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絕唱之戰,卻令諸葛亮的《隆中對》化為了虛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更多歷史解密,請關注微信我們愛歷史(ID: his-tory)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李志恆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世人對於這篇《隆中對》耳熟能詳,對於它的實用性卻也贊毀參半。

不過,當時聽到這話的劉備卻極為認真。

他後來也堅持了這一戰略方針。

劉備得到大部分荊州後選擇了關羽作為《隆中對》中的那員「上將」。

劉關張作為千古結義兄弟的代表,其相互信任程度肯定是古今獨一無二的。

而關羽的綜合能力又在張飛之上,所以荊州這個「用武之地」劉備只能交與關羽鎮守。

《隆中對》的前半部分劉備已經基本實現了。

接下來就是「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於是,襄樊之戰爆發了。

曹操的後半生始終試圖南下而一統天下。

從西北南下的計劃因為劉備的強勢崛起而破產,從合肥出發打擊孫吳政權也沒討到什麼好果子吃。

思來想去,曹操決定還是從哪跌倒從哪爬起來吧。

他任命曹仁為征南將軍討伐關羽。

可曹仁到了樊城後還未等出兵,便由於徭役太重遭到了候音等率眾反叛。

曹仁只好貫徹「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先去鎮壓了叛軍。

於是,曹魏大軍就鬼使神差的避開了「先發兵先失敗」的戰爭規律。

此時武聖人正跨著赤兔馬提著青龍刀,指揮著數萬荊州好兒郎,像洪水一般撲向了襄陽與樊城。

將兩個城分割包圍了起來。

荊州在當時的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一旦關羽攻克荊襄進逼宛洛後,就可直指漢帝所在的宮殿了。

