繼續分析那麼問題來了,真的是這樣麼?  我們先來看幾個細節。   首先,這段話《諸葛亮傳》裡面沒有,《蔣琬傳》里沒有,《後主傳》里沒有,《楊儀傳》里沒有,《魏延傳》里沒有,《姜維...

風雲婁底:長河星辰之蔣婉

在婁底歷史上,有這樣一批人士,其志高潔,其品方正,其行果敢。他們在政治、軍事、教育、文化、外交、經濟上各有建樹,在歷史上留下了或深或淺的足跡,猶如定格在歷史天空中或顯或隱的星星。當我們仰望星空,...

蜀漢四相除了諸葛亮以外,還有哪另外三個人?

一說蜀漢丞相,大家想到就是諸葛亮,但是還有蜀漢四相這一說法,蜀漢四相就是:諸葛亮、蔣琬、董允、費褘。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