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論諸葛亮的才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

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

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

」「評曰:......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陳壽在《三國志。

諸葛亮傳》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引發諸葛亮才能高低之爭的始作俑者,其言一出,立刻就引起了爭論。

與陳壽幾乎同時代的郭沖就曾駁斥了與陳壽類似的說法。

郭沖五事中的空城計常常被人提及並產生辯論,不過當時離諸葛亮死去不久,郭沖又是與司馬懿的後代扶風王司馬駿等辯論,並且是幫著敵國的人辯論,他敢隨便捏造事實嗎?我覺得不太可能,至少不會五個故事都是捏造。

而且看裴松之的「難曰」的理由,有很多是難以站住腳的個人猜想,例如他對空城計的存在提出的三個駁斥的理由:1、諸葛亮和司馬懿在第一次出祁山時沒有相遇;2、司馬懿即使懷疑有伏兵也不會撤退;3、諸葛亮不會派魏延率精兵萬人在前進攻。

這三個理由中的第二個完全是裴松之的猜想;第三個則與事實根本不符,只有第一個理由能夠站住腳,但郭沖並沒有說此事是發生在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時啊。

這個理由也只能存疑。

所以說無論空城計到底有否,至少裴松之「難曰」的理由是不充分的。

一個這麼大的史學家為何會用並不充分的理由來推翻郭沖五事呢?我估計有可能是裴松之認為郭沖五事中的一些根本就有明顯的漏洞(例如第一事),於是想替司馬駿等人辯護,以期駁倒郭沖,心急之下也不論是非,一定要將郭沖五事全部駁倒,造成了一些理由根本站不住腳。

最明顯的就是他駁斥郭沖五事的第四事的理由完全站不住腳。

不過這和本文的討論無關,不再細說,有興趣的可以另外再討論。

在我說明自己對此評語的看法前,我要先談談對陳壽本人的看法,因為我覺得只有分析清楚了陳壽本人,才能分析出此評語的真正含意。

在整段評語中,陳壽對諸葛亮的人品、治軍及治理國家的政治才能進行了充分的肯定,但對諸葛亮的作戰能力予以了否定。

這是客觀的描述嗎? 

但接下來的這一段突然出現的話似乎揭示什麼「伏惟陛下邁蹤古聖,蕩然無忌,故雖敵國誹謗之言,咸肆其辭而無所革諱,所以明大通之道也。

謹錄寫上詣著作。

臣壽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

」難道陳壽說的會得罪皇帝,犯下死罪嗎?

結合裴松之在引出郭沖五事的敘述「晉初扶風王駿鎮關中,司馬高平劉寶、長史滎陽桓隰諸官屬士大夫共論諸葛亮,於時譚者多譏亮託身非所,勞困蜀民,力小謀大,不能度德量力。

」,可以知道,原來當時魏晉之人對諸葛亮的普遍的評價是如此之低的,難怪陳壽要說死罪死罪了。

當年司馬遷身受腐刑,在撰寫史記的時候依然秉筆直言,而今陳壽寫了一些與魏晉主流思想不符,但並不涉及到具體的某個人身上的諸葛亮的人品、治軍及治理國家的政治才能等史實時就已經嚇成這樣,在評價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時要涉及到可以說是晉朝的開國皇帝司馬懿身上時他還敢秉筆直言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陳壽是個好的史學家和文學家,但他絕對不是一個「強項令」,通觀整個三國志,凡是涉及到曹操、司馬懿二族人時,陳壽將他們的醜事全部刪除了,我們現在看到例如曹操夢中殺人,曹操雞肋殺楊修,司馬懿受女人衣服,魏人譏諷司馬懿「畏蜀如畏虎」等等情節都出自「曹瞞傳」「漢晉春秋」等資料而不見於三國志。

甚至於陳壽提及他們的戰敗之仗都是含含糊糊的一筆帶過或根本不提。

(是否就是這個原因我們常常說的六出祁山在三國志中成了五出祁山?不得而知。

基於以上理由,可以得出陳壽的評語很可能是陳壽因為怕死不敢秉筆直言史實的結果。

所以說陳壽的這段評語根本不能拿來衡量在史實上諸葛亮的真正才能。

我們若是想確認諸葛亮在軍事上的真正才能,只能撇開陳壽的評語,在各種資料的基礎上重新評價了。

第一:諸葛亮的人品、治軍及治理國家的政治才能,不用說了吧,連陳壽這樣膽小怕死的人都為其辯護,還有什麼可懷疑的?

第二:諸葛亮的戰略才能,

一篇隆中對已將諸葛亮的戰略才能表露無疑,不過能說做不到也不能算有戰略才能,東吳的魯肅也曾提及類似的戰略,但他在面對關羽時卻無計可施,還要依靠呂蒙的五策。

而諸葛亮在隆中對中闡述的戰略一一實現,這還不能說明諸葛亮的戰略才能嗎。

第三:諸葛亮的戰術才能,

在諸葛亮出山之前,劉備奔走於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之間,長期處於寄人籬下的處境中,幾乎是每戰必敗。

至諸葛亮出山,新野小縣,兵不滿千,將不過關張趙雲,在經過短暫的失敗後(若劉備肯聽諸葛亮的建議奪取荊州還未必會敗),聯合東吳,大敗曹操於赤壁,接著搶先下手,奪取了荊州數郡,終於有了立足之地。

