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進曹營,為何一語不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徐庶進曹營,一語不發」,出自《三國演義》,徐庶因母親被曹操擄去,不得已進曹營,但臨別時說了,自己雖身在曹營,但絕不為曹操獻一謀。

徐庶是劉備在新野時投奔來的,正史上徐庶的功績乏善可陳,重要的是,他是與諸葛亮一起讀書的好友,把諸葛亮引薦給劉備,成就了千古君臣佳話。

諸葛亮與崔州平、徐庶、孟公威等人一起讀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讀書方法無所謂對錯,徐庶對諸葛亮提了很多建議,諸葛亮一聲都非常感激。

劉備兵敗當陽,徐庶之母被曹操擄去,徐庶不得已投奔曹操,好友石廣元一同前往。

多年以後,諸葛亮北伐,出隴上,還一直挂念著好友。

聽說徐庶只做到御史中丞,不禁感慨說:「魏殊多士耶!何彼二人不見用乎?」諸葛亮的感嘆,一直有多種解釋,但沒有徐庶「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意思。

在那個年代,各運奇才、施展才華、建功立業才是士大夫的追求。

第一,感慨徐庶有才華而不被重用。

畢竟,徐庶曾經是劉備最重要的謀士,與劉備關係非同一般。

為避免戰場相見的尷尬,徐庶降曹後就被派到西北,鎮守長安。

因為與劉備、諸葛亮的這種密切關係,徐庶一直不被重用,才華白白浪費,這可能是諸葛亮感慨的一個原因。

第二,徐庶的才華在魏國「排不上號」。

曹操的統治區域,為中華文明核心區,占全國人口一半以上,經濟、文化教育發達,人才濟濟。

當時的建安七子、名門大族、飽學名士們,基本都在為曹魏政府服務。

關於才華,在一起讀書時,諸葛亮就說他們三人將來在仕途,可做到郡守這個級別。

徐庶一生,雖沒有干出大事業,但忠厚、坦誠、正直,孝敬父母、推薦人才,一直為後世稱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徐庶到曹營以後,怎麼從三國歷史上消失了?

徐庶到曹營以後「一言不發」,不影響三國歷史,羅貫中自然懶得寫。徐庶跟諸葛亮關係很好,兩人是一起讀書的好友,徐庶還把諸葛亮推薦給劉備。早年他們與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等人讀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

說到悲情,三國里非他莫屬

徐庶,字元直,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三國演義刻畫的徐元直,進操營一言不發,不擬一謀,不獻一計,肯定是藝術加工。那麼,該如何解讀三國名士徐庶的三國人生呢?

徐庶之母用什麼打曹操?曹操為什麼不殺徐庶?

徐庶字什麼徐庶,是我國漢代末年三國時期的謀士,聰慧過人,但是卻命途多舛,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徐庶字什麼呢?徐庶字元直,這與他的性格十分近似,徐庶正直坦誠,孝順和善,被後人徐庶字什麼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