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一名將,慘遭三位頂級謀臣和八位一流虎將聯手殘殺,實屬罕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237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提起諸葛亮,大多數人都會贊一聲神機妙算,畢竟他未出隆中,便作隆中對,定下了天下三分之計,並完成了這一構想。

不過與此同時,也有一部分人,抨擊關羽,認為正是因為他失守荊州,敗走麥城,才使隆中對在實施到一半的時候,化為了泡影,斷送了諸葛亮助劉備一統江山的希望,而且大多數人,在提起荊州失守一事時,會將其概括為「關公大意失荊州」,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關羽失守荊州,真的是因為大意嗎?

其實,答案是否定的,關羽的確是一員名將,而是是蜀漢第一名將,論武藝,能夠於萬軍之中,斬敵將首級;論韜略,能利用漢水泛濫之機,水淹于禁七軍,甚至一度威震華夏,嚇得曹操差點遷都。

但是俗話說,雙拳拿敵四手,關羽再厲害,他也僅是一個人而非神,可是他的對手,卻有十餘人,而且個個都,要麼是頂尖謀士,要麼是稍弱於他,甚至不弱於他的名將。

這等情況下,任他再厲害,也沒有什麼勝算。

那麼,他的對手,到底都有哪些人呢?這些人又在其中發揮了什麼作用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

一、曹仁抵禦他的攻擊

曹仁,字子孝,是曹操的從弟。

此人能守擅攻,且有「飛人」之稱,是曹魏第一名將。

雖然他在被關羽包圍之後,直接向後方求援了,但是他的守城能力,其實非常強,畢竟赤壁之戰時,他替曹操留守江陵,曾抵擋了東吳大都督周瑜一年之久。

另外,援軍在外衝擊關羽包圍圈時,他的配合也非常的關鍵。

二、于禁、龐德對關羽軍的打擊

曹仁被包圍之後,援軍很快就到來了,而且主將是五子良將中,地位最高的于禁。

雖然于禁沒有直接與關羽交手,但是他的到來,應該會引起關羽的顧及。

至於龐德,則更是直接給關羽的軍隊造成了衝擊。

《三國志·龐德傳》記載:「後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

時德常乘白馬,羽軍謂之白馬將軍,皆憚之。

」也就是說,龐德曾憑一己之力,引起了關羽軍中諸人的忌憚。

雖然漢水泛濫之後,關羽大發神威,降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但是在此之前,他們的確給關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三、司馬懿、蔣濟獻計聯合東吳

