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言論史之二:劉禪並非傻瓜,若早死數年,必成史書中一代明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志》作者陳壽是蜀漢舊臣,評價故君「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昏暗之後,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蜀漢舊臣李密認為劉禪「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恰如齊桓公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皆算是很中肯客觀的評價。

其一、劉禪之長:氣量甚大、愛德下士,蕭規曹隨,選賢任能。

歷史上的劉禪,在位長達四十年,其中執政三十年,雖然肯定不可能是英明神武、才能出眾的君主,但也並沒有什麼明顯的昏君劣跡。

他個人才能雖不甚高,若在大一統王朝治世做個太平皇帝,同樣綽綽有餘。

而最可稱道的,便是他的氣量。

確實不負劉備和孔明對他「氣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天資仁敏,愛德下士」的好評。

前者出於劉備遺書,轉述射援評價;後者出於孔明之言。

觀其一世,這兩個優點都恰如其分,並非出於長輩的過譽之辭。

孔明逝後,劉禪便是劉備和孔明的雙重法定繼承者,既有天子名分,又有孔明臨終前《遺表》背書,

如果劉禪定要肆意妄為,整個蜀漢政權並無任何人能制約他。

相反,蔣琬費禕董允姜維們任職期間的軍政成績,皆離不開劉禪的首肯和鼎力支持。

孔明逝後,劉禪先後以大司馬蔣琬、大將軍費禕為錄尚書事,總攬朝權;後又以姜維、諸葛瞻為錄尚書事,(包括蔣琬費禕、費禕姜維共錄尚書事時期)

最重要的朝政大權,一直都交給當時蜀漢最傑出的人才擔任。

直到在位的最後幾年,方有黃皓之失,隔絕上下,終致其禍。

姜維身為曹魏降臣,羈旅託國,本處尷尬之地,在朝中人緣不佳,竟致「陰養死士」。

是劉禪對他委以軍國重任,將他提拔至位極人臣的大將軍、錄尚書事高位,並一直支持他的北伐事業。

無論重臣如諸葛瞻董厥,還是宿將如張翼廖化,皆對姜維「軍旅數出,百姓彫瘁」「好戰無功,國內疲弊」甚為不滿。

參見同時期魏國吳國,重臣出兵進攻敵國,招致慘敗時,或是因此被政敵反攻倒算,或是自己丟失權柄憤懣而終,幾無例外。

既令孔明攝行君事時,街亭失利亦自貶三級以服眾人之心,收取武都、陰平二郡後方才復職。

段谷之戰姜維大敗於鄧艾後,星散流離,死者甚眾;侯和之戰反攻,又再次失利,蜀漢滿朝文武對姜維的不滿情緒已達到頂點,還是劉禪力排眾議,一直壓制朝中那些反對姜維、欲剝奪其軍權的意見。

姜維沒有如曹爽興勢大敗、諸葛恪新城大敗一般,被政敵打垮奪權。

始終牢牢握住半數以上的蜀漢軍權,正是劉禪為國惜才。

只有根本不理解兩漢時代政治的人,才會將劉禪並沒有乾綱獨斷、大權獨攬,而是選賢任能,任用大臣主政,當做了他推卸責任、厭倦權力的表現。


從明太祖廢宰相制起,明清兩代就並沒有真實意義的宰相了,內閣閣老、軍機大臣,雖也有宰相之名,其實不過君主的私人秘書。

或者說,是在君權侵吞了相權以後,再臨時分擔代理其中一部分的君權+原相權。

非要用大明太祖皇帝、成祖皇帝、或清代諸帝那種標準,以為皇帝將宰相的活搶了自己一個人做,天天瞎燈火趕早朝,忙到晚上還要批閱無數奏摺、事無巨細大小皆察,才算「模範好皇帝」,恰恰是離現代最近的明清體制帶給世人的最大誤解。

蜀漢承東漢體制,天子五日一朝,三公坐而論道,事務決於台閣即尚書台。

大臣加「錄尚書事」者,便可代替君主管理尚書台相關文書事務,兼有行政權和決策權,尚書令直接受其管理,實際權力可類比先秦和漢初丞相。

天子只需垂拱而治便可。

這便是秦漢士人「虛君實相」的政治理想了。

既然劉禪論能力遠不及父親和相父,能有充分的自知之明不添亂,能在絕大多數執政期間裡,充分信任大臣能力,使之發揮才幹,如此已算得履行了其皇帝之職,又何必定要朝乾夕惕、夙興夜寐呢?

