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分回梗概,從高一用到高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簡介】

1.「曹魏」: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官渡打敗袁紹,統一北方。

不久在赤壁大敗,形成鼎力之勢。

曹丕在曹操死後逼漢獻帝禪位,建立魏國。

曹丕、曹睿繼位,司馬懿逐漸得勢,並在高平陵政變中擊殺大將軍曹爽。

司馬懿之後,司馬師,司馬昭廢曹芳,殺曹髦,後曹芳禪位於司馬炎,曹魏亡國。

2.「蜀漢」:皇叔劉備得到諸葛亮的幫助,在赤壁之戰中打敗曹操,奪取荊州和益州。

不久關羽被孫權殺死,劉備稱帝伐吳,被陸遜擊敗。

劉備在永安託孤給諸葛亮後死去。

諸葛亮結好孫權,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為司馬懿所困,在五丈原死去。

姜維九伐中原,無功而返。

不久,鄧艾、鍾會來攻,劉禪出降。

3.「孫吳」:孫堅之子孫策在周瑜等人的幫助下平定江東後遇刺身亡。

繼位的孫權聯合劉備,在赤壁打敗曹操。

後來因為荊州問題與曹魏聯合,設計捕殺關羽,並派陸遜大敗來犯的劉備。

不久孫權稱帝建立吳國。

孫權死後,孫亮、孫休、孫皓相繼位,朝政動盪。

孫皓暴虐無道。

於280年為西晉所滅。

【重要情節與主要人物】

桃園三結義—劉備、關羽、張飛;怒鞭督郵—張飛;千里走單騎—關羽;過五關斬六將—關羽;躍馬過檀溪—劉備;草船借箭—諸葛亮;群英會中計—蔣干;巧授連環計—龐統;溫酒斬華雄—關羽;三英戰呂布—劉備、關羽、張飛;轅門射戟—呂布;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三氣周瑜—諸葛亮;棄須割袍—曹操、馬超;拔矢啖睛—夏侯惇;掛印封金—關羽;走馬薦諸葛—徐庶;單騎救主—趙雲;舌戰群儒—諸葛亮;敗走麥城—關羽;義釋曹操—關羽;義釋嚴顏—張飛;七擒孟獲—諸葛亮;六出祁山—諸葛亮;煮酒論英雄—曹操、劉備;火燒新野—諸葛亮;智取瓦口隘—張飛;計奪天盪山—黃忠;火燒連營七百里—陸遜;罵死王朗—諸葛亮。

【三國成語與相關情節】

三顧茅廬(劉備、諸葛亮)、鞠躬盡瘁(諸葛亮)、吳下阿蒙(呂蒙)、如魚得水(劉備)、望梅止渴(曹操)、樂不思蜀(劉禪)、路人皆知(司馬昭)、才高八斗(曹植)、單騎救主(趙雲)、抗琴退敵(諸葛亮)、士別三日(呂蒙)、舌戰群儒(諸葛亮)、過關斬將(關羽)、封金掛印(關羽)、草船借箭(諸葛亮)、火燒連營(陸遜)、嫉賢妒能(周瑜)

【三國戰將】

1.劉備的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

2.曹操的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頜、徐晃

3.東吳四英將: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三國演義】基本情節(四大部分)

全書描述了從東漢靈帝建寧二年起至晉武帝太康元年此間一百餘年的戰爭風雲、歷史波濤和政治旋渦。

以蜀劉政權為中心,寫出了魏、蜀、劉三國盛衰歷史。

(一)從黃巾起義(群雄紛爭)到曹操平定北方。

(1至33回)主寫曹。

黃巾起義和董卓造反這兩次機會給了各路英雄豪傑起事的理由。

平息之後,各路諸侯相互拼殺。

1至第14回是整個故事的序幕和大背景。

首先交代漢末朝綱鬆弛,人心思亂,黃巾起義爆發,由此引起群雄登場。

董卓進入洛陽,專政亂國,各路諸侯起兵討伐。

王允巧使連環計除掉董卓。

隨後,各路軍閥展開了混戰。

在這一部分里,《三國演義》里的許多主要人物紛紛出場,如曹操、劉備、關羽、張飛、呂布、袁紹等。

15至第33回主要寫曹操與袁紹的鬥爭,故事的高潮是官渡之戰,這也是全掃極為重要的部分,很多著名故事都發生在這一段落中.如煮酒論英雄、禰衡擊鼓罵曹、許田打圍等,曹操的奸雄形象進一步得到了表現;關雲長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會等更是全書最精彩的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了關羽的形象。