驚的曹操立即派于禁龐德率七軍前往救援。

關羽、龐德皆為武將出身。

俗語: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兩軍對壘,這兩員虎將也索性放開手腳酣戰了一番。

大戰數合不分勝負。

兩人都很久沒遇到這樣的對手了,關羽更是殺得性起舉刀狂追龐德不放。

不過,這龐德不但會使刀,更有百步穿楊的本事。

只見他猛然回身張弓就是一箭,正中關羽面額。

武聖人都中箭了,他手下的士兵自然開始忌憚起這位白馬將軍了。

此時,關羽卻捋捋自己的美髯想到:既然短兵相接一時難以取勝,那就要另尋他法了。

如何讓曹魏大軍看不到明天升起的太陽呢?關羽看到了大雨連綿下的漢水便計上心來。

關羽掘開水堤放出了正愁無處釋放能量的漢水,原本還結營而立的曹魏大軍瞬間沉到了洪水之下。

只有于禁率諸將奔上了高地幸免於難。

可他們躲過了洪水的吞噬卻不幸成為了關羽的籠中魚蝦。

老來懼死的于禁降了,做困獸之鬥的龐德捨生取義了。

正是:前有周瑜火燒赤壁,後有關羽水淹七軍。

此一仗,關羽威名響徹海內、震驚華夏。

也印證了劉備軍團似乎只有關羽能擔當「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重任。

關羽乘勝對曹仁發動了猛攻。

情勢危急,善於防守的曹仁此時也有些撐不住了。

眼見主帥心思動搖,另一位日後守城能力不亞於曹仁的滿寵走了出來。

他極力勸說曹仁堅持下去,只要堅守城池魏王是不會放棄他們的。

如果他們現在棄城逃跑,便是他們自己放棄了魏王。

曹仁一聽倍受鼓舞,於是,沉死坐騎誓與城池共存亡。

曹操接到戰報後,就完全懵掉了。

若不是司馬懿、蔣濟極力勸諫,恐怕他就都城遷往他處了。

此時三國鼎立的局面基本已經形成了。

任何一方想要解除禍患,就必須聯合閒置的那一方。

曹魏集團的謀士們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

於是勝利的天平即未指向曹魏,也沒偏向關羽,而是傾向了孫權。

曹操此時需要孫權從背後偷襲關羽以解襄樊之圍。

孫權也想趁機吞併覬覦已久的荊襄九郡,雙方一拍即合。

如果將東吳領導集團每個人對時局的看法,比做一把百米尺的話,魯肅看到九十米,周瑜看到了八十米,而呂蒙則只看到六十米。

恰巧孫權也看到了六十米。

於是,呂蒙便成了最合孫權脾氣的都督。

君臣二人合作甚是愉快,最佳代表作便是襲得荊州。

荊州為東吳自守之屏障,東吳早晚取之。

實現蜀國統一天下的大戰略,劉備也必須要有荊州。

這是孫劉雙方不可調和的矛盾。

維護雙方合作的魯肅與諸葛亮一個與世長辭一個遠在後方,刀兵相見只是早晚的事。

於是東吳新晉導演呂蒙將偷襲荊州這部自編自導自演的大劇搬上了歷史的舞台。

第一幕:呂蒙裝作病入膏肓的樣子,讓孫權拿出他的病歷向全世界宣布自己得了重病不能工作了。

只能帶兵回家休養。

然後再讓孫權找來此時還名不見經傳的陸遜來接替自己。

呂蒙與陸遜的雙簧戲正式上演。

第二幕:陸遜一到任就做了一件事:歌頌關羽。

關羽見這個不認識的白面書生接替呂蒙,且東吳在表面上的兵力也在不斷減少。

關羽便徹底放鬆了對於東吳的警惕。

立即將部隊調到了兵力不足的前線。

孫權開始將偷襲之事告訴曹操時,他特別囑託曹操別泄露出去。

孫權這樣做自然有他的目的,就是他想要荊州全境。

包括關羽正在攻打的襄樊二城。

但曹魏陣營中豈無能人?董昭一語便說破了孫權心裡的小九九。

眼見著關羽一天比一天雄壯,曹操再也坐不住了。

他雖然聽從桓階的勸說沒到前線去,但也坐鎮摩陂親自開始指揮戰鬥。

並且採用董昭的建議,將孫權要偷襲荊州的消息透露給了關羽。

果然如曹魏集團所料,關羽對於全力攻打曹操產生了懷疑開始進退不決。

另一方面曹操也不斷給徐晃增兵對抗關羽。

功夫不負有心人,徐晃順利擊退關羽打開了包圍圈。

可關羽仍然據守沔水,隔絕襄樊不肯退去。

關羽此時仍在等消息,他還不敢相信自己瞧不上的碧眼小兒敢偷襲自己。

可他能等到消息嗎?第三幕:呂蒙出動了。

白衣渡江,招降傅士仁、糜芳,安撫民心,瓦解關羽軍隊的鬥志。

通過這一波漂亮的心理戰,最終逼迫關羽敗走麥城。

從麥城出逃到章鄉的關羽還有二十多里就可以進入益州了。

可他見到馬忠時,他那日行千里的赤兔馬卻再也跑不動了,那斬殺過無數敵人的冷艷齒,他也舉不起來了。

就這樣一代名將被一個無名小卒擒獲。

關羽已經有過一次「降漢不降曹」了,他不可能也不屑於降順孫權。

最後武聖人也只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了。

襄樊之戰基本鳴起了蜀國先亡的哀號。

此戰勝敗早有定論不必再深說。

它的失敗對於蜀漢來說,雖然不是滅頂之災,但也基本註定了蜀漢的國勢衰微。

人才盡失、兵士盡失、土地盡失都沒有給予蜀漢集團調整戰略的時間,也就使《隆中對》化為了虛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與東吳反目的真相,關羽最終成了犧牲品

三國時期在華夏大地上發生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戰役,而這其中最有名也是影響力最深遠的就要數樊城之戰了,估計很多人都不了解這一戰役吧,就是此次戰役導致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慢慢的走向了衰敗,是一個重要的轉折...

諸葛亮為何對關羽見死不救?真相曝光

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諸葛亮竭力北伐是否真的忠於漢室,還是存有「自取」之謀?關羽真的是大意失荊州嗎……種種分析,卸下了諸葛亮頭上的歷史光環。關羽孤軍北伐,攻打襄樊,是戰略上的嚴重失誤。稍懂三...

襄樊之戰——蜀漢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劉備得到蜀地之後勢力再一次得到提升,下一個目標就是漢中,漢中由曹魏的大將夏侯淵和張頜等人把手,易守難攻。最後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最後以曹操退出漢中,劉備攻占漢中而結束。

3個原因告訴你,為什麼關羽註定守不住荊州

《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故事,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也正是因為這一事件,導致了後續的夷陵之戰。蜀漢也從巔峰快速跌到谷底,實力大損。為什麼關羽會敗的那麼慘,連自己都沒逃走呢?我們來好好剖析一下荊州之戰。

三國 關羽之死難道是蜀漢內鬥的犧牲品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

關羽的最後一戰

樊城之戰,亦可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襄樊戰爭,是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一場重要戰役。此役中蜀漢大將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蜀漢失荊州,與東吳關係惡化,最後發生夷陵之戰。

關羽死亡之謎:竟是諸葛亮的見死不救?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