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有氣無力說10字,諸葛亮為啥汗流遍體?原因還是10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歷史的女人——第130期)

三國時期最具爭議的君臣關係莫過於劉備和孔明諸葛亮。

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奇怪,在歷史上一般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被譽為上千年古代史君臣的楷模。

如此美譽的原因是,劉備和諸葛亮之間毫無保留的互相欣賞和互相信任。

但是隨著歷史的演變,到了今天,尤其是民國之後,人們對這對君臣之間的關係有了別樣的看法,以至於到了今天,對於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美好關係更是看法頗多,總的來說,大概有三種看法:

第一種仍然是堅信歷史的流傳,即劉備和諸葛亮的君臣關係是十分美好的,就像一對沒有吵過架愛了一輩子的夫妻。

第二種是對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關係保持懷疑態度,認為他們的關係並非歷史流傳的那麼甜蜜恩愛。

第三種則乾脆否定了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純粹純潔純真感情,認為劉備和諸葛亮是各有目的,或者是各有理想,他們的做法並非是因為彼此之間的感情美好,而是基於個人理想的無奈選擇。

那麼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關係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且來看三個關鍵點:

其一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

劉備在荊州多年,被劉表安排在新野,雖然表面上看似彼此友好,因為說起來畢竟是同宗。

在漢朝的時候,人們還是非常注重門閥之間的關係。

但是劉表對劉備實則是不放心的,安排新野駐軍也有兩個用意,一是新野是北方進入荊州的門戶,劉備等於在為劉表看守家門;二是新野與襄陽隔江而立,監視和防備起來都比較方便。

在這樣的背景下,劉備的日子並不好過,所以他在荊州的主要任務不是通過武力和劉表對抗,而是挖劉表的人才牆角,一是真正的人才,二是挖民心。

這其中諸葛亮則是被劉表忽視的人才。

在這裡有一個疑點,那就是我們常說諸葛亮不出山,是因為沒有遇到明主,這其實不過是後來的美化之言。

根據比諸葛亮更牛的大隱士水鏡先生的遭遇便知道實際情況是另外的樣子,當時有人極力向劉表推薦水鏡先生,劉表就去拜訪水鏡先生,但是拜訪的結果卻是劉表輕看水鏡先生,而水鏡先生也瞧不上劉表。

那麼諸葛亮這個人,劉表自然也是知道的,至少他們還有親戚關係。

因為諸葛亮的老婆黃月英的姨母就是劉表後來的老婆蔡夫人。

在這樣一層關係之下,如果劉表認為諸葛亮是個人才的話,大概也是會去重用的。

而且史載當時諸葛亮沒事也總往襄陽跑,他本身是想出仕的,但是劉表卻並不看好諸葛亮,其他諸侯也沒人知道他,所以諸葛亮基本上是比較落寞的。

劉備實際上是第一個去請諸葛亮的諸侯,這是讓諸葛亮感到非常榮幸的事,所以再加上他跟劉備談話比較投機,其實這裡的投機無非是兩個人的理想比較一直,即匡扶漢室。

在東漢末期讀書人都是很注重名節和個人政治抱負和理想的,如果能夠一塊搭班,那就干,如果不能,那我就去做隱士,比如水鏡先生。

諸葛亮從本質上講,他是一個比較傳統的讀書人,注重個人政治理想,也非常看重正統的道統,所以諸葛亮的個人理想和劉備匡扶漢室的理想是兩下相碰,遂出火花。

但是一開始,諸葛亮看似跟著劉備出山了,可這個年輕人也不過是讓劉備覺得他很有才能,卻並未真正重用。

所以在赤壁之戰前後,當時諸葛亮出場率很低,只出了一次,即出使東吳商談聯合抗曹的事。

後來演義對此事進行了無限誇大,把赤壁之戰的功勞幾乎全扣在了諸葛亮的頭上,但實際上聯合抗曹這個建議或想法,在諸葛亮出使東吳之前,或在他要出使東吳的時候,東吳方面也有人提出了這個建議,那就是魯肅,而且魯肅幾乎已經說服了孫權,而孫權基本上也同意了,並且派遣魯肅去劉備陣營商談此事,同時還召回周瑜以諮詢這件事在軍事上有多大的可行性。

