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襄陽——三顧頻煩天下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襄陽的嚮往與期望,由來已久。

不止是出於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孔明的崇拜,也是期待對「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的印證。

行走在襄陽的大街小巷,在長滿青苔的方磚之上,厚重的歷史元素撲面而來。

這是一座有著二千八百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其獨特的地理及戰略位置,使這裡千百年來一直是一塊兵家必爭之所。

舉目望去,巍峨高大的城牆,寬闊平靜的護城河, 無不向我們訴說著千百年來鐵馬金戈的撞擊和歲月風塵的流淌。

穿城而過的滔滔漢江,傾訴著發生在這裡的王朝興替和歷史風流。

風雲聚合,江河潮生,無數豪強紛至沓來。

為爭奪這塊逐鹿中原的跳板、這道屏障江南的雄關,而刀兵相見。

「楚塞三江接,荊門九派通」。

龍虎爭鬥,兵過禍福,戰爭摧殘著文明,文明頑強地再生。

播下災難的戰爭,更催生出一片人才的森林。

這裡孕育了諸如諸葛亮、龐德公、漢光武帝劉秀、米芾、習郁、山簡、王粲、釋道安、蕭統、孟浩然等一大批燦若星辰的英雄豪傑和傳奇人物。

強弓硬弩怎及奇才偉略?諸葛亮的一把羽扇就搖出了三分天下;刀光劍影終化作翰墨風流,孟浩然的一首《春曉》震動了盛唐的詩壇。

厚重的人文歷史賦予了襄陽濃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加深了這座城市的神秘與傳奇。

4月中旬的湖北,陰雨不斷。

想來我自重慶出發,過三峽,奔荊州,走當陽,直到這天的襄陽城,這淅淅瀝瀝的小雨已經連續下了十幾天了。

不過些許煙雨,怎麼可能打消我出遊的興致?

我入住的錦江之星檀溪路店頗有意思,在一樓掛著襄陽市內名勝古蹟的簡介。

正好,從這裡出發,坐512路公交車,大約半個多小時,便直達我今天的第一站——古隆中。

古隆中,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這是諸葛亮出山前的隱居地(之一),歷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即發生於此。

隆中在襄陽城西13公里處,因「有山隆然而起」得名。

自晉代開始,仰慕諸葛亮大名的人們就在這裡修建了紀念諸葛亮的建築。

明代以來,隆中逐漸形成了"隆中十景",即草廬亭、躬耕田、三顧堂、小虹橋、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龍洞、梁父岩、抱膝石。

建國後又先後修建或新建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吟嘯山莊、銅鼓台、長廊、觀星台、棋盤石、琴台、孔雀寨、猴山等眾多景點。

一進入景區大門,便可看到「古隆中」牌坊。

它是隆中的標誌,在清光緒十九年,由湖北提督程文秉組織修建。

仿木結構,四柱三門樓式,高約六米,長約十米,用青石開榫組裝而成。

在牌坊正面大門上雕著「古隆中」三個大字,兩邊門術線雕著杜甫的名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還有摘自諸葛亮《誡子書》一文中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八個大字。

牌坊的背面,上方刻著「三代下一人」,意思是諸葛亮是古今第一完人,夏、商、周三代之下,無人能與諸葛賢相相比。

兩邊門術上同樣刻著杜甫的名句「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穿過石牌坊,繼續向前。

這張照片拍的不是很清楚。

中間有一塊石碑,上書「躬耕隴畝」。

想必這就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言:「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之地。

當年,劉關張三人,一顧茅廬時,來到此間,遙望山畔數人,荷鋤耕于田間,而作歌曰:「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陽有隱居,高眠臥不足!」

只見煙雨之中,朦朧如詩,風輕雨斜,雲蒸霧罩,頗有一番意境。

在《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中,作者曾借劉備之眼,對這裡的環境有過一番描寫:「(劉備)勒馬回觀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

」 不知道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時有沒有到過隆中,但這番描寫與隆中的景色倒是非常相似。

「不數里,遙望臥龍岡,果然清景異常。

後人有古風一篇,單道臥龍居處。

詩曰:「襄陽城西二十里,一帶高岡枕流水:高岡屈曲壓雲根,流水潺潺飛石髓;勢若困龍 石上蟠,形如單鳳松陰里;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臥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叩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 夜聽經;囊里名琴藏古錦,壁間寶劍掛七星。