此外,劉禪亦能遏制君主的自身好惡,禮敬直臣。

他雖寵信黃皓,然董允在世之時,能死死壓制黃皓不得升遷,劉禪哪怕因此到了「深恨之」的地步,對董允仍然生前重用,身後榮褒;姜維揚言要殺黃皓,劉禪亦讓黃皓給姜維道歉,意圖調處兩人關係,使之和睦。

總結劉禪一生,雖做不到清心寡欲,屏黜奸讒,是其短處,但不因小人而害正臣,對大多數君主而言已算難能可貴了。

其二、劉禪時代頻繁大赦,事出無奈;「面有菜色」,未必屬實。

章武三年夏四月,先主殂於永安宮。

五月,後主襲位於成都,時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

大赦,改元。

建興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馬運。

秋八月,亮卒於渭濱。

征西大將軍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爭權不和,舉兵相攻,延敗走;斬延首,儀率諸軍還成都。

大赦。

延熙元年春正月,立皇后張氏。

立子璿為太子,子瑤為安定王。

大赦,改元。

延熙六年冬十月,大司馬蔣琬自漢中還,住涪。

十一月,大赦。

延熙九年夏六月,費禕還成都。

秋,大赦。

延熙十二年春正月,魏誅大將軍曹爽等,右將軍夏侯霸來降。

夏四月,大赦。

延熙十四年夏,大將軍費禕還成都。

冬,復北駐漢壽。

大赦。

延熙十七年春正月,姜維還成都。

大赦。

延熙十九年春,進姜維位為大將軍,督戎馬,與鎮西將軍胡濟期會上邽,濟失誓不至。

秋八月,維為魏大將軍鄧艾所破於上邽。

維退軍還成都。

是歲,立子瓚為新平王。

大赦。

延熙二十年,聞魏大將軍諸葛誕據壽春以叛,姜維復率眾出駱谷,至芒水。

是歲大赦。

景耀元年,姜維還成都。

史官言景星見,於是大赦,改元。

景耀四年春三月,追諡故將軍趙雲。

冬十月,大赦。

其中大赦理由,包括即位改元、立皇后太子、軍隊勝利、敵國內亂、敵國重臣來投等。

大赦肯定是對國家律法的損害,因此孔明執政期間,僅僅在劉禪繼位之初大赦過一次,並表示過他和劉備「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的施政理想。

陳壽對此相關的評價:【然經載十二而年名不易,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沒後,茲制漸虧,優劣著矣。

費禕執政期間,大司農孟光也公開抨擊了對當時頻繁大赦的反對,費禕竟不能答。

【大司農河南孟光於眾中責費禕曰:「夫赦者,偏枯之物,非明世所宜有也。

衰敝窮極,必不得已,然後乃可權而行之耳。

今主上仁賢,百僚稱職,何有旦夕之急而數施非常之恩,以惠姦宄之惡乎!」禕但顧謝,踧踖而已。

初,丞相亮時,有言公惜赦者,亮答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吳漢不願為赦。

先帝亦言:『吾周旋陳元方、鄭康成間,每見啟告治亂之道悉矣,曾不語赦也。

若劉景升、季玉父子,歲歲赦宥,何益於治!』」由是蜀人稱亮之賢,知禕不及焉。

】——《資治通鑑》

封建帝制國家,是極難有現代國家一樣的嚴明法治的,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託於人治。

孔明的理想主義施政,只有憑他卓越當世的個人能力、鞠躬盡瘁的工作熱情、事無巨細的工作態度,可說是燃盡生命中所有能量才得以實現;