後面的事,我們都知道,周瑜那是力主抗曹的核心統帥。

赤壁之戰後,再一事就是借荊州,但此事卻是劉備親自去荊州向孫權說的。

而且在劉備去東吳的時候,諸葛亮是出面阻攔的,認為劉備去東吳太冒險。

結果劉備冒險借來了南郡。

諸葛亮在劉備陣營的閃光點真正展現出來,也是在劉備已經取得了益州之後的事,甚至可以說劉備剛取得益州的時候,真正出風頭的謀臣是法正,諸葛亮還是排不上號的。

直到關羽丟失荊州,被孫權殺掉,這一事惹惱了劉備。

劉備率兵南征東吳,當時諸葛亮應該是沒有出面阻攔的,不然他不會在以後嘆息說「法正在一定能阻攔劉備,就算阻攔不住,也不會讓劉備慘敗」的話。

但是接著問題出現了,既然諸葛亮在劉備陣營的影響力一直不大,地位也不是最高,為何劉備在白帝城臨終之際選擇託孤重臣的時候會選擇諸葛亮呢?難道劉備真的信任諸葛亮嗎?在這裡也有兩個問題需要說明:

第一個問題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即劉備臨終的時候,蜀漢的功臣已經基本凋零,比如關羽、張飛、龐統、法正等人,餘下僅諸葛亮、趙雲、李嚴等。

而這些人中,諸葛亮最為合適,一是諸葛亮的本質是高潔的,二是諸葛亮比誰都看重忠孝這些傳統理念,甚至忠臣的名聲大於生命。

三是諸葛亮屬於文臣,確實具有治國之才能。

這都是趙雲等人不具備的。

第二個問題,劉備是一個皇帝,他玩的是帝王之術,尤其是占領了益州之後,他已經不再是那個「以匡扶漢室為目的」的劉皇叔了,所以他們之間的信任已經不再單純。

他知道諸葛亮要什麼,而諸葛亮也知道劉備要什麼,其實這時候的情況是劉備把諸葛亮推到了騎虎難下的地步。

劉備讓人把諸葛亮從成都召來後,當著趙雲等人對諸葛亮有氣無力地交代後事,但是其中說了10個字:「如其不才,君可取而代之。

」這10個字可以說每一個字都是一把刀劍,直接架在諸葛亮的脖子上,對於諸葛亮這樣注重名節的謀臣來說,這太可怕了,別說讓諸葛亮去做這樣的事,就是被這樣的評價,都讓諸葛亮感到如芒在背。

所以諸葛亮的表現也就可以理解了,他是聽罷劉備之言,「汗流遍體,手足無措。

」甚至跪下磕頭直到流血。

在這裡有小夥伴分析是劉備在試探諸葛亮,另外也有小夥伴認為諸葛亮是為了活命,所以才這樣表忠誠。

但是根據史家對諸葛亮的個人性格、人生理想以及政治理想的分析來看,劉備試探諸葛亮倒是真,但諸葛亮冒冷汗、磕頭等行為卻真的不是為了單純的表忠誠。

那麼諸葛亮冒冷汗的原因是什麼呢?實際上也可以用10個字概括,那就是:「驚訝被試探,無奈被猜忌。

劉備雖然通過這個方式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但同時也徹底把諸葛亮架在了火上,那就是不管你有沒有那個心思,一旦被說出來,結果就不一樣了。

所以諸葛亮在後期雖然身為丞相,獨攬大權,但是卻謹小慎微,小心行事,幾乎大小事都自己親自處理,以免出差錯落下口實,從而也間接導致諸葛亮最後被累死,雖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畢竟多了一些悲劇氣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此二人在三國去世後,東吳再無爭天下之志!

在三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鼎足而立,曹操、劉備、孫權爭鬥了數十年。其中,關於統一天下的這個話題,很多人經常是從曹操或者劉備的角度,而很少說東吳為什麼不能統一天下。進一步來說,三國前中期,曹操是最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