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三國2:後諸葛亮時代,後主劉禪的帝王權謀(內容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亂世三國2:後諸葛亮時代,後主劉禪的帝王權謀(內容篇)

沒有人希望自己的權力被別人架空,也沒有人願意讓別人的光芒籠罩在自己的羽翼之上。

劉禪是這樣的人,在經歷了十一年的無所作為之後,對於政權旁落,他人代政,這個年輕的皇帝表現出了莫大的敵視與仇恨。

可敵視歸敵視,若是真要他自己去處理繁瑣冗雜的政事,他又沒有那個魄力和能力。

可以說,一個十一年未曾親理過政事的帝王,一個圍繞於丞相府,天下政事無出其右的王朝,在關鍵人物逝世後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空洞與疲態,這是一人臣子掌握重權的後果,也是年輕皇帝缺乏經驗的表現(儘管當時他已經27歲,已經是個青年人,可在政壇上的經驗還是略顯不足)。

但所幸的是,前諸葛亮時代所培養的國家重臣(蔣琬,費禕,姜維等)並沒有隨著諸葛逝世而消亡,在國家的艱難時刻,他們挺身而出,為了蜀漢基業竭盡所能,同時也向後人展示著自己驚人的治理才能和政治天賦。

這對當時急需政權平穩過渡的蜀漢來說是件好事。

但是對劉禪來說嘛,卻未必是好事。

「畢竟這些是諸葛丞相的人,不是我的,我相信他們有能力,但我始終不敢對他們示以真心。

但無論劉禪樂不樂意,蜀漢的政壇上,新一屆的能臣總歸要出場,那些躲在幕後的人物也早已經迫不及待摩拳擦掌了躍躍欲試了,好了,接下來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蜀漢軍事上的鷹派代表——蔣琬登場!

關於蔣琬,不作過多介紹(其實是我了解的不夠多),至於他的能力嘛,我相信列舉諸葛亮曾經密表後主:「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

」的事例就能看其大概。

一個可以讓諸葛老大認可的人,能力自然不在話下。

順便插一句,我們感嘆諸葛丞相的能力,不只是感嘆他在軍事政治等各方面的表現,還感嘆他對後世的影響力上,不用說太遠,僅在他逝世到蜀漢滅亡的這29年期間,諸葛丞相便以其特有的方式影響著蜀漢的政權,事實上,在整個後諸葛亮時代,蜀漢政壇上活躍的基本都是丞相所培養的政治班底,是他們支撐起了蜀漢王朝的整個脊柱。

咳咳咳,對諸葛丞相的評價到此為止,接下來回歸正題,作為第一位在蜀漢政壇接替丞相地位的政治家軍事家,蔣琬的處境未免有些難堪尷尬,相較於諸葛丞相,蔣琬的政治前景是受到限制的,當然不僅蔣琬如此,費禕,姜維也好不到哪裡去,甚至後兩者還不如蔣琬。

因為對於新生的二把手勢力,劉禪不是沒有防備的,事實上,他把對諸葛一人獨大的所造成的顧忌與不滿的後果,全都施加到了繼任的二把手身上。

他對蔣琬如此,對費禕如此,對姜維也是這樣。

究其根本,還是先導篇最初的那句話:蜀漢的天下,姓劉,不姓諸葛。

27歲的劉禪雖然政治經驗不足,但其天才的帝王權術已初現端倪,從諸葛死後蜀漢再不設丞相一職可以看出,早已成年的劉禪已經逐漸有了奪權的念頭。

所以蔣婉終其一生,也只是做到了大司馬(低於丞相職位),未及相位。

而在蔣琬死後,劉禪便開始自攝國事。

那一年,劉禪39歲。

第一個權臣是諸葛亮,官至丞相,諸葛之後,蔣琬繼權臣位,官至大司馬,蔣琬之後,費禕繼權臣位,官至大將軍,費禕之後,(官職由高到低呈現為丞相——大司馬——大將軍)姜維做了大將軍,但姜維的實權還不如費禕,因為軍權與民權已經做了實質分離,姜維只掌軍權,在劉禪身邊還有自己的親信陳祗(掌管民權),史書記載:「(陳)權重於維」。

