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梟雄父親,三國時期魏吳蜀的繼承人卻差別如此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中原曹魏,江東孫吳,川地西蜀,曹操一代梟雄打下江山,孫堅江東一地安穩守護,劉備忠義兩全得西蜀,三位人物不管能力如此,那膝下兒子比一般常人也定有過人之處。

曹丕、曹植

曹丕擁有過人的政治手段

曹植才華過人

魏國,曹操雄豪一世,卻在立嗣的問題上躊躇矛盾了許久,一個是曹丕,另一個是曹植,究竟立誰做自己的繼承人呢?曹丕政治才能卓著,而曹操卻素來偏愛曹植,可曹操最終還是選擇了曹丕。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兩位富二代優點明顯,曹丕遺傳了父親的政治手腕,膽敢把漢獻帝廢掉然後自己稱帝,比起曹操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完成了父親未竟的事業。

而曹植遺傳了父親的風流才情,發揚了父親雄健峻拔的詩風,直到生死關頭還能借物抒情,悲憤行吟出獨絕天下的《七步詩》,真可謂「才高八斗」!但治國需要的是政治手段,卻非文學天賦,曹植恃才傲物,貪杯誤事,結局怎一個悽慘了得!而曹丕卻略施小計就扭轉了父親對自己的看法,最終也成就了一番基業,而且顯得更為陰險奸詐,曹操充其量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而這位曹丕卻直接把漢獻帝拉下馬滅掉了東漢王朝。

劉禪

劉禪「扶不起的阿斗」

劉備乃一代忠義之士,費盡千辛萬苦,在諸葛孔明等一干文臣武將的輔佐下創立了西蜀基業,何等的不易!劉禪作為劉備的富二代,也是劉備的長子,從小嬌生慣養。

當年趙雲於曹營的千軍萬馬中七進七出救出了這個孩子,劉備卻一氣之下將他扔在地上以安撫愛將,也許是那時摔出了問題,劉禪的智商不太高。

他貪圖享樂,寵信宦官,軟弱無能,諸葛亮在時還能勉強與魏吳抗衡,諸葛亮一死,蜀國政權就大廈將傾了。

直到司馬昭將其軟禁時,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歌伎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的隨從大臣看到蜀舞又聯想到滅亡的故國無不潸然淚下,劉禪卻恬不知恥地說:「此間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的成語也從此誕生,真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啊!

孫策、孫權

小霸王孫策

舉賢任能孫權

孫堅乃是吳國的奠基人,沒有孫堅就沒有江東東吳,他生前就基本上奠定了後來東吳的版圖,正所謂「虎父無犬子」,他的兩個兒子孫策、孫權也都頗有才能。

但小霸王孫策卻遺傳了他父親的火爆脾氣,導致被人放了冷箭奪去性命,聰明一世卻在陰溝裡翻船,落得個英年早逝的下場。

臨死前孫策還囑咐弟弟孫權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

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看來孫策很了解自己「不能攻卻善守」的弟弟。

孫權後來也的確在自己在位時保住了東吳的六郡八十一州,但在赤壁之戰前的猶豫不絕還是顯示出了他患得患失、不思進取、小富即安的弱點。

赤壁之爭後三足鼎立,他不去聯合西蜀一起攻打曹操,卻總是惦記著要回曾借給劉備的荊州,最終未能將東吳發揚光大,充其量只是守住了父兄一手打下的基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劉備的兒子為何不如曹操的兒子?

要論「官二代」,曹操和劉備的兒子是標準的「官二代」。劉備的親兒子有三個,大兒子劉禪,二兒子劉永,三兒子劉理,都不怎麼成器。最有名的當屬扶不起的阿斗——劉禪,投降曹魏,被曹操的後人所俘,葬送了父親...

劉備的兒子為什麼不如曹操的兒子

論「官二代」,劉備和曹操的兒子都是標準的「官二代」。劉備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劉禪,二兒子劉永,三兒子劉理,都不怎麼成器。最有名的當屬扶不起的阿斗——劉禪,被曹操的後人俘虜,葬送了父親一手打造的蜀漢...

為什麼三國最終被司馬家族給滅了?

最近在熱播的《軍師聯盟》匆匆看了幾分鐘,便沒再看下去,這是描述後三國時代,以司馬懿為主線,扶曹丕上位,建立新朝的故事。在第一集中,曹操的夫人直呼曹操『阿瞞』的名字,這真難以想像,阿瞞絕對不是什麼...

三國英雄中,那些很牛的父親和兒子

虎父無犬子,一部三國,寫了好多很牛的父子,代表人物要數孫堅和他的兩個兒子孫策、孫權。 孫堅本人就有「萬人敵」的本領,十七歲他就隨父親出兵,曾經孤身一人在船上抓捕江賊,當場殺了賊人的首領。黃巾造反...

三國之爭,光會拼爹就輸了!

在三國這樣的亂世之中,選對繼承人對於國家政權穩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個國家都希望有一位能力出眾的繼承人,擔當家國大任。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於繼承人那些事兒……

魏蜀吳的繼承人,註定了誰能笑到最後

硝煙瀰漫的三國時期,魏蜀吳的繼承人均是公子哥。這幾位公子哥,一定程度上也註定了天下合於誰。劉備乃一代梟雄,費盡千辛萬苦,在諸葛孔明等一干文臣武將的輔佐下創立了西蜀基業,何等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