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流傳著姜維「膽如斗大」的傳說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

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

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

因為父親姜冏戰死,姜維被郡里任命為中郎。

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

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

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

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據傳姜維被殺以後,魏將士對姜維想借鍾會之手殺他們的計策非常憤怒,姜維死後又剖開姜維的屍體,發現姜維的膽如斗大。

《世說新語》是這樣寫的: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

在《漢書·律曆志上》中也有這樣的記載:「十升為斗,十斗為斛」,可見「斗」字從能盛東西的容器引申為量具。

是多大的量器呢?是一擔的十分之一,應該是能裝10斤米那麼大。

要是寫實、比喻,再誇張的寫法應該也不會這樣亂寫吧?而早一些史書的《史記·項羽本紀》:「玉斗一雙,欲與亞父。

」大意是:玉酒器一對,打算給范增(亞父),因此可以理解為大酒杯那麼大。

三國演義也說是雞蛋那麼大,這就夠大了。

當然我們現在還有膽大包天的說法,是虛指,誇張其大,要是相似的用法也有可能。

那麼流傳著姜維「膽如斗大」的傳說,應該也主要是為了突出姜維膽子大。

因為姜維的戰略思想一般都是極其大膽冒險的,像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那種深入敵人內部的事情都敢做出來。

據《三國志·蜀書·姜維傳》記載:鍾會待姜維等甚厚,發還他們原平的印號節蓋,鍾會與姜維出則同車,坐則同席。

並對長史杜預說:「以伯約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勝也」。

不久,鍾會與鄧艾爭功,陷害鄧艾,魏元景五年(264年)正月,鍾會抵達成都,將鄧艾押往洛陽。

鍾會心存異志,姜維看得很清楚。

便想借鍾會構成魏國的內亂,然後伺機復國。

便對鍾會說:「聞君自淮南已來,算無遺策,晉道克昌,皆君之力。

今復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謀,欲以此安歸乎!何不法陶朱公泛舟絕跡,全功保身邪!」鍾會道:「君言遠矣,我不能行。

且為今之道,或未盡於此也。

姜維心領神會,說:「其他則君智力之所能,無煩於老夫矣」(《資治通鑑·卷第七十八》)。

從此兩人感情越發好起來。

鍾會排除了有滅蜀大功的鄧艾,又掌握龐大的遠征軍,遂密謀反叛。

鍾會想讓姜維率兵五萬為先鋒出斜谷,自領大軍隨後,前往洛陽爭奪天下。

但司馬昭對鍾會懷有野心早有戒備,遣中護軍賈充率1萬步騎入蜀進占樂城,隨即親率10萬大軍進駐長安,使鍾會措手不及。

鍾會知道司馬昭已經看破自己的意圖,遂扣押魏軍所有將領,並出示廢黜司馬昭的所謂太后遺詔。

姜維見時機已到,便慫恿鍾會誅殺被扣將領,預謀趁機殺掉鍾會,恢復蜀漢。

並密書與劉禪道:「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資治通鑑·卷第七十八》)。

因鍾會遲疑而消息泄露,護軍胡烈之弟胡淵率烈部眾擂鼓吶喊而出,各營官兵為營救本部將領也一起響應,蜂擁殺入蜀宮,被拘宮內的將領們衝出與其部眾會合。

雙方在宮城內外展開激戰,姜維、鍾會及部眾數百人被殺,蜀太子劉璇和姜維妻子也被誅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鞠躬盡瘁,姜維才是死而後已

姜維可能是歷史上死的最慘的一位將軍了。姜維復國之計失敗,一人被軍隊團團圍住。據《世說》記載,姜維死後屍被分解,屍體不被掩埋,魏派人專門看守,防止有人偷去掩埋。妻子也被誅殺。 最近仔細閱讀《三國志...

三國歷史上最強F4—臥龍、鳳雛、幼麒、冢虎

早在三國時期,坊間傳聞當世有四大權謀家,即「臥龍、鳳雛、幼麒、冢虎」。臥龍是諸葛亮,鳳雛是龐統,幼麒是姜維,冢虎就是司馬懿。這四人相當於貫穿整段三國歷史上的「F4」了!下面小編來簡單介紹下這四個人.

蜀漢後主劉禪投降曹魏之前,姜維在幹什麼呢?

東漢末年,朝政崩壞,群雄四起,天下大亂。漢室宗親劉備,奮然起兵,志在興復漢室,匡正天下。最終曹操雄霸北方,孫權盤踞江東,劉備屹立西蜀,最後成了魏、吳、蜀三國鼎立之勢。劉備死後,後主劉禪繼位。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