此後即使是他看好的繼任者,公認的賢相費禕也同樣難以為繼。

長久面對蜀國地域狹窄、國力弱小這樣的現實,作為務實的政治家不得不做各種妥協。

在劉禪此後實際統治的30年間,一共11次大赦,和孔明時代比當然是過頻過濫。

可看看同時代魏國吳國執政者,包括孫權、司馬父子這些在歷史上均可被稱為政治家的所為,也一樣在依靠頻繁地各種大赦來緩和矛盾,延續統治。

依據《三國志》各帝紀傳大略統計了一下,

曹丕在位6年,1次大赦;曹睿在位13年,5次大赦;曹芳在位15年,9次大赦;曹髦在位6年,3次大赦;曹奐在位5年,4次大赦;

孫權在位33年,8次大赦;孫亮在位6年,6次大赦;孫休在位6年,4次大赦;孫皓在位16年,14次大赦;

大赦的本意,是赦免罪犯、減輕罪責。

再注意一個事實,當時蜀漢作為一個人力資源貧乏的小國,卻不停以攻為守,對北方大國頻繁發動攻勢。

而劉禪的大赦令,絕大多數發生在重臣(蔣琬、費禕、姜維)還軍成都、準備新的攻勢時。

那麼這些大赦令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顯而易見了,不外乎讓那些罪犯囚徒,去填補下一輪軍事行動所需的人力資源。

換言之,就是史上常見的「謫發囚徒為兵」,如秦始皇征南越、漢武帝征大宛例。

只不過秦皇之鑑不遠,輪台詔書猶在,便用大赦天下的名義粉飾太平。

(一如孫皓僅僅用相當於劉禪一半的實際執政時間,就下達14次大赦令,榮登「三國大赦帝」寶座,仁君乎?然則其人正是史上出了名的暴君。

其「大赦」目的,可想而知。

因此單因頻繁大赦之事,用不著對劉禪過度批評。

不能完全效仿孔明在位時期的施政方式,正因彼時蜀漢君臣能力不夠,非不欲也,實不能矣。

畢竟單論治政,古往今來又有幾人能及孔明這個千古奇才?

真當「諸葛大名垂宇宙、千載誰堪伯仲間」是隨便說說的麼?

《漢晉春秋》:【孫休時,珝為五宮中郎將,遣至蜀求馬。

及還,休問蜀政得失,對曰:「主暗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

臣聞燕雀處堂,子母相樂,自以為安也,突決棟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禍之將及,其是之謂乎!】

長期以來,治下百姓「面有菜色」被當做劉禪施政昏庸無道的鐵證,近乎已成共識。

然而考其出處,僅來自於東吳使臣對其君主孫休的一面之辭。

孫休其人,陳壽評價他「以舊愛宿恩,任用興、布,不能拔進良才」,算不得賢君;為鞏固權位便殺害被權臣廢黜的幼弟孫亮,算不得仁主;孫休信用張布、濮陽興主持朝政,託孤此二人,他們卻廢其子而迎立孫皓。

孫皓即位後殺孫休之妻並二子,足見孫休亦無基本的識人之明。

劉禪實際執政三十年,發布十一次大赦,尚且被批評為「茲制漸虧,施非常之恩,以惠姦宄之惡」。

孫休在位僅六年便四次大赦,軍事上無對外勝績,不乏海盜進犯,亂民起兵;其政績比之劉禪,甚至比之暴君孫皓,又能強多少呢?

從前吳使張溫盛讚孔明時代蜀漢施政,被孫權認為有損國體,因此貶官。

前車之鑑如此,更何況孫休的能力見識胸懷,更遠不及其父呢?因此當孫休問及蜀政得失,吳使多加誇張貶辭,亦屬尋常。

只是不久後蜀漢軍事失敗滅亡,諸如「主暗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這些貶低之辭,才成了吳人所謂的「先見之明」,竟成青史定論。