廬中先生獨幽雅,閒來親自勤耕稼:專待春雷驚夢回,一聲長嘯安天下。

」」——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

沿著湖泊向西走,此處有一洞,名為老龍洞。

我頓時覺得有點不太對勁,根據攻略,這不應該是最後一個景點麼,怎麼我這麼早就看到了?掏出地圖一看,正常的遊覽路線應該是逆時針轉一圈,我現在變成順時針轉了。





好吧,反了就反了吧。





有泉水從老龍洞裡流出,汩汩不絕。

周圍是20多畝大片平坦的農田,非常適宜耕作,此山沖是絕對是旱澇保性之地,可謂是天下旱澇十年也不怕,諸葛亮當年選中這塊隱秘的山沖在隱居,真是獨具慧眼。

沿著溪水向東,此處有一草廬,名曰「諸葛草廬」。

諸葛亮家就在眼前!!!

想來劉皇叔當年也曾站在我今天所站的位置上,叩開柴門,面對童子畢恭畢敬的說道:「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特來拜見先生。

」不想童子上來就澆了一盆冷水:「我記不得許多名字。

(哈哈哈哈哈哈哈)

諸葛亮在草廬隱居的十年里,大約做過五件事:一是勤奮讀書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秀美的山水風景,定給他的學習讀書增添了不少靈氣;二是躬耕隴畝,勤儉養德,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否則他的天文地理知識等學問絕不會那麼深奧豐厚,他的品行也不會那樣高尚而令人敬仰;三是大志在胸,廣拜名師,關注天 下大事,研究歷朝歷代的政治經濟狀況和各種學派的政治主張和思想觀點,他常自比管仲、樂意就是明證。

四是他娶了黃阿丑為妻,「時人以為笑樂,鄉里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醜女」而諸葛亮卻認為黃阿丑才華出眾,知書達理,為他日後成就天下大事,當好了賢內助。

五是關注時事,孕育成熟了《隆中對》。

束髮讀詩書,修德兼修身;

仰觀與俯察,韜略胸中存;

躬耕從未忘憂國,誰知熱血在山林;

鳳兮鳳兮思高舉,時亂勢危久沉吟;

諸葛亮家擺著古琴、寶劍,果然是高人隱居之地啊!我這時只剩下驚嘆的份了!

想當年,孔明與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一定就坐在這裡縱論天下,分析時局。

「壯士功名尚未成,嗚呼久不遇陽春!君不見東海者叟辭荊榛,後車遂與文王親;八百諸侯不期會,白魚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戰血流杵,鷹揚偉烈冠武臣。

又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楫芒碭隆準公;高談王霸驚人耳,輟洗延坐欽英風;東下齊城七十二,天下無人能繼蹤。

二人功跡尚如此,至今誰肯論英雄?」

「吾皇提劍清寰海,創業垂基四百載;桓靈季業火德衰,奸臣賊子調鼎鼐。

青蛇飛下御座傍,又見妖虹降玉堂;群盜四方如蟻聚,奸雄百輩皆鷹揚,吾儕長嘯空拍手,悶來村店飲村酒;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

這二歌意境高遠,果真妙哉!妙哉!

「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

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

門口有一輛車,據說是諸葛亮當年娶親之用。

這位第一智士的愛情其實也是那樣的美麗! 黃月英出嫁時出的這道難諸葛亮的題,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她要求出嫁時不騎馬,不坐轎也不乘船,於是眾人皆覺是道難題。

中國古代出嫁的新媳婦是不可以走路的,這一天的女孩子在形式上是不願意嫁的,故而男方一般還要有形式上的搶親等習俗,這在《詩經》、《易經》中都有大量記載。

到了迎親這一天,諸葛亮卻自製了牛車來迎親,於是娶走了新娘子,眾人皆嘆諸葛亮是奇人。

黃月英嫁給諸葛亮,在一定程度上說,是下嫁,或者說,是諸葛亮入贅。

諸葛亮的早年也是命運坎坷,年幼的他帶著更小的弟弟靠著叔叔一起投奔荊州。

不幸的是,在他十七歲那年,唯一的依靠叔叔又去世了。

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在亂世之中能怎麼辦?毫無立足之地的他死在街頭也只是亂世里多了一具無名屍吧,再正常不過的景像了。

於是他只得帶著弟弟一起去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結草為廬,躬耕苦讀。

在諸葛亮的《戒子書》中,他提到的「悲守窮廬」幾個字,又何嘗不是自己那時的真實寫照呢?

