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不思蜀之扶不起來的阿斗:劉禪真的是亡國昏君,喪邦庸人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21年,繼曹丕篡漢稱帝建立曹魏後,劉備在成都接續漢朝,史稱蜀漢。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劉禪繼位登基。

劉禪小名阿斗,繼位蜀漢皇帝時年方17歲,可謂少年天子。

公元264年,魏國將軍鄧艾長驅直入,兵臨城下,在位41年的劉禪主動投降魏國,率領部分蜀漢大臣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一舉創造了兩個遺臭萬年的典故:「扶不起來的阿斗」,以及「樂不思蜀」;世人義憤填膺,更是評價其為:「亡國之昏君,喪邦之庸人」。

然而,劉禪真的是「扶不起來的阿斗」,「亡國之昏君、喪邦之庸人」嗎?

其實有失偏頗。

《三國志》記載,劉備在給劉禪的遺詔中說:「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

」意思就是說:諸葛亮對射援稱讚劉禪的智慧,射援又將這些讚辭告訴了劉備,劉備很高興,予以勉勵。

《與杜微書》中,諸葛亮再次評價劉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

」由此可見,諸葛亮對劉禪是十分推崇的。

諸葛亮絕非阿諛奉承之輩,劉備也絕非昏庸君主,兩人能夠不約而同扶持劉禪,可想而知,劉禪也絕非泛泛之輩。

而且,劉禪不僅不是泛泛之輩,他還算得上一代明君。

為什麼這麼說?

有史為證。

縱觀歷史,劉禪就任蜀漢皇帝共計41年,是三國時期所有帝王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

其中,諸葛亮輔佐劉禪11年,諸葛亮去世後,劉禪仍然穩坐皇位30年。

那時群雄割據,能夠執政這麼久,劉禪豈能沒有過人之處?

首先,劉禪有容人之量。

要知道,劉禪繼承帝位時年僅17歲。

劉備臨終前叮囑:「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於是呼,「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囑咐劉禪所有的事情都必須「按丞相說的辦」。

對於大權獨攬的諸葛亮,作為堂堂一國之君,劉禪至少做到了凡事謙讓,「以父事之」。

後來劉禪年紀漸長,按照漢代朝廷的常規,諸葛亮理應將大權交還劉禪。

可是諸葛亮仍緊握大權。

諸葛亮的理由很簡單:劉禪沒有治國經驗,所以才總攬全局。

這讓人不禁要問:劉禪現在是沒有經驗,你不給他實踐的機會,他哪兒來的經驗,他豈不是永遠沒經驗嗎?

再後來,諸葛亮帶兵出外征戰,對已年滿22歲的劉禪依舊不放心,特命心腹董元為侍中,統宿衛親兵,「監管」劉禪。

《前出師表》一文可見,諸葛亮對劉禪的口氣和語感,簡直猶如一個嚴峻的父親在冷酷地調教不懂事的孩子。


對於這些,劉禪仍然一如既往一讓在讓。

諸葛亮發動北伐戰爭,劉禪雖然不贊成,但還是為諸葛亮鼓勁加油。

可以說,劉禪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內變」的道理,充分領會並嚴格執行了劉備的教導以及對長輩的尊重。

更重要的是,他還團結了內部領導班子,保持了領導集團的穩定,最終受惠的卻是社稷百姓。

劉禪不僅對諸葛亮寬宏大量,對其他大臣也是如此。

比如魏延叛亂被殺,劉禪對於魏延沒有一概否定,而是下旨:「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

」魏延作為其父親最信任的將領之一,信任程度猶勝於馬超,怎麼會忽然叛亂?說白了,魏延的智慧不比諸葛亮的差,不過是剛愎自用,人際關係不好,諸葛亮逝世後,諸葛亮利益集團沒人制服得了,所以被殺。

劉禪以「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來證明其志,這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他的智慧。

畢竟陣前叛亂,可不是能以仁德和「念前功」就可以「賜棺槨葬之」的。

再說劉禪生活腐化時,學者譙周和老臣董允上書勸柬,劉禪最多也只是無可奈何,而不是像歷史上的暴君一樣,一怒之下大開殺戒。

在中國歷代帝王里,劉禪應該是對大臣百姓最為仁慈的一個,從不濫殺無辜,這點非常難得。

「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可見劉禪具有一個政治家寬容大度的胸懷。


其次,劉禪知人善用,有很強的分析能力。

劉禪專用諸葛亮來治國,就是他聰明的地方,雖然諸葛亮窮兵黷武,但是他治理蜀國的措施確實給蜀國帶來了發展。

所以即便在孔明死後,劉禪仍然繼續延用諸葛亮的措施,甚至重用諸葛亮所選拔的人才。

諸葛亮急於北伐,但劉禪此知己知彼,非常清楚自己和魏國的實力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但又不好直接反對,只能規勸諸葛亮:「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

」儘管諸葛亮執意北伐,沒有聽從劉禪的勸告,劉禪還是全力支持諸葛亮的北伐。

諸葛亮死後,劉禪立刻停止了空耗國力、勞民傷財的北伐。


在人事任免上,劉禪也表現出過人的一面。

鑒於諸葛亮生前權力太重,諸葛亮死後,劉禪廢除了丞相制。

以費禕為尚書令和大將軍,以蔣琬為大司馬,兩人的權力相互交叉,相互牽制,但又各有側重。

蔣琬以管政務為主,兼管軍事;費禕以管軍事為主,兼管政務,軍政及內政大權不再同一人一把抓。

這種新的政治格局安排,意味著劉禪決不允許再次出現事無巨細皆決於丞相一人,而自己則大權旁落的尷尬局面。

蔣琬死後,劉禪更進一步「自攝國事」,總統一切,直接掌管蜀漢政權達19年之久。

這一系列舉措,能是一位「扶不起來的阿斗」想得出和做得到的嗎?