關羽威震華夏之後,曹操嚇得想要遷都,如果沒人勸阻的話,關羽或可一鼓作氣,拿下襄樊,再立功勳。

可是事情並沒有這樣發展,而是有人勸阻曹操,並為曹操獻了一計。

《三國志·關羽傳》中提到,司馬懿和蔣濟,對曹操說道:「關羽取得戰績,相信孫權並不願意看到,這個時候可以趁機拉攏孫權,讓他襲擊關羽的後方。

」至此,曹魏開始與東吳聯合,關羽的對手,在逐步增多。

四、陸遜去信,「勸」關羽將軍隊調往前線

關羽早就知道想在曹仁手下,拿下襄陽和樊城,並不容易,這需要大量的兵馬支撐,可是他的後方還需要留守,他不放心將自己的後背交給東吳。

因此為了調集人馬,他曾請求上庸守將劉封和孟達幫忙,只是沒有成功。

東吳與曹魏勾結之後,陸遜便勸呂蒙假裝病退,然後寫信給關羽示弱,並表達了自己對關羽的敬畏,以及關羽攻取襄樊的重要性。

關羽原本忌憚的就是呂蒙,看了陸遜的來信之後,他順理成章的將軍隊全部調往了前線,導致了後方空虛。

五、呂蒙白衣渡江,拿下關羽後方

陸遜用計,導致關羽後方空虛之後,呂蒙擔任了攻打南郡的先鋒,他將精兵埋伏在大船上,又派人穿上白衣,假扮商人,清掉了關羽留下的哨兵,從而輕易的拿下了南郡。

之後更是善待百姓,穩定住了當地的形勢,使關羽無路可退,可城可守。

之後關羽與他聯繫,他更是讓使者向關羽的使者,傳達其家屬得到善待的消息,導致了關羽身邊人大量叛逃。

六、董昭獻計,擾亂關羽軍心

關羽身邊的士卒大量叛逃,這是後話,在關羽得知後方有失之前,董昭便先用計擾亂了其軍心。

《三國志·董昭傳》記載,他對曹操說,如果關羽得知東吳偷襲他的後方,並率軍回援,不但可解襄樊之圍,還能夠坐山觀虎鬥。

但是如果他不知此事,全力進攻,讓孫權白得南郡之地,就得不償失了。

曹操聽取了他的建議,「即敕救將徐晃以權書射著圍里及關羽屯中,圍 里聞之,志氣百倍。

羽果猶豫。

」意思是說,曹操命前線的徐晃,將孫權與自己聯繫的信任,射到了關羽的營中,曹軍得知消息之後,鬥志昂揚,關羽的軍心卻亂了,他自己也游移不定。

這為徐晃擊敗他,又增添了一分勝算。

七、徐晃擊穿其包圍圈

徐晃在五子良將中,知度度不及張遼、張郃、于禁,但是他的用兵能力卻非常強。

他在調集好兵馬,並與城中取得聯繫之後,揮軍長驅直入,拔掉了關羽軍設置的鹿角,並擊穿了包圍圈。

面對他的這一成就,曹操曾道,自己用兵三十年,未嘗一見,並稱讚徐晃之能,勝過古代的孫武。

這一戰,為關羽的北伐,徹底畫上了一個句號,他只能率兵離去。

八、潘璋、朱然的截擊

關羽在前線兵敗之後,發現自己的後方,已經完全淪陷了,再加上其帳下的兵馬,也已紛紛逃散,只能且戰且退,最終敗走麥城。

當他好不容易從麥城突圍而出之後,卻在臨沮遭到了吳將朱然與潘璋的截擊,最終被潘璋部下馬忠的擒殺。

《三國志·朱然傳》記載:「建安二十四年,從討關羽,別與潘璋到臨沮禽羽。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關羽之敗,並非是因為大意,畢竟他的對手太多也太過強大,既有智計超群的頂尖謀士,亦有不輸於他的名將,這種情況下,任他再小心,再厲害,又有幾分勝算呢?更何況,糜芳和傅士仁的投降,更是令他的處境雪上加霜。

所以,關羽敗走敗城,看似突然,其實是必然的。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最後的日子裡,孫權曹操究竟密謀了什麼?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此時正是劉備在漢中斬殺夏侯淵、進位漢中王的時候。「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三國志-先主傳》云:「秋,群下上先主為漢中...

關羽的最後一戰

樊城之戰,亦可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襄樊戰爭,是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一場重要戰役。此役中蜀漢大將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蜀漢失荊州,與東吳關係惡化,最後發生夷陵之戰。

關公文化|鎮守荊州

荊州東扼江東,北控江北,號稱「天下中心」,是曹操、劉備、孫權三大集團軍事角逐的戰略核心地帶。 211年(建安十六年)十二月,劉備率數萬將士溯江西上,向益州進軍,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鎮守荊州。2...

面對曹操和孫權,關羽如何獨自鎮守荊州五年?

荊州,《三國志》中說「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諸葛隆中之對已經明確說,占據荊州,聯吳抗曹,兵分兩路,進擊中原,一統天下!劉備借到荊州後派誰鎮守顯得尤為重要。趙雲應該是最早考...

演義|威震華夏的關羽到底有多厲害

赤壁之戰後,劉備與孫權平分荊州,而後來劉備率領諸葛亮、張飛、趙雲入川奪益州,關羽鎮守荊州。劉備奪取益州後,又發兵與曹操決戰漢中,奪取漢中後稱漢中王,並封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五虎上將」,...

關公敗走麥城被擒歷史真相

麥城在湖北省當陽市兩河鄉境內,距平陽鎮20餘公里。為東周時楚國重要城邑,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3年)昭丘縣治所在地。清同治《當陽縣誌》記載:"麥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沮漳二水之間,傳楚昭王所築。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