可能是因為早年長期處在諸葛丞相這種「事無巨細,必親自過問」的強勢壓迫下,對於權力,劉禪有著無與倫比的敏感性。

為了防止像諸葛一人獨大的權臣的出現,已經步入中年的劉禪認識到僅僅靠奪權是不夠的,還要用另一種來改變權力架構的人事管理方法,這種方法就是分權制衡。

延熙六年(劉禪年號),因為大司馬蔣琬的病情,費禕升職為大將軍(軍權官職),同時錄尚書事(民權官職),這就在實際上正式將軍、政大權集於一身,蔣琬這個大司馬只剩下一個「虛職」。

延熙九年,蔣琬死後,費禕掌權,劉禪又大力提拔姜維,升職為衛將軍,官職稍低,但卻能與費禕共錄尚書事,這就相當於分了費禕的權,同時因為費禕,姜維北伐問題上不合,制衡策略也可以實行。

這些歷史的事實都表明,劉禪自從親政以來,就不願意再出現第二個諸葛丞相,也不願意讓任何一個官員獨自掌握大權。

實事求是的講,劉禪從來都不是一位優秀的君主,但他卻是一位合格的皇帝,在長達四十年的皇帝生涯中,能穩坐龍椅,社稷康定,不能不算是劉禪的一種本事,因為一個不合格的皇帝莫說四十年,就算是四年,在那個外敵環伺,權臣在內的特殊時期,也難以坐的安穩。

可即使如此,國家的興旺也不是他一個人就能決定得了的,蜀漢的命運早就如諸葛丞相在《出師表》中所說的那樣:「(伐賊,亡),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或許蜀漢之亡早已在諸葛丞相預料之中,亡與不亡,其實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諸葛亮接班人之謎?

諸葛亮屬意的接班人是誰呢各位看官肯定要說了,姜維啊!無論是《三國志》也好,尤其是在《三國演義》裡面,只有姜維一直在繼承著諸葛丞相的遺囑,不斷地北伐,各種花式的北伐,真真正正地在完成諸葛亮的夢想。

蜀國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亡在牛人太多

後世人談論蜀國的敗亡,主要歸因於三方面:一是諸葛亮之後蜀國政壇後繼無人;二是後主劉禪昏庸;三是大將軍姜維大意,沒有在陰平天險屯駐足夠的守軍,致使被魏國的鄧艾抄了後路……在我看來,這三類判斷多少都...

蜀漢為什麼會最終走向滅亡呢?

一部《三國演義》造就了無數英雄,讀起來令人酣暢淋漓,欲罷不能!但《三國演義》與史實出入很大,那我們要怎樣真實正確的看待三國呢?今天,三國君與你一同探索蜀國滅亡之謎.

41年的帝王豈能沒兩把刷子?劉禪被誤讀千年!

劉禪 小名阿斗。劉備去世後繼位成為蜀漢皇帝。劉禪初為皇帝時,對諸葛亮非常信任,軍國大事全權委任於諸葛亮。諸葛亮、蔣琬等賢臣相繼去世後,劉禪自身無力把持 國政,宦官黃皓開始專權,迫使姜維外出屯田避...

三國演義之諸葛亮死後的蜀國

諸葛亮殞命五丈原,有四個人第一時間認為自己是丞相大人的接班人。第一個是姜維,因為諸葛亮把畢生所學都傳授給了他。第二個是楊儀,因為諸葛亮讓他統領三軍撤兵。第三個是蔣琬,因為諸葛亮點名讓他當丞相。第...

諸葛亮去世後,劉禪為什麼廢除了丞相一職?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丞相是重要的官職,可謂 「一人之下,萬人之下」,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諸葛亮、曹操都兩位丞相都掌握各自朝廷的大權。就諸葛亮來說,作為三國時期的蜀漢丞相,在劉備去世後執掌蜀漢大權。...

蜀漢第一位大將軍是誰?不是關羽也不是張飛!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大將軍」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武將官職。一般來說,大將軍是古代領兵之最高統帥。「大將軍」這一職位始於西漢時期,是將軍的最高封號。到了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家爭霸,大將軍成為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