隨後,取西蜀,奪漢中使得天下鼎足三分,難道這個過程不是已將諸葛亮得軍事才能表露無疑了嗎。

自赤壁之後,周瑜在與諸葛亮爭奪荊州時失敗,曹操在爭奪漢中時失敗,曹真,郭淮被諸葛亮殺的大敗,曾在街亭戰勝馬謖,導致諸葛亮第一次伐魏失敗的張郃,一旦真正面對諸葛亮時,只能是一死了之。

而旬有六日即攻破新城,斬殺孟達的司馬懿一直被公認軍事才能極高,但當他面對諸葛亮時,依靠著三分天下據其二的魏國,卻形成攻守倒置的情況,寧願受穿女人衣服的恥辱也不敢與諸葛亮決戰,被國人譏笑為「畏蜀如畏虎」。

可見與諸葛亮同時代的所謂名將根本就沒有一個人敢於與諸葛亮堂堂正正的對戰,諸葛亮的戰術才能到底有多高不好說,但當時是最好的卻是可以肯定的。

第四:這麼高的軍事才能為何沒有統一全國,

那是因為諸多的因素導致的,因為諸葛亮是在攻的一方,司馬懿是在守的一方,形成了攻守倒置的局面。

攻難過守是不言而喻的。

蒙古鐵騎強嗎?若和襄陽的守軍決戰於曠野,你認為襄陽守軍能堅持幾個時辰?但依城防守,卻堅持了十幾年,最後還是西洋人向蒙古進獻投石車才打破了襄陽。

同樣的事情太多了,古代的攻堅工具匱乏,圍城數年不下的戰例大把,何況諸葛亮無法斷絕司馬懿的糧道,自己的補給卻總是不足。

再加上後繼者無力,沒有統一中國也是自然,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高低並沒有關係。

還有一點就是諸葛亮為何不採用魏延的計策大家都很清楚,但採用魏延的計策是否就能打敗曹魏?

一來以當時的戰例來看,偏師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只要主力一敗,偏師甚至有被圍殲的可能,劉備在猇亭大敗,各路偏師基本是有去無回,前師之鑑,諸葛亮還能冒險嗎。

在街亭之敗後,趙雲率偏師安全的撤回來不是被各種史料都鄭重的記載了下來嗎。

再說魏延充其量只是一員猛將,根本就沒有能力完成韓信的功績,當年劉備兵發蜀中,軍師龐統不幸中箭身亡,劉備身邊已無可出謀之人,此時魏延正在劉備身邊,若魏延真有韓信之才,不是正好可以乘此機會體現自己的才能嗎?何以未見其有何良謀妙計?致使劉備向遠在荊州的諸葛亮求援,為後來失荊州埋下隱患。

最後加上我對諸葛亮為何要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堅持討伐曹魏的個人看法:

諸葛亮出山太晚,當時的形勢已基本成形。

諸葛在隆中對中已明確的將當時的各方諸侯分為二類,一類為可以戰勝的,如劉表,劉璋等。

一類為本身不可戰勝的如曹操,孫權等。

事實上劉表、劉璋、張魯的地盤先後被諸葛亮奪取。

而按照隆中對的策略,三分鼎立後要統一中國必先滅曹魏。

魏滅蜀後並沒有直接進攻吳國,是因為陸抗統兵的吳國還不可戰勝,所以晉國一直等到"陸抗罷兵,孫皓失德,見吳有可乘之機,乃作表遣人往洛陽請伐吳"。

可見任何國家的滅亡首先是其內部造成的其可被戰勝才有被人戰勝。

晉強而吳弱,所以晉可以等。

但蜀弱而魏強。

所以諸葛亮不能等,只有主動出擊,不停的尋找曹魏的弱點並儘可能的製造出曹魏的弱點才有可能擊敗強大的魏國。

就好像高手對弈,落後的一方不能讓局勢平穩的發展下去,需要不停的放出勝負手以期待對方下出問題手來翻盤一樣,事實上,武侯每次出兵均有斬獲,只是曹魏實力太強,不能扭轉強弱對比而已。

這不是示弱的表現,而是示強的表現。

此所謂盡人事而聽天命也,而非明知不可為而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死亡之謎:諸葛亮見死不救?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

關羽死亡之謎:竟是諸葛亮的見死不救?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

諸葛亮為何對關羽見死不救?真相曝光

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諸葛亮竭力北伐是否真的忠於漢室,還是存有「自取」之謀?關羽真的是大意失荊州嗎……種種分析,卸下了諸葛亮頭上的歷史光環。關羽孤軍北伐,攻打襄樊,是戰略上的嚴重失誤。稍懂三...

「名家講經典」沈伯俊:為諸葛亮析疑辯誣

〔摘要〕本文針對近年來批評和責難諸葛亮的三個問題,予以辨析:(1)「三顧茅廬」事實確鑿,本無可疑。(2)「借刀殺關羽」毫無根據,完全站不住腳。(3)綜觀戰略戰術、統率能力、改革創新、軍事實績,諸...

諸葛亮的空城計到底有沒有發生過?

大家熟知的空城計來源於《三國演義》,按照演義的說法,整個空城計的過程如下:一、時間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橫掃隴右,俘虜姜維,派馬謖守街亭。此時魏國派司馬懿挂帥進攻蜀國街亭,司馬昭張頜擊敗馬謖。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