《魏略》記載:曹爽與司馬懿爭權被殺後,夏侯霸害怕受到株連而入蜀,劉禪親自出迎。

夏侯霸的父親夏侯淵為老將黃忠所殺,劉禪安撫前來投降的夏侯霸:「你父親的遇害,非我先人所為。

」一語帶過之後,又套近乎:「我的兒子還是你外甥呢!」原來,劉禪之妻乃張飛女,而張飛之妻又為夏侯淵的從妹,所以劉禪才這麼說。

之後,劉禪對夏侯霸「厚加爵寵」。

劉禪對夏侯霸的這一套懷柔拉攏的手段,即使其父劉備在世,大概也不過如此,足見劉禪絕非平庸之輩。


但是世人為什麼又總是指責劉禪的種種不是呢?

追根究底,其實就是一個原因:中國「成者王侯、敗者寇」的主導文化氛圍下導致的犧牲品——

劉禪敗了,亡國了,而且以主動投降魏國的方式苟且一生,「樂不思蜀」。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我們就會知道,劉禪的「主動投降」和「樂不思蜀」完全是迫不得已,甚至可以說是「顧全大局」下的「大智若愚」。

公元2063年,曹魏兵圍成都,作為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國,劉禪心裡很清楚,如果抵抗,不僅士兵的傷亡很大,而且可能招致曹魏屠城,讓百姓遭殃。

於是為了顧全大局,保全子民,劉禪在深思熟慮後開門投降。

投降後,劉禪北上洛陽,封為安樂公。

這樣一來,他就多了一個賣國的罵名,卻保全了百姓的生命財產。

這些,無論在當時老百姓來看,還是歷史角度來看,都應該是一件好事。

對於劉禪不戰而降,其實實乃「全國為上之策」。

這種注重現實利益的政治家,與「打腫臉充胖子」的政治家所不能同日而語,劉禪從來沒有為一己私利,而不斷地鼓動老百姓為自己賣命。

亡國之後,作為亡國之君,包括劉禪在內的蜀地百姓的生命都掌握在魏國手裡,劉禪只能裝憨賣傻,養晦自保。

「裝傻裝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這是一種和聰明人的藝術一樣艱難的工作。

」在劉禪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後,潛藏著過人的狡詐和機智。

他也可以叫做韜光養銳。

劉禪降魏後,司馬昭在一次大宴蜀國君臣時,特意令人奏起了蜀地音樂,以觀察劉禪的反應。

蜀國舊臣聽後無不悲慽,只有劉禪一人不悲反笑,開心得不得了,活脫脫一個缺心少肝、苟且偷安的窩囊廢。

司馬昭當時就跟人說:一個人怎麼可以沒心沒肺到這種地步!後來司馬昭又去問劉禪,說你想念蜀國嗎?劉禪馬上回答:「此間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這個成語從此誕生,世人無不義憤填膺。

但是,有誰理解劉禪當時的處境以及他裝瘋賣傻的悲慟?在當時,司馬昭若想殺劉禪,可謂易如反掌,身為階下囚的劉禪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他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就必須讓司馬昭覺得他懦弱無能,不足為慮,而「此間樂,不思蜀」正是劉禪所釋放的一個煙霧彈,給司馬昭留下了:「我無憂矣」的好印象,成功地保住了性命。

只不過劉禪最後沒有復國,如果是,「樂不思蜀」哪裡還會遺臭萬年?就會變成「忍辱負重」,變成「曲線救國」,變成「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劉禪真的是亡國之昏君,喪邦之庸人嗎?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但事實真相只有親歷者才知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阿斗真的無能?為何能在位幾十年?

領導蜀國30年,休養生息,無為而治。就單憑能讓皇權維持這麼長時間而又沒出什麼大亂子這一點看,劉禪並非如史評那麼昏庸。劉禪,小名阿斗,是三國時期劉備的長子。公元223年劉備病故,劉禪繼位,史稱劉後...

真實歷史中的阿斗,其實他心中自有計量

誰都聽說過「樂不思蜀」,劉禪的愚笨讓人覺得他不是一個好君主好皇帝,不能擔當大任。可是劉禪真的愚笨嗎?他的樂不思蜀正是因為想回蜀國而對司馬昭做出的假象,在諸葛亮去世後他也安安穩穩地做了29年皇帝。

大智若愚!劉禪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嗎?

他是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幼年時多遭難,血戰長坂坡趙云為他七進七出,險失大將劉備差點摔了他,諸葛亮輔佐不成他把劉備家當給丟光了,他是蜀漢後主劉禪,小名阿斗。對於這位阿斗,人們給的評價通常是扶不...

阿斗真的是弱智真的扶不起嗎?

劉禪,蜀漢後主,劉備之子,小名阿斗。劉禪幼年時多遭難,但是幸得趙雲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入蜀後,劉禪被立為太子。在位四十二年。但是歷史上對劉禪的爭議頗多。例如說扶不起的阿斗,就是說劉阿斗在諸葛亮的...

扶不起的劉阿斗是否真的扶不起

很多人都知道樂不思蜀的出處,而且一提這個成語就想起了扶不起的阿斗。一提起阿斗,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是懦弱無能、膽小怕事、沒心沒肺,也許很多人知道劉禪劉阿斗可能是從《三國演義》了解到的,但是真正的...

劉禪真是亡國之昏君,喪邦之庸人嗎?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本來是貶曹揚劉地,但是不知為啥他卻把後主劉禪寫成了一個百無一用的昏君懦夫。導致一直到現在在世人的心目中,劉禪是平庸昏君扶不起來的阿斗罷了。更有人稱之為「亡國之昏君,喪邦之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