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郭嘉到底有多厲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嘉少有遠量。

漢末天下將亂,自弱冠匿名跡,密交結英雋,不與俗接,故時人多莫知唯識達者奇之。

」陳壽著《三國志》時在《郭嘉傳》內引入了《傅子》這段話,對郭嘉的評價很高。

如果說諸葛的厲害之處在於政治,在軍事上顯得有些遜色的話,那麼郭嘉便是是政治與軍事上的天才。

從年輕時變隱居結交名士,到棄袁投曹,到之後的每條建議,每個謀劃,都顯得那麼深謀遠慮。

郭嘉每次獻策,都直指問題本身,本提出個人的獨到見解,使得問題從另一個方面有了更好的解決辦法,如計殺二袁。

用現代人的思維方式來看,郭嘉是個有著非常理智的人。

郭嘉早年以「見識才幹高人一籌,被 人敬重」,二十七歲就成為一方霸主袁紹的賓客。

不過袁紹雖然網羅到了郭嘉,卻不被郭嘉看在眼裡,他認為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當機立斷地「跳槽」了。

郭嘉看上的曹操,此時雖算不上疲於奔命,卻也遠遠不及袁紹的規模,別人看到了多半以為郭嘉腦子進水,可郭嘉卻在曹操的身邊安定了下來。

其後袁紹轟轟烈烈來打曹操,卻是灰頭土臉地倒下,郭嘉的謀略終於顯現出其高明之處。

在郭嘉投靠曹操的時候,曹操勢力雖然遠不及袁紹,身邊還是有很多舊人,但郭嘉能夠很快得到曹操的重用和信任,無論在其才智、謀略,還是為人方面,都是令人敬佩。

郭嘉跟隨曹操南征北戰,伐袁紹,擊張鄉,取劉備,終為曹操奠定天下霸主的地位,而反觀劉備、孫權之流,雖有諸葛亮相助,又有前輩基業支持,一個疲於奔命,一個偏安一隅,熟優熟劣,顯而易見。

郭嘉擅長謀斷,對於敵人的狀態和行動的判斷比較準確。

郭嘉和賈詡都是一類人,此類人都是攻心為上,只不過賈詡攻心的是政治方面,郭嘉是軍事上,想想賈詡的成就,就不難想想郭嘉的成就! 郭嘉和諸葛亮不但作為個人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而且在各自陣營的分量也都一樣。

劉備得到諸葛亮以後的說法是:「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曹操得到郭嘉以後的說法則是:「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劉備臨終前,是託孤於諸葛亮的;而曹操對郭嘉,也曾「欲以後事屬之」。

只不過因為郭嘉英年早逝,我們沒能看到那一天。

也由於同樣的原因,郭嘉這顆將星不像諸葛亮那樣璀璨明亮。

眾所周知,曹操是一個智謀兼備的英雄,極有主見的人物,但在謀劃一事上,對郭嘉可說是言聽計從,非不謀,而是自知不如,藏拙而已。

郭嘉在世時,曹操可謂勢如破竹,聲勢浩大。

但郭嘉死後僅一年時光,曹操便遭遇赤壁的大敗,天下一統又拖了數十年。

可以說,倘若郭嘉能夠多撐兩年,便沒有什麼三足鼎立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荀彧與郭嘉到底誰厲害?

曹操的五大謀士是曹操集團之中最重要的五人,他們是荀彧、郭嘉、荀攸、賈詡和程昱。這謀士的排名,其實不大好編排,為什麼呢?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水平再接近的武林高手,總可以通過比賽較量出輸贏...

賈詡與郭嘉,誰是曹操麾下最厲害的謀士?

現在,大家比較公認的曹操手下有五大謀士。他們是:郭嘉、荀彧、程昱、荀攸、賈詡,這只是一種排名順序,其實應該排名不分先後。不過這個排名大體上有了先來後到之分,自有道理在也。這五位也有高下之分,不像...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郭嘉到底有多厲害?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看過《三國演義》的同學都一定非常喜歡孔明,但三國演義帶有明顯的正統思想,描寫難免有失偏頗。諸葛亮一生經典故事無數,舌戰群儒,借東風,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但他的污點也...

收藏吧!《三國志》郭嘉全部謀略整理

三國時期,能人輩出,後世很多人都認為三國時代是我國歷史上猛將謀臣最高產的時代。無論是春秋、戰國、楚漢、隋末、元末等等時代,你能報出來的名字都很有限,唯獨三國,市井小二都能說出一長串的能人名單來。...

曹操五大謀士排名及實力分析

曹操的五大謀士是曹操集團之中最重要的五人,他們是荀彧、郭嘉、荀攸、賈詡和程昱,對於這幾人的排名與實力許多人非常的好奇,本文就為大家做詳細分析。據有人統計,直到曹操去世為止,他的核心謀士、重要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