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五位一流謀士,九位頂級名將,十四個人聯手才殺死關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關羽一直備受人們推崇,號稱武聖。

除了有每朝每代的政治影響在外,關羽本人也是萬人敵的存在,萬軍之中斬敵將嚴顏首級,更重要的就是其在荊州獨當一面,襄樊之戰,更是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

然而,同年,關羽也敗走麥城,最終戰死沙場。

關羽為什麼能憑此一戰,就威震華夏呢?又為什麼會戰死沙場呢?

關羽威震華夏,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關羽在軍事上的傑出戰績,以及是關羽不停對北方地區勢力和朝堂勢力策反。

我們先來說說軍事上,襄樊之戰,面對曹仁的討伐,關羽可以說是反敗為勝,將曹仁圍困在樊城城中,而且擊敗曹操的援軍,擒于禁,斬龐德;這導致曹魏從漢中撤兵,然後再迅速徵調鎮守合肥的名將張遼趕快支援,在之前已經派遣徐晃了。

政治上,關羽多次參與曹魏政治方面的策反,比如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謀反,擊殺了許昌的曹操心腹王必,堪稱「許都之變」;比如魏諷謀反事件,也同樣跟關羽有著很大的關係。

加上關羽地方上聯合那些盜賊,頒發一些將軍印遙相呼應,擴大威勢根據《三國志·關羽傳》稱:「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關)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十月,陸渾民孫狼等作亂,殺死了縣主簿,向南歸附關羽。

關羽授給孫狼官印,給他軍隊,讓他去擾亂曹魏。

此時許都以南的梁郟、陸渾群盜,紛紛接受關羽的印號,「為之支黨」,關羽的威名震動了整個中原。

在這種情況下,天下為之震動,連曹操都想遷都,避其鋒芒,要不是司馬懿和蔣濟勸說,曹操或許真正就遷都。

曹操遷都不成,於是乎馬上想對策對付關羽,就這樣一個超級的謀臣良將集團形成,徹底了讓關羽一戰而亡。

先說曹操這邊的謀臣,就有頂級的司馬懿、蔣濟、董昭三位,司馬懿不用說,可以玩死諸葛亮的存在,蔣濟更是了不得,後期協助司馬懿篡權。

董昭也是曹魏的開國元勛。

司馬懿和蔣濟給曹操獻計,讓曹操聯合孫權,偷襲關羽後路。

董昭給曹操出主意,讓曹操把孫權偷襲關羽的密信,射到關羽的軍營中,亂關羽的軍心。

就這樣,關羽開始走上一條滅亡之路。

而武將方面,頂級名將就有曹仁、于禁、龐德、徐晃這四位,他們的厲害之處,想必就不用說了,前三位已經折損了于禁和龐德,但是又增加了徐晃和趙儼等多路援軍,趙儼還獻計與曹仁裡應外合進攻關羽。

除此之外,襄陽的呂常,還有徐商、呂建等將領以及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馬增援徐晃。

再說東吳方面,參與襄樊之戰的,作為文武兼備的呂蒙和陸遜,都是統帥級人物,呂蒙策劃了白衣渡江,偷襲荊州,陸遜策劃了給關羽寫信,麻痹關羽,讓關羽放鬆了警惕。

還有參與的大將,還有孫皎,潘璋和朱然等人,潘璋是江東十二虎臣之一,孫皎和朱然是吳國名將。

孫皎和呂蒙白衣渡江奇襲關羽後方,朱然和潘璋在關羽敗退的時候,切斷了關羽的歸路,擒獲了關羽,斬首。

《三國志 呂蒙傳》:會權尋至,羽自知孤窮,乃走麥城,西至漳鄉,眾皆委羽而降。

權使硃然、潘璋斷其徑路,即父子俱獲,荊州遂定。

終上所述,關羽的敗亡,是曹魏和東吳兩國,五位頂級謀士(司馬懿、蔣濟、董昭、趙儼、陸遜),九位名將(曹仁、于禁、龐德、徐晃、陸遜、呂蒙、孫皎、潘璋、朱然),聯合擊敗的。

關羽又孤軍作戰,而且還遇到糜芳和傅士仁兩位叛將,最終兵敗。

光其壯舉,雖敗猶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為什麼可以「威震華夏」?

看過《三國演義》的讀者或觀眾一定很熟悉這個大名鼎鼎的成語。但不少人心裡又會很迷惑:關羽只是水淹七軍,擒了于禁,斬了龐德,感覺也就普通名將水平,怎麼就威震了華夏了?別急,接下來為你一剖析。二十四年...

演義|威震華夏的關羽到底有多厲害

赤壁之戰後,劉備與孫權平分荊州,而後來劉備率領諸葛亮、張飛、趙雲入川奪益州,關羽鎮守荊州。劉備奪取益州後,又發兵與曹操決戰漢中,奪取漢中後稱漢中王,並封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五虎上將」,...

關羽最後的日子裡,孫權曹操究竟密謀了什麼?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此時正是劉備在漢中斬殺夏侯淵、進位漢中王的時候。「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三國志-先主傳》云:「秋,群下上先主為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