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蜀漢後期三巨頭之一,上管劉禪娶老婆,下斥宮中干政太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經向後主推薦了幾位良吏。

表中是這樣寫的:「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金城武版諸葛亮

孔明提到的這位官二代出身的侍郎董允,是蜀漢掌軍中郎將董和的兒子。

董和早年是蜀主劉璋手下,後歸屬劉備。

董允雖出身高幹,卻並非什麼花花公子,為人公正無私。

劉備冊封太子劉禪時,素聞其正直,將董允定為太子舍人,後任太子洗馬,專門陪伴太子,對其施加影響。

劉禪繼位後,董允升為黃門侍郎。

侍郎一職在漢代一般是由地位較高的士人擔任,負責侍從皇帝,傳達詔命。

因此董允級別不高,卻是距離皇帝最近的官員,可謂實權在握。

董允

諸葛亮北伐中原時,生怕後院失火,提議由董允擔任待中,就職虎賁中郎將,統領宮中禁軍。

這樣宮中詔令下達及保衛工作全部由董允一把搞定,其地位簡直相當於清代的九門提督。

精明的孔明深知宮廷鬥爭險惡,給劉禪留下這麼個狠手,才敢放心離去。

董允表面為皇帝服務,實際更是孔明眼線。

後主劉禪本以為孔明遠去,自己可逍遙幾天,誰料身邊安插了這麼個瘟神。

由於諸葛亮交待過,宮中大小事務皆報董允批准才能施行,後主極不自在,可又能如何呢?可想而知,劉禪的許多創意玩法都因董允的存在遭扼殺,作為皇帝,他感覺很累。

有一次因為選妃之事,後主最終決心和董允商量商量,宮中那些老面孔女子他早就膩煩了,想選些新鮮的美女入宮,結果此議剛提,就被董允堅定否決。

董允的理由是「天子十二女,諸侯九女,考之情理,不易之典也」,總數12人已夠,后妃過多,皇帝有荒廢政事之嫌。

後主未料董允對他的私生活管控這麼嚴格,又怕孔明過問,遂罷。

不過此後,一見董允就想起此痛,成了心病,時間一長,竟有畏懼之感,有要求也不敢提了,苦不堪言。

劉禪在孔明面前唯唯諾諾,宮中又讓董允盯上,感覺朋友極少,這時太監們倒成了他願意親近之人。

於是他和宦官黃皓關係迅速升溫,黃皓接近皇帝,慾望上升,自然想學歷代太監專權。

有幾次劉禪表達想法,董允阻擋,黃皓自覺地位高,竟想為後主辯論幾句,董允大怒,幾句話將黃皓罵的狗血噴頭:「一個太監也想干政。

」黃皓讓打了幾次臉後,於是和後主一樣,也熄了火,哪敢為非作歹。

黃皓

孔明在外用兵,董允在內善後,真是絕配。

諸葛亮去世後,蔣琬和費禕先後任大將軍,董允始終在宮中輔佐後主,管理宮中之事,確保朝政穩定,立下汗馬功勞。

公元244年,董允又以侍中身份兼位高權重的尚書令,幫助大將軍費禕處理軍國大事。

可以說自孔明之後,他和蔣琬、費禕成為支撐蜀漢王朝的三巨頭。

難怪陳壽在《三國志》中盛讚董允:「秉心公亮,翼贊王室。

」的確是至正至公之言。

不幸的是,兩年後蔣琬、董允相繼去世,又過了幾年,大將軍費禕也走了。

董允、諸葛亮、費禕、蔣琬

孔明的學生薑維隨即升任大將軍,不過他雖兵權在握,宮中卻無得力大臣相助。

而後主老朋友,太監黃皓終於熬出頭,胡作非為,開始干政,成為蜀漢後期的禍害,姜維受制,放不開手腳,終致朝政失控,最後蜀漢滅亡。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蜀漢後期的政局出現亂象,這都是因為蜀漢缺少了像董允這樣的忠心為主的正直猛吏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別說蜀漢無人!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有29年國運

有句話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說的是姜維北伐時,當時蜀國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去世,無人可用,只好讓原本在關公帳下做主簿的廖化(做過山賊,歸順關羽)做先鋒。這句話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嘲笑蜀國後期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