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為報吳奪荊州、關羽被殺之仇,率大軍攻吳。

吳將陸遜為避其鋒,堅守不戰,雙方成對峙之勢。

蜀軍遠征遇上夏熱,劉備為舒緩軍士酷熱之苦,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紮寨以避暑熱。

陸遜看準時機,命士兵放火,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

蜀軍大亂,被吳軍打敗。

水淹七軍戰役講述了關羽率兵攻取樊城。

曹操遣于禁、龐德救援。

龐德預製棺木,誓與關羽死戰。

于禁嫉龐之功,移七軍轉屯城北罾口川;關羽乘襄江水漲,放水淹七軍,生擒于禁、龐德。

敗走麥城,是指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漢將關羽失守荊州,退守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的故事。

後以「敗走麥城」比喻陷入絕境,形容事事能成功的人也有失敗的時候。

七擒孟獲講的是公元225年,西南少數民族首領孟獲起兵反叛,蜀漢丞相諸葛亮發兵征撫,採取攻心策略,七次生擒孟獲,七次放還,使之心悅誠服,歸順蜀漢。

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後討伐孫權。

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

馬謖的伏法歸咎於他發的軍法,馬謖的死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伏法。

街亭一戰對於蜀魏都至關重要,而且領軍的人偏偏又是諸葛丞相十分賞識的人,因為當時街亭失守,整個蜀國就處在危險中,為了安撫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馬謖的人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為什麼非要殺馬謖?真相從不簡單

有些事不是你不想做就可以不做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一個活著的人都有別人不知道的苦楚。孔明揮淚斬馬謖,這一段故事經常會被後人所提及。馬謖,也成了一個只會紙上談兵,誇誇其談的代表人物,《三國演義...

痛哭已晚,他們倆用錯兩個人 斷送一個國

蜀漢政權歷史上,有兩次重大錯誤,正是這兩次錯誤斷送了蜀漢的前途,這兩次錯誤都與用人有關。 第一次是劉備用關羽鎮守荊州。曹魏集團想聯合孫吳集團攻打荊州,相約打下荊州後共分荊州,孫權有點動心。屬下諸...

蜀漢與東吳反目的真相,關羽最終成了犧牲品

三國時期在華夏大地上發生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戰役,而這其中最有名也是影響力最深遠的就要數樊城之戰了,估計很多人都不了解這一戰役吧,就是此次戰役導致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慢慢的走向了衰敗,是一個重要的轉折...

戴在諸葛亮身上的那些光環何時才能褪去

有不少國人都喜歡人云亦云,也喜歡接力造神,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和關雲長是接力造神運動的最大受益者。有關《三國演義》給諸葛亮在計謀方面偽造的戰例有: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草船借箭、借東風、智算華容道、空...

東吳奪取荊州之後,為何還要殺關羽?

說起三國著名武將關羽,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武聖」關二爺其勇武和忠義一直是我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關羽一生征戰,「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誅顏良文丑」、「水淹七軍」,五虎上將之首的關...

忠肝義膽敗走麥城 關羽之死的深度剖析

建安二十四年,一代名將關羽退守麥城,為孫權擒,斬首。關羽死後,皇叔舉國之力侵吳,火燒連營,退白帝城,卒。關羽之死,動盪三國局勢,影響深遠。世人皆知,關羽敗走麥城而亡,卻不知表象下的暗潮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