1.魏、吳、蜀三家初起(1—2回)。

以黃巾起義為引子,引出各路英豪:其一,桃園三結義,劉關張聚事。

其二,曹、孫堅起事。

2.各路諸侯討伐董卓(3—9回)。

其一,董卓收呂布、廢少帝、立獻帝(何進引狼入室,招來董卓)。

其二,各路諸侯討卓,卓火燒洛陽。

其三,王司徒(王允)用連環計,借呂布(「三姓家奴」)之手除卓。

3.諸侯混戰、曹平定北方(10—33回)。

其一,曹操挾持獻帝,遷都許昌,破袁術、敗袁紹、平定北方。

其二,孫堅死,孫策投奔袁術,借兵下江南統一江東,建立吳國。

其三,劉備是流亡政治家。

事曹、投袁紹、奔劉辟、依劉表,四處奔波。

(二)赤壁之戰。

(34—50回)主寫吳。

這—部分的中心赤壁之戰,也是全書的關鍵。

劉備三顧茅廬,得到了諸葛亮的輔佐。

曹操揮師南下到了長江,孫權與劉備結盟,與曹操展開了赤壁大戰。

在這一部分中,最精彩的是寫出了孫吳政權內部主戰和主和的矛盾,以及孫權、周瑜與劉備、諸葛亮之間又聯合又鬥爭的關係。

在這場鬥爭中,諸葛亮一直是最重要的人物,是他舌戰東吳群儒,批判了主和派的觀點,堅定了孫權抗曹的決心;是他以高超的智慧,破除了周瑜嫉賢妒能而製造的障礙;是他幫助周瑜制定了用火攻曹軍的決策;是他妥善安排了對曹軍的追擊,並乘機擴大了劉備的勢力。

在這一戰爭中,許多人物都充分表現出了其特有的忠勇和才智,構成了一幅人才濟濟的錯綜複雜的歷史畫面,成為全書的情節高潮。

1.曹軍壓境2.三顧茅廬(劉備的領導班子才組建完成,在隆中對策,討論建國大計)3.巧借荊州4.劉吳聯盟(舌戰群儒、義激周瑜、定計火攻、蔣干中計、苦肉計、連環計)5.赤壁鏖戰

(三)三分天下(51—104回)。

以蜀為主線,諸葛亮為主體,夾寫魏吳兩國。

51至第74回這一部分以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擴展地盤為主要故事。

首先是與孫權爭荊州。

赤壁之戰後,劉備乘機占領了荊州,為了奪回荊州,孫權、周瑜設下美人計,劉備到江東娶親,諸葛亮三氣周瑜,結果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接著劉備又與劉璋爭奪益州,與曹操爭奪漢中,都取得了勝利。

