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關羽,威震江東,一戰封神,吳童止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提起三國上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西蜀五虎首將關羽。

其實,出了關羽之外,三國還有一位將軍一戰封神,威震江東,東吳孩童聞其名而停止啼哭!沒錯,就是曹操麾下五子良將之首——張遼!三國亂世之中,除了關羽威名加於華夏之外,當數威震東吳的張遼,他們同樣獨擋一面,威懾一方!


張遼驍勇異常,初期曾追隨過丁原、何進、董卓、呂布等人,然終未遇到明主,知道呂布敗亡之後,張遼投降了曹操,從此張遼總算遇到了明主,開始了他鯤鵬振翅,一張宏圖的進取之路。


建安六年,張遼與夏侯淵同圍昌豨,糧草將盡,主將夏侯淵打算退兵。

張遼見微知著,察覺到了昌豨的猶豫之意,大膽前去招降,單身入敵營,收降昌豨而回。

曹操都為他的英勇嘆服。

建安十年,曹操袁紹後,命張遼收服海濱一帶,張遼破公孫度大軍,掃平東萊海濱一帶,被曹操拜為蕩寇將軍。

建安十二年,隨曹操北征烏桓,張遼為前鋒,驍勇無敵,打破烏桓,更是一戰斬首烏桓單于蹋頓!一戰平烏桓,張遼是也!

建安十三年,張遼屯兵長社,軍中有人謀反,半夜防火滋事,全軍驚慌。

張遼不為所動,傳令軍中:不亂者安坐勿動!張遼則親自坐鎮中軍,穩住軍心。

果然,沒一會而,軍中即擒殺叛亂者。

由此可見,張遼有泰山崩於前尚能保持鎮定,從容應對,有上將之才啊!

建安十四年,張遼率軍平定陳蘭、梅成的叛亂,敵人逃亡於深山之中,諸將都以為山路險惡,軍隊又少,在群山之中很難用兵,然而張遼不以為意,說:一與一,勇者得前耳。

率軍進山,最終斬首陳蘭、梅成。

可見張遼之用,可比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狹路相逢勇者勝啊!

就憑以上功勳,張遼足以位列曹魏上將之首,然而和威震華夏的關羽還不能比,而真正讓張遼揚名於天下的是逍遙津一戰。

當時,曹操出兵張魯,留下張遼、樂進共守合肥。

此時孫權親率大軍十萬,攻取合肥,形式萬分緊急。

諸將皆懼,此時張遼對諸將說:孫權將兵十萬而來,我們只有在敵人尚未紮好陣營的時候,發動猛然襲擊,重挫敵軍銳氣,方可守住城池。

於是乎,張遼連夜徵集敢死之士八百人,烹羊宰牛犒勞將士,讓將士填飽肚子。

第二天一早,張遼統帥這八百敢死之士,直撲孫權中軍殺去。

張遼連斬東吳多位將領,衝破重重阻攔,突入孫權麾旗之下,嚇得孫權撒腿就跑,跑到高丘之上,用長戟守住陣腳才敢停下來和張遼對峙。

此時孫權才看清張遼兵很少,於是麾軍圍困張遼,張遼率眾向前直突,所向披靡,衝出了重圍。

此時張遼聽到了尚處於包圍中的部將呼救,又驍勇的殺人包圍圈,救出部將,一路帶領部將殺出重圍,回到城中。

張遼一戰奪吳兵銳氣,吳軍在難攻破城池,相持十餘日,無奈撤軍。

張遼乘勢麾軍掩殺,陣斬東吳上將陳武,大敗吳軍,差點就抓住了孫權。

此戰張遼以八千對東吳十萬鐵騎,殺得東吳將士丟盔棄甲,潰逃百里。

張遼一戰封神,威震東吳,江東孩童啼哭,只有呼:張遼來也,小孩立即停止啼哭。

可見張遼威名之盛,令東吳聞風喪膽。

張遼是三國之中除關羽之外唯一一個威懾一方的上將,坐鎮合肥,令東吳不戰而怯!張遼名列曹魏五子良將之首,比之大將軍曹仁、夏侯淵有過之而無不及,位列曹魏第一上將也不為過!


作者:史海尋鉤——小編以最嚴密的邏輯思維辨析歷史、剖析歷史,讓讀者看到歷史的另一面。

如果你是歷史愛好者,請關注小編!小編會以更優秀的文章予以回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十大名將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諸侯你方唱罷我登場,走馬觀花,最終分屬三國。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階段,(220年-280年)介於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有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