然而處於這種境地的諸葛亮,卻有一位大家閨秀願意嫁給他,和他一起過窮日子,這對於諸葛亮來說,這實在是可遇而不可求。

他心裡除了滿懷的感激更多的應該是一種人生靈魂里的財富吧!黃月英送給了諸葛亮一把羽毛扇,作為定情信物,諸葛亮一拿便是一輩子。

這愛情又超出了世間多少所謂實際的婚姻?其純美實在是超越了太多!

卞氏之玉、隋侯之珠,隱在山林人不知;昭君之容、楊妃之貌,養在深閨人不識。

隱居在隆中的孔明好為《梁父吟》: 步出齊東門,遙望盪陰里。

里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

一朝中讒言,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者,相國齊晏子。

這首詩有何玄妙,竟引得古今史家注目與歷代文人詠嘆?

我想不外乎這首歌里所隱藏的勇士的悲劇與英雄的志業。

這首歌表達了諸葛亮理念與信仰。

《梁父吟》是歌詠齊國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的一曲輓歌。

此即「二桃殺三士」的著名典故。

可以理解為表明他立志於做一個像晏子那樣的賢相,同時也領會和覺悟到在政治那崇高美麗口號下所隱藏的殘酷。

也可以理解為感嘆三士臨死的從容,覺悟到生命的無常與悽愴,體會到人才難得與保護人才的不易。

茅廬承三顧,促膝縱橫論;

半生遇知己,蟄人感幸甚;

明朝攜劍隨君去,羽扇綸巾赴征程;

龍兮龍兮風雲會,長嘯一聲抒懷襟

所以我們看到諸葛亮隨劉備出山,建立蜀漢,成為丞相後,總竭盡心力發現培養人才,以法治國,那些依法治罪或被 處死者皆無怨言。

這或許都是諸葛亮從《梁父吟》中悟出的道理。

在高臥中孔明逐漸形成了自己人生觀、價值觀。

自此茅廬三顧傳佳話,運籌帷幄定三分。

離開草廬往下走,有一草廬碑,正面刻有「草廬」二字,據稱出自明代著名書畫家唐寅的手筆。

背面刻著「臥龍處」三字。

在隆中的半山腰上,此處有一處涼亭,名叫「抱膝亭」。

據《魏略》記載:「(諸葛亮)每晨夕從容,常抱膝長嘯。

」由於尚未發現值得輔佐的明主,此時的諸葛亮顯得很茫然。

每當早晨和傍晚,他都獨自一人,在山林之中抱膝長嘯。

99%的人在看的旅遊攻略,關注螞蜂窩微信:mafengwo2006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與古隆中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山東琅琊(今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唐代封為...

諸葛亮身上竟然藏著個大謎團

前些時,有學者考證稱《三國演義》中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不靠譜,其描述中地理方位非常混亂:關羽從許昌去河北投奔劉備,本可以直接向北前往鹽津或者滑縣,渡過黃河進入冀州。羅貫中卻讓他莫名其妙地向...

因諸葛亮隱居而流芳千古的「古隆中」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山東琅琊(今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唐代封為...

襄樊古隆中 踏雪三顧堂

等待了一個冬天的雪,卻在立春之後迎來了這場大雪。雪後美景當然是不容錯過的。於是便有了這次的古隆中之行。早上起個大早,拿著相機迫不及待的走進雪中的古隆中。畢竟,雪花落地之後還是不會保留太長時間的,...

探訪古隆中 從這裡讀懂三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時期,群雄爭霸的歷史讓不少熱血男兒心潮澎湃。作為三國群雄逐鹿的重要戰場,襄陽在三國歷史上占據著重要地位,《三國演義》共120回,其中32回發生在襄陽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