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空城計」智退司馬懿?別被騙,《三國演義》這個故事假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的《馬謖拒諫失街亭》這一回中,描寫了諸葛亮在首次北伐時,魏國以司馬懿為帥領軍對陣。

司馬懿主動出擊,率領二十萬大軍,首先把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圍困在一座孤山上,切斷了水源,使蜀兵不戰自亂。

於是出現了諸葛亮最擔心的事情——街亭這個咽喉之地被司馬懿控制了,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身邊僅有兩千五百人,好在諸葛亮臨危不亂,攜古琴一張,童子二人,大開城門以「空城計」贏得了撤退的時間,才避免了全軍覆沒。

∨ 就這樣的空城,能嚇跑人?就算埋伏能埋伏多少人?

自這個故事後,司馬懿謹慎多疑的形象就深入人心,但司馬懿的智高謀深,在諸葛亮的最後兩次北伐中顯露無疑,因此後人又分析「空城計」,認為這個計策很好拆穿,只不過是司馬懿「縱敵自保」,故意上當。

諸葛亮也明白「空城計」騙不了司馬懿,但他相信司馬懿會故意上當,「最熟悉你的是你的敵人」,這是當世兩大軍師的默契而已。

這其實是在沙灘上壘城堡,本沒有「空城計」,還分析個啥啊,況且街亭戰的時候,司馬懿的地位還沒有高到需要「縱敵自保」的時候。

∨ 大反派司馬懿老頭子和風流倜儻的諸葛亮,鮮明對比!

我們先分析,在歷史上,街亭之戰魏國主帥是司馬懿嗎?

《蜀書·諸葛亮傳》記載:「(建興)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眉,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

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長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邰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邰戰於街亭。

《三國志‧明帝紀》記載:「蜀大將諸葛亮寇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遣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並進兵。

右將軍張頜擊亮於街亭,大破之,三郡平。

相互印證,可以確定,街亭之戰,魏國方面迎戰的是曹真和張郃。

那此時司馬懿在那呢?有沒有可能也參與了此戰?

《資治通鑑》卷七十一:「太和二年春,正月,司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之,斬孟達。

司馬懿當時為驃騎將軍(這個官還不至於讓朝廷忌憚吧?),受命屯於宛,負責荊州和豫州地區的軍政大事。

諸葛亮首次北伐,在荊州和豫州這一帶也有布局,駐守新城(今湖北房縣)的將領孟達本為蜀將,是叛變之後歸附魏國的,諸葛亮說動孟達重新歸蜀,如果諸葛亮這個計策成功,而且沒有街亭之失,那魏國就兩面受敵,諸葛亮北伐成功的可能性不小。

但司馬懿可不是謹慎多疑的人,他探聽到消息就當機立斷,同時採取三個行動,一是立即致書孟達,陳述魏朝廷對他的恩惠和信任,穩住孟達,爭取時間;二是派人上奏朝廷,言明未得旨意即出兵的原因;三是司馬懿親率大軍,晝夜兼程趕往新城。

八天後就抵達新城,攻城13天,孟達部將開城投降,魏軍進城殺盂達,俘叛軍萬餘。

而此時前來接應的蜀吳兩軍還未趕到。

∨ 看三國地圖,這張圖沒街亭,街亭大概位置是在地圖的祁山上面

「太和」是三國魏明帝曹睿年號,太和二年即為公元228年,「建興」為劉禪年號,建興六年也為公元228年,新城位於湖北,而街亭是在甘肅,二者距離有千里之遙,因此,街亭之戰,司馬懿不可能參與。

那,街亭之戰中有「空城計」這事嗎?

《三國志·蜀·諸葛亮傳》有記載:「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

」失街亭後,諸葛亮知事不可為,所以撤兵,並把占領區域的人口帶回了蜀國。

更何況古代打戰和現代不一樣,不存在後方指揮部,主帥肯定是在大軍之中,才能最好的指揮和控制軍隊,因此,諸葛亮身邊必然有大軍相隨,用不著空城計。

那「空城計」這個故事是怎麼傳出來的,這個不得不提「諸葛亮亮粉」西晉人郭沖,他在太康年間寫了誇獎諸葛亮的「條亮五事」,第三就是「空城計」,後來《三國演義》就據此演繹出薈萃人口的「諸葛亮空城計智退司馬懿」。

∨ 司馬懿正面劇《軍師聯盟》,吳秀波演的司馬懿多帥。

司馬懿在世的時候,在魏國威望是相當之高的,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即使毌丘儉、文欽在其死後討伐司馬師,檄文中依然對司馬懿有「故相國懿,匡輔魏室,歷事忠貞」等讚譽,電視劇《軍師聯盟》所描繪的司馬懿,大體上是符合其真實形象的,司馬懿的名聲毀敗,是從永嘉之禍以後開始。

其不肖子孫自相殘殺帶來諸多浩劫,南方的東晉,又長期被世家大族把持,司馬懿在人心中的地位也逐漸下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北伐的經過:諸葛亮五次北伐的過程

第一次北伐①子午谷之計228年春天,蜀軍準備好北伐。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計,據魏略記載:魏延建議由其率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進...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三國演義上說的是諸葛亮六出祁山,姜伯約九伐中原,其實三國志的記載很簡單,結合資治通鑑,諸葛亮從建興五年開始第一次出兵,前後共五次。這五次中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是出了祁山,第二次碰見赫昭死活守著陳倉...

諸葛亮出祁山的真相

「「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祁山就在我們禮縣」,這是我們對外介紹家鄉時很常用的一句話。可是你知道諸葛亮為什麼要出祁山嗎?究竟有幾次到過祁山呢?讓我們在《禮縣史話》里去找答案吧!

諸葛亮六出祁山,為什麼沒有打敗司馬懿?

熟讀三國歷史,大家因受到《三國演義》的深遠影響,導致大家都認為司馬懿是諸葛亮的手下敗將,論智慧,論兵法,論謀略,諸葛亮都遠勝於司馬懿一籌,什麼「空城計」、「火燒上方谷」等等,甚至諸葛亮死後,都要...

歷史:諸葛亮的空城計壓根就不存在!

眾所周知空城計的故事發生在三國演義的小說里,是公元228年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第一次北伐時候的故事,雙方的主帥分別是諸葛亮和司馬懿!但是在歷史上,蜀國的前兩次北伐面對的魏國大帥都是曹真!破街亭也是...

街亭之戰大敗諸葛亮的究竟是誰?

現在不少的人,特別是年輕人,由於只看過少許有關三國時代的書,所以對三國時代很多人物都不甚了解。有的人甚至把一部《三國演義》當成「聖經」來膜拜。將書中許許多多虛構的成份當成是歷史。故而模糊了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