在人才方面,劉備得到了黃:忠、馬超等名將。

最後,劉備「進位漢中王」。

75至第85回這一部分主要是吳蜀之間的鬥爭。

呂蒙白衣渡江,奪回了荊州,殺了關羽,吳蜀絕交;曹操病死,曹丕稱帝;劉備稱帝,張飛遇害;劉備為關羽,張飛二人報仇,陸遜火燒連營,劉備慘敗病死。

這部分的情節線索是劉備稱王后,曹操用司馬懿之計,挑起吳蜀戰爭。

關羽被害後,劉備放棄了聯吳抗魏的方針。

86至第104回這一部分主要寫諸葛亮南征北戰。

諸葛亮渡瀘水,七擒孟獲,取得了「攻心」的勝利,解除了後顧之憂。

然後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盡瘁,病死於五丈原。

這一段主要有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等一些以諸葛亮為主角的的故事。

拓疆建蜀:借荊州、攻西川、取漢中,稱漢中王,建蜀。

蜀國由強而弱:失荊州、彝陵之戰、白帝城託孤

孔明活動: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禍、六出祁山、九伐中原。

(四)三國歸晉(105—120回)。

完成了一次歷史循環。

姜維繼承諸葛亮的遺願,九伐中原,與鄧艾鬥智鬥勇,但由於蜀帝劉禪昏庸,徒勞無功。

最後,司馬炎奪了曹魏政權,建立了晉朝。

隨後,蜀吳均告滅亡,三國歸晉。

1.桃園三結義(第1回) 2.董卓進京(第3回)

3.捉放曹(第4回) 4.關羽溫酒斬華雄 三英戰呂布(第5回)

5.跨江擊劉表(第7回) 6.連環計(第8回)

7.三讓徐州(第12回) 8.轅門射戟(第16回)

9.呂布之死(第19回) 10.煮酒論英雄(第21回)

11.千里走單騎 過五關斬六將(第27回) 12.官渡之戰(第30回)

13.馬躍檀溪(第34回) 14.走馬薦諸葛(第36回)

15.三顧茅廬 隆中對(第37、38回) 16.火燒博望坡(第39回)

17.火燒新野(第40回) 18.長坂坡之趙子龍與張翼德(第41、42回)

19.舌戰群儒(第43回) 20.群英會蔣干中計(第45回)

21.草船借箭與苦肉計(第46回) 22.連環計(第47回)

23.借東風 赤壁之戰(第49回) 24.義放曹操(第50回)

25.取南郡一氣周瑜(第51回) 26.戰長沙(第53回)

27.賠了夫人又折兵 二氣周瑜(第54、55回)28.三氣周瑜(第56回)

29.取成都(第60-65回) 30.單刀會(第66回)

31.定軍山之戰 斬夏侯淵(第71回) 32.水淹七軍(第74回)

33.刮骨療毒 白衣渡江(第75回) 34.敗走麥城 大意失荊州(第76回)

35.劉備征吳 火燒連營(第84回) 36.白帝城託孤 安居平五路(第85回)

37.諸葛亮渡瀘水 七擒孟獲(第87-90回)

38.失街亭 空城計 揮淚斬馬謖(第95-96回) 39.八陣圖(第100回)

40.秋風五丈原(第103回) 41.政歸司馬氏(第107回)

42.討司馬(第111回) 43.姜維避禍(第115回)

44.二士爭功(第118回) 45.三國歸晉(第120回)

需要原版的請留言留下郵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千人冊(291-300)

291、呂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陽境)人。繼隨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於赤壁,迫曹仁離南郡,升偏將軍。十七年,隨孫權拒曹操於濡須水,並建議孫權夾水口立塢,塢成後吳軍在防禦作...

「原創」《三國演義》人物各代表什麼?

劉備——是一位封建時代理想的「明君」形象,是「三國」中蜀國之主。劉備早年就抱負不凡,有爭王圖霸的胸懷和膽略。他敬重義氣,與關羽、張飛患難與共,誓同生死。他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特別是對諸葛亮表示...

影響三國格局最為深遠的三把大火

火攻計早在孫子兵法中就已單獨成篇。火攻篇主要講述對敵作火攻的使用原則,包括火攻的目標、使用火攻的條件以及火攻發起後根據戰況所做的兵力調配部署。縱觀三國歷史,火攻在三國戰爭中可謂應用的淋漓盡致,並...

《三國傳記》陸遜大都督

東吳大都督在周瑜,魯肅,呂蒙之後就到了陸遜,他本是一介書生卻胸懷大志,跟隨孫權幾十年,多次為孫權排憂解難,最後成為孫權的心腹大臣,他還是三國時期有名的政治家與軍事家。

三國第一英雄

說三國,道三國。人說三國英雄人物多。要說英雄誰第一,有說劉備,有說曹操,有說孫權。其實不然。蒼穹孤鷹認為:三國第一英雄非陸遜陸伯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