說到底,不過成王敗寇罷了。

其三:蓋棺定論,蜀漢亡國,劉禪確有不可推卸責任。

劉禪在位期間的最大弊政,便是信任他稱之為「趨避小臣」的宦官黃皓。

蜀漢執政如姜維、諸葛瞻,蜀漢故臣如陳壽、李密,均視其為亡國之罪魁。

賢臣董允在世期間,一直壓制黃皓,使之不能為害;董允死後,陳祗接任侍中、尚書令,開始與黃皓交好,內外勾結。

而陳祗死後,黃皓「始專政」「操弄威柄」,其劣跡包括離間皇族,令甘陵王劉永十餘年不得朝見;將不附和自己的名將羅憲貶為巴東太守等;

「ps:但陳祗並非明顯意義的奸臣,根據《譙周傳》,當姜維北伐「軍旅數出,百姓彫瘁」,陳祗和主和派代表譙周爭辯,令譙周做《仇國論》,本身是姜維北伐的鼎力支持者,同時亦是死後令劉禪痛惜流涕的信臣。

畢竟宦者是朝臣和士人的死敵,北伐派如姜維、休兵派如諸葛瞻,均一致視其為禍害,誓欲除之。

姜維求殺黃皓不得,遠至沓中屯田避禍,間接促成了魏國決定大軍南伐。

魏軍準備進攻時,黃皓因銜恨姜維,迷信鬼巫,壓下姜維要求「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的表章,直接導致了鄧艾偷渡陰平時,蜀國上下猝不及防,諸葛瞻父子綿竹一戰敗死殉國,劉禪絕望投降。

因此說黃皓是蜀漢滅亡的直接責任人之一,當無疑問。

劉禪在眾臣抵制下信任了這個小人幾十年,還為不能擢升他而記恨董允,晚年更令此人掌握了中樞機要大權,以至於被隔絕內外,其罪責同樣無可推卸。

但當時諸葛瞻綿竹戰敗,成都留守兵力盡喪;而姜維尚與鍾會大軍對峙於劍閣。

蜀漢對南中一直是「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於是費用不乏」,掠奪其各種物資來維繫統治和用兵的高壓政策,當其大半國土丟棄、自身權威喪失時,想南逃至叛服不定的南中來反攻復土,只能說全無可行;而投奔東吳亦不過是寄人籬下為臣虜。

譙周代表益州本地大族的發言,更清晰表明他們已經徹底放棄了蜀漢政權,一如半個世紀前放棄劉璋一樣。

畢竟在魏晉九品中正制下當地方豪強的前景,怎麼也比既出錢出力,亦被荊州派等外來戶排擠打壓強得多。

是以,劉禪投降亦是迫於無奈,並非在情勢尚可挽回時就自毀國家。

最可批評他的,就是不能天子死社稷,以死殉國了。

劉禪投降後,保全性命家小於一時,除五子劉諶受降之日哭廟自盡,長子劉璿死於成都兵亂外,其餘五子隨其到了洛陽,後來大都死於永嘉之亂。

魏國下令將蜀國宮人賜給滅蜀有功的無妻將士,劉禪之妾李昭儀也在發配中,以此為辱自殺。

因此劉禪被後世史家抨擊為「不特愧於將士,亦且愧於婦人矣。

如今頗有些「劉禪只是個身不由己普通人」「你知道阿斗有多不自由麼」「阿斗終於解脫了」這種心靈雞湯式的洗白方式,把劉禪的投降說成是「如釋重負終於解脫了」,只怕和歷史上真實人物性情,正是大相逕庭呢。

歷史上的劉禪劉公嗣,從12歲封漢中王太子起,便註定就是要承擔為君之責。

而且他也一直很樂意很享受地去做這個皇帝,直到57歲這年兵臨城下、做不下去為止。

史書上可曾留下過半點他不情願從事皇帝這份職業的記載?

既在其位,便擔其責。

難道做劉備的兒子和皇位繼承人,居然還委屈他了不成?難道做諸葛亮的學生和事業接班人,居然還虧待他了不成?

至於非要夸阿斗什麼「投降為和平為百姓」「樂不思蜀保命有急智」,更是拿怯懦當偉大去洗白了,實在不值一哂。

其四,劉禪之憾:臨難苟免,何不早亡?

