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閥士族簡史:是制度的必然還是歷史的偶然造就了門閥士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們常說的門閥士族,是指在官職爵位不能世襲的社會中那些長期為官控制朝政的家族,這些家族並不如那些外戚一樣只在一朝顯貴,而是長期掌權,換個皇帝對他們的衝擊遠沒有那麼大,甚至到了後來,就連改朝換代對他們的影響都不是非常大。
門閥士族萌生於漢朝,形成發展於魏晉,鼎盛於南北朝,衰落也自此始,在隋唐時期有過短暫復興,隨後再次衰落,在武則天時期以後消亡,晚唐再起,唐末徹底消亡。
漢朝選官實行察舉制,由高級官員通過考察後舉薦人才,有舉秀才、舉孝廉等方式,另外各高級官員有權力徵辟府中屬官,一些名氣比較大的士人可以獲得這種待遇。
這種選官方法初期很有效,但到了東漢時期,壞事了。
東漢中後期士人出仕基本都通過察舉和徵辟,被舉、被辟的人成為舉主、府主的門生、故吏,人都有趨利性,不少門生故吏為了利祿,不惜諂附依附舉主和府主。
久而久之,大官僚和自己的門生故吏結成牢固的政治利益集團,於是東漢後期的士大夫中,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就出現了,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
這些家族世居高位,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往往是士大夫的領袖,因而門閥大家族的子弟在察舉、徵辟中會得到優先。
門閥大族從是大地主長期發展起來的一個具有特殊地位的階層,就算是當政的外戚、宦官也都要同他們聯結周旋。
而在地方上,天高皇帝遠,門閥大族更具壟斷性,實際上統治了這些州郡。
到了漢獻帝時期,為了平衡豪強,推行職田制,即皇帝將土地分給官員,他們在這些土地上面,僱傭佃農勞作,勞動所得扣除稅收之後,剩下的就是他們的工資,此種土地與私田不同,不得自由買賣。
本身就出身於地主的門閥大族此後更是明目張胆,大肆進行土地兼并,他們的土地不可買賣,但卻可以買別人的,社會因此出現了嚴重的分化,社會階層開始極端固化,士族門閥控制了朝政和土地,寒門難出貴人。
出身宦官家族的曹操被士族所瞧不起,曹操因此一再發布"唯才是舉"令,選用那些不是出身門閥大族但卻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可曹操並沒有否定世家大族素所強調的德行標準,相反他還很重視對名士的爭取。
曹操死後,曹丕繼位,在未稱帝之前,他就採納了陳群建議的九品官人之法,即九品中正制,開始新的選官方法。
實行之初,士人定品之權掌握在官府的中正手裡,中正採擇輿論,按人才優劣評定品第高低,較為客觀,多少改變了東漢末年名士品評贏得出路的局面。
而西晉時的中正一般只注意被評定者家世的封爵與官位,很少注意才能,最後導致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反而淪為士族鞏固力量的工具。
西晉沿襲了職田制等制度,還以法令形式承認私家依附農民,這樣使得門閥士族地位越發穩固。
司馬炎也不知道是聰明還是傻,一方面認為曹魏亡於宗室無權,另一方面為了防止勢力強大的士族門閥篡晉,竟然恢復了分封制,大封宗室,最後導致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帶來了五胡亂華的超級大亂世,隨後形成南北朝對立,這一段時期怎一個亂字了得,政權國祚越來越短,城頭變幻大王旗,可謂流水的皇帝,鐵打的門閥。
皇帝走馬觀花一樣地換,真正的統治集團,卻一直是那些士族門閥,皇帝們反而成了士族門閥的傀儡。
隋文帝楊堅最後終結了這個亂世,統一以後,他開始著手收拾這幫實力強勁的門閥士族,他和隋煬帝父子倆大力推行均田制和科舉制,同時打擊軍閥、門閥以及士族集團。
然而隋朝很快就滅亡了,李淵藉助關隴軍事集團和山東軍事集團的支持,最後得到了天下。
統一以後,唐朝也開始收拾這幫門閥士族,大力推行科舉制,經過唐高宗的極力打壓,門閥士族實力大減。
到武則天時期,又開創了殿試和武舉,科舉制更加完善,士族已經被極大削弱。
時間進入晚唐,士族貌似捲土重來,但這最後的鼎盛恰恰證明士族在科舉制的衝擊下已經撐不住了,他們放下了對科舉的不屑態度,積極參加科舉。
此時的士族已經十分脆弱,相比於庶族進士不再有任何優勢,極小的打擊都可能令其崩潰,然後士族遇上了唐朝立國以來最大的打擊之一——黃巢起義。
黃巢起義席捲大半個唐朝,攻進長安後大肆劫掠,那些世家大族幾乎被摧毀殆盡,雖然有倖存者,但是士族的根基——土地已無,殘存的他們已經完全喪失獨立性,再無當年繁盛之景。
然而殘存者也難以倖免,在唐朝最後的幾年中,朱全忠(即朱溫)將他認為"衣冠宿望難制者"的三十位朝臣斬殺,並投屍黃河。
滾滾黃河,融進了士族門閥數百年的興衰榮辱,最後還是東流入海,再不回頭,士族時代就此終結。
我們被騙了這麼久,原來三國最後的勝利者不是司馬家,而是他們
東漢末年三國割據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最後是由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統一三國成為最終的勝利者,事實是這樣嗎。錯了,其實三國最後的勝利者是他們。
極簡古代制度史——淺談曹魏九品中正制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和事物就像斗轉星移,潮起潮落,一方唱罷,一方興起。這或許就是歷史和時代的變遷所帶給我們的:有開端、高潮,也必將有隕落。任何事物的存在與發展都有其...
一關鍵因素決定了曹操不敢稱帝,司馬懿輕易取代曹魏政權
最近熱播的《軍師聯盟》圍繞司馬懿,換個視角對三國故事進行重新解讀。三國中要說權謀機斷雄才大略,沒人能超過曹操,但即便強大如曹操,在漢朝加九錫、建魏國時,跟隨曹操多年的心腹荀彧竟公然反對,甚至不惜...
大混亂時期的曹魏證權採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從而稱雄北方?
曹魏政權的奠基者曹操是在東漢末年的混亂和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建立與壯大了自己的軍事力量。後來又通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取得了政治上的有利地位。他通過招攬人才,進行內部的調整改革,消滅了北方割據...
晉武帝如何鞏固政權?為何最後引發了八王之亂
司馬炎接受曹魏的禪讓,成就帝業,但是司馬炎並沒有覺得輕鬆,因為南方的孫吳小朝廷尚存,而且還有北方少數民族經常南下騷擾,都是司馬家潛在的威脅。為了鞏固家族統治,實現一統天下的宏願,司馬炎首先採取的...
三國最大贏家不是建立西晉的司馬家,而是另有內蒙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最終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其中魏國勢力最為強悍,吳國偏居江南一隅之地,蜀漢立於如今四川。曹操去世之後,其子曹丕接位,雖然堤防司馬家族,只用而不信。但曹丕死後,曹爽即位,司馬家聲...
曹丕真是不孝子,頒布一個政策影響不亞於赤壁之戰,危及曹氏江山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最有名的經典戰例,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曹操錯失了統一天下的最好機會。這場戰役可以說奠定了日後天下三分的形勢基礎,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淺談司馬氏顛覆曹魏政權的根本原因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講述了自東漢末年到西晉統一三國的故事,曹魏政權經過幾代後,為何被司馬氏給顛覆了?這一直是件讓人討論不休的事,今天筆者也為大家分析下。話說司馬懿誅殺曹爽後掌控了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