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張姓三猛將:張飛第二,張郃第三,第一位威震江東險活捉孫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有張姓三猛將,分別為是曹魏的「五子良將」和蜀漢的「五虎上將」成員,按綜合勇力排名如下:

第三位:張郃(?-231年),曹魏猛將,「五子良將」第四位,字儁乂,河間鄚人。

初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屬冀州牧韓馥,又率兵投袁紹,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

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

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後與夏侯淵留守漢中。

215年,率軍進攻巴西宕渠,被蜀將張飛擊敗。

219年,從夏侯淵迎戰劉備軍於定軍山,夏侯淵戰死,張郃代帥率部安全撤退。

曹丕稱帝後,奉命從曹真平定羌胡,後與夏侯尚圍攻江陵。

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

231年,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身亡。

第二位:張飛(?-221年)。

三國蜀漢猛將,「五虎上將」第二位,劉備結拜三弟,後人稱之為「猛張飛」。

雄壯威武,頗有膽識,有「萬人敵」之勇。

曾率20騎阻擋了數千曹操虎豹騎追兵,與關羽、諸葛亮並稱「蜀漢三傑」。

陳壽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

」劉曄稱張飛「勇冠三軍」,周瑜稱張飛「熊虎之將」。

221年,張飛率軍與劉備會合,討伐東吳為關羽報仇,因鞭打部下被部將在睡夢之中砍了腦袋。

第一位:張遼(169年-222年)。

曹魏猛將,「五子良將」之首,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

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

此後隨曹操征討,戰功累累。

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又討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等。

濡須之戰後與李典、樂進等守合肥,多次擊退孫吳進攻。

合肥之戰中,率800將士衝擊孫權10萬大軍,打到孫權主帥旗之下,令孫權聞風喪膽,吳軍潰敗。

後又以7000人大破東吳10大軍,險些活捉孫權。

從此,張遼威震江東,甚有「張遼止啼」流傳民間,令孫權膽寒。

曹丕稱帝後,張遼仍為守御孫權主將。

後來張遼得了大病,孫權還非常怕他。

黃初三年(222年),張遼帶病擊破吳將呂范,而後病逝江都。

張遼死後,孫權才不再害怕。

後世對張遼極為推崇,使其位列「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仙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魏五子良將(三國志篇)

曹魏五子良將和蜀漢的五虎上將「關張趙馬黃」相比,曹魏的五子良將似乎我們對他們還是比較陌生的,本次報導就向大家介紹曹魏的五位異姓虎將,其實曹魏的五子良將的實力同樣強勁,雖然比不上蜀漢的五虎上將,但...

你不了解的孫權 開疆拓土三分天下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在南宋詞人辛棄疾的筆下,...

民間流傳的三國24名將,你覺得靠譜嗎

三國24位名將源於一首三國武將排名的打油詩,時間大約東晉以後,出處不詳,但在民間廣為流傳。此排名書籍、戲曲、民間資料亦找不到出處,版本也有很多,現在小編就取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其詩如下。詩為:一...

三國24名將:張遼篇

一呂二馬(趙)三典韋,四關五趙(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三國十大名將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諸侯你方唱罷我登場,走馬觀花,最終分屬三國。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階段,(220年-280年)介於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有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從...

三國時期曹魏的五子良將最後的結局如何

五子良將是三國時期魏國的五位傑出軍事將領。這五人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以及徐晃。《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撰寫魏書部分的時候,將這五位將軍合在一起做傳,並且評價道:「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什麼不替代劉禪,自己稱帝

三國里的蜀國,滅亡在劉禪手裡。劉禪的形象,被認定為「扶不起的阿斗」,還有樂不思蜀。有的人就假想,如果諸葛亮替代劉禪,自己坐上王位,說不定就統一中原,中興漢室了。這只是假象,諸葛亮絕頂聰明,為什麼...

魏之關羽,威震江東,一戰封神,吳童止啼!

提起三國上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西蜀五虎首將關羽。其實,出了關羽之外,三國還有一位將軍一戰封神,威震江東,東吳孩童聞其名而停止啼哭!沒錯,就是曹操麾下五子良將之首——張遼!三...

助曹操逐鹿中原的五子良將,誰才是第一

「五子良將」是指曹操手下的五位將軍,曹操在行軍作戰時,進攻時常常用這五個人為先鋒,撤軍時常用這個五個人斷後。陳壽在撰寫《三國志》時將這五個人列為一傳,在進行總評時說:「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