蜀漢滅亡根本原因,還是立國先天不足、偏安一隅,兵寡物微;以孔明曠世奇才,十年北伐耗盡心力亦只奪取兩郡。

隨著孔明逝去,時間推移,中原經濟和人口的不斷恢復,占據九州之地的魏晉帝國對南方吳蜀均在國力上形成壓制性優勢,而立國時便存在的荊益士族之爭亦只能壓制,得不到徹底解決。

是以天時地利人和皆失,實非人力所能挽回。

是以對於劉禪,最大的遺憾,恰恰是沒有早死幾年,因此即位後前十年謹遵父教,「政由葛氏、祭則寡人」的自知之明;後三十年蕭規曹隨的治平政績;大都被歷史忽略了,僅留下屈膝降敵的膽怯懦弱,樂不思蜀的千秋笑柄。

不妨看看另外幾位著名君主,前秦世祖宣昭帝苻堅、南梁高祖武皇帝蕭衍、大唐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李隆基,經歷了數十年堪稱千古明君的統治後,最後數年晚節不保,以至半生功業成空,淪為歷史上的悲劇人物。

他們的共同點,皆是如果早死數年,歷史地位將高得無以復加。

之前他們在位期間給國家留下的那些隱患,同樣也將被推卸給繼位者,並給後來論史者留下「若某某帝王不死,必將如何如何」的遐想。

當然,這並不是說劉禪即使避開了亡國之辱,便足以與苻堅蕭衍李隆基們曾經的煌煌文治、烈烈武功相比。

畢竟他只是個守成之君,並無如何了得的開疆拓土成就。

但若沒有了這個最大污點,就憑劉禪是諸葛亮和劉玄德這兩位魅力滿值英雄人傑的雙重繼承者,「白帝託孤」這一歷史佳話的主角之一,也必然被愛屋及烏地獲得無數喜愛者,從而獲得高於自身成就的歷史評價。

晉朝官方給劉禪的諡號是「安樂思公」,後來永嘉之亂將劉禪那些子孫連同西晉皇室一起殺盡,卻自稱繼承了蜀漢法統的匈奴人,給劉禪上了個「孝懷皇帝」的諡號。

諡法習慣中,無論「思」還是「懷」,大都是給被廢君主或亡國之君用的,當然本身無貶義、帶憐憫,對這類君主而言,已算不錯。

若劉禪能幸運到由蜀漢朝廷來擬他的諡號,就必然不是這兩個了。

必須是兩漢諸帝不曾用過的,再參見大張皇后「敬哀皇后」的諡號,似乎可以諡為「季漢孝敬皇帝」,亦不為過。

夙夜警戒曰敬,合善典法曰敬,合一州之士民,抗九州之強邦,敢與中原爭鼎立,哪怕上比兩漢諸帝,也算是中等以上水準的君主了。

四十年治平天子,臨老昏聵,晚節不保,辱沒了先主和丞相之明,亦是歷史一大憾事:只恨劉禪,何以臨難苟免?只惜阿斗,何不早死數年?

其五:劉禪在民間形象成為傻瓜的緣由

白帝託孤的本質,是劉備出於大公之心,摒棄私念,將劉禪這個兒子,連同整個蜀漢政權,都交給了諸葛亮,「任其自取」。

劉禪繼承的只是禮儀上的天子名號,諸葛亮才是劉備實際的繼承人。

劉禪宣告「政由葛氏,祭則寡人」,終孔明之世,以父事之,絲毫沒有任何爭權意圖。

《三國志》裴注中引孫盛點評此事是:【古之顧命,必貽話言;詭偽之辭,非託孤之謂。

幸值劉禪闇弱,無猜險之性,諸葛威略,足以檢衛異端,故使異同之心無由自起耳。

不然,殆生疑隙不逞之釁。

評劉禪「暗弱」同時,亦稱讚他「無猜險之性」,秉承了其父的恢弘大氣,完全沒有大多數皇帝那種雄猜本能,因此才能讓蜀漢舉國一心,不生異同和間隙,確實恰如其分的稱道。

從晉武帝司馬炎起,孔明就被歷代君主評價甚高,寫給劉禪的《出師表》更被譽為「千古臣則」。

當然,每個後世帝王希望自己能獲得如孔明一般的大臣時,肯定是以劉先主自詡的,無人會喜歡「劉禪-諸葛亮」這種"禮儀天子+實權攝政」的帝相模式。

隨著後世君權不斷強化和集中,君臣法則從「君臣互擇」變成了「君主臣奴」,甚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皇帝大臣們就再難理解劉備和孔明的這份大公之心,甚至連劉禪的氣量他們也同樣難以理解。

