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劉備、諸葛亮、孫權都喜歡他,70多歲還擔任大將,他到底傳奇在哪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政治生涯的前半期顛沛流徙,沒有固定的據點,不過因其人格魅力,總是有不少豪傑願意跟隨在劉備的身邊,讓其成為益州之主。

劉備也頗有識人之明,曾多次選拔幹吏。

在選拔的人之中,有一個人不得不提,此人文武兼備,劉備提拔,諸葛亮重用,連孫權都惦記了,70多歲還擔任大將,護衛蜀漢一方領土。

此人就是鄧艾,義陽新野人。

他本是東漢名將鄧禹之後,漢末避禍益州,卻無人了解起用他。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入主益州,而這個時候的鄧芝僅僅只是郫(pí)城府邸閣督小小的官吏,一次偶然的機會,劉備經過郫城,和鄧芝交談後,感到十分驚奇,發現其是個人才,於是迅速提拔為郫令,不久,快速升遷為廣漢太守。

任內清廉、嚴謹,頗有治績,於是入朝為尚書。

後來劉備東征伐吳,遭遇夷陵慘敗,兩國聯盟破裂,不幸的是,章武三年(223年),劉備於永安病逝。

由於劉備的突然病逝,加上蜀漢內部叛亂不斷,在內外交困的時候,丞相諸葛亮非常擔憂。

鄧芝站了出來,向諸葛亮提出:「現今主上(劉禪)年幼,在位不久,應該派遣使臣重新與東吳結好。

」於是乎,諸葛亮再次決定聯吳抗曹的方針,而且派遣鄧芝出使吳國。

鄧芝出使東吳改變了歷史,至少讓曹魏和東吳的聯盟瓦解,蜀漢和東吳再度聯盟,解決了蜀漢的困境。

在這次出使之中,鄧芝是一個超凡的外交家,他的回答自然應被載入史冊。

鄧芝對孫權說,蜀國和吳國都有山川大河的天險可守。

在兩個國家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戰後,吳國作為弱者聯合曹魏,必將被對方提出人質的要求,這自然是吳國無法接受的。

如果吳國不接受曹魏的條件,對方很可能會藉機討伐。

同樣勢弱的蜀國,自然也會藉機伐吳。

到那個時候,這片土地便不再是大王所有了。

孫權被鄧芝說得口服心服,不得不再度與蜀漢聯合。

這場外交活動,讓三足鼎立的局勢又延續了40年,直到蜀漢滅亡。

對於鄧芝,孫策非常推崇,孫權在給諸葛亮的信中說:「丁厷言辭鋪張浮艷,陰化不能完盡;能和合兩國的人,只有鄧芝。

」孫權多次與鄧芝互致問候,饋贈豐厚。

鄧芝,不僅僅在外交上出色,在軍事上也有不錯的表現,可以堪稱蜀漢中期三大名將之一。

在諸葛亮北伐期間,就與趙雲作為疑兵吸引曹真率領的魏國主力,與之相持,雖然失利,但也沒有太大的損失。

諸葛亮病逝之後,升任前軍師、前將軍,督領江州,防禦東吳一方。

延熙六年(243年),已經70歲高齡的鄧芝,再度遷任車騎將軍,被授予假節,成為蜀漢的大將級人物。

鄧芝為將二十多年,賞罰明斷,體恤士卒,一生只器重姜維,在延熙十四年(251年),逝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眾人拾柴火焰高

我們常說的眾人拾柴火焰高。意思是說:把大家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就會產生巨大的威力。做人辦事也應該多使用這種方法,以把本來難以辦成的事辦成。聯吳抗曹,是諸葛亮根據當時的情況,向劉備提出了合理的建議...

三國成語故事:共為唇齒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鄧芝傳》,時間是蜀漢後主建興元年(公元223年),主人公為蜀漢尚書鄧芝和吳主孫權。原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