如清朝那個被一些文人吹捧為「千古一帝」的康熙帝,就公然質疑過「白帝託孤」,蔑稱:【三國人以譎詐相尚,鄙哉!】

因此當孔明漸漸成了後世提倡臣子忠君的政治符號,被塑造成對君主唯命是從至死方休的臣僕典型,以這種大眾形象深入民心後。

為了解釋孔明既是忠臣卻為何總攬朝政,並不歸權天子;自然就必須將正史中智力表現正常的劉禪,在民間形象中醜化成一個司馬衷式的痴兒,何況他還確實是一個責無旁貸的亡國之君。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劉禪變成了孔明在世時就聽信讒言敗壞國事、令孔明在大好時機退兵的昏君;更加上了被司馬昭恫嚇時「面色如土」等細節描寫;同時明明是「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的孔明,也等同變成了聽其亂命而退兵,錯失北伐良機的愚忠之臣。

因為該書作為古典名著小說之一,影響力巨大,關於三國的戲劇、影視、遊戲皆以此取材,而非《三國志》正史,劉阿斗低能智障的形象也就再洗不掉了。

在唐朝成都,劉禪尚有自己的廟宇,據說是南北朝時蜀中百姓自發所建,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杜甫《登樓》

北宋慶曆年間,一個叫蔣堂的益州知州大興土木,所需建材不足,下令拆毀劉禪祠,引起當時蜀人的普遍不滿,終至貶官。

【又建銅壺閣,其制宏敞,而材不預具,功既半,乃伐喬木於蜀先主惠陵、江瀆祠,又毀后土及劉禪祠,蜀人浸不悅,獄訟滋多。

久之,或以為私官妓,徙河中府。

】——《宋史·蔣堂傳》

宋末元初,詩人汪元量游成都,分別至先主廟、劉禪廟、武侯祠參觀,留下《錦江蜀先主廟》、《後主廟》、《丞相祠堂》等相關詩句。

【漢賊不兩立,英雄恨不平。

孔明勞已死,仲達走還生。

雙劍鷹鸇急,三秦虎豹橫。

東南無霸氣,恢復恐難行。

】——汪元量《後主廟》

而到元末明初《三國演義》大行於世後,蜀中百姓對劉禪長達千年的懷思,俱都被湮沒了,不但後主廟被廢棄,被稱為「武侯祠」的先主武侯合祀廟中,也再沒有了劉禪的容身之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的英雄人物,夢三國的後期人物英雄

蔣琬 第一位介紹的,是諸葛亮遺命中指定的治國繼承人蔣琬。諸葛亮連年用兵,但蔣琬總能夠足食足兵地供給諸葛亮的需要。難怪諸葛亮每與人語,便稱讚道;「公琰托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病重時,諸葛亮...

歷史上真實的劉禪

劉禪(207年-271年),即蜀漢懷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稱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

蜀漢四相除了諸葛亮以外,還有哪另外三個人?

一說蜀漢丞相,大家想到就是諸葛亮,但是還有蜀漢四相這一說法,蜀漢四相就是:諸葛亮、蔣琬、董允、費褘。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

盤點一下麒麟兒姜維的一生成就以及個人簡介

早期經歷公元228年(建興六年), 諸葛亮軍出祁山,時姜維和功曹 梁緒、主簿 尹賞、主記 梁虔等從天水太守 馬遵在各地巡查,馬遵得知蜀漢大軍到來,各縣都響應蜀軍,懷疑姜維等人異心,於是扔下姜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