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街亭慘敗之啟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筆者:眾所周知,文化是一個城市的象徵符號,一個好的文化傳統總會讓人對這個城市印象深刻。

擁有一個好的文化品牌,往往能讓這座城市聲名遠播,名揚天下,對於提升當地的知名度和帶動當地的發展,都有積極的意義。

今天的文化觀察,來看看三國名城街亭與諸葛亮的夙緣。

探討一下諸葛亮少有的錯誤錯在何處,有什麼啟示。

本篇文章約需閱讀3.5分鐘。

一、諸葛亮其人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文學家。

諸葛亮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耕種。

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輔佐劉備建立蜀漢。


看過三國的人,都記得諸葛亮與街亭之戰有很大聯繫。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國大將司馬懿復出引大軍迎擊蜀軍。

司馬懿將突破點選在街亭這一蜀軍咽喉要地,若奪街亭則可切斷蜀軍糧道,並可側擊截斷蜀軍歸路。

諸葛亮何許人也焉能不知街亭之重,於是點將守街亭。

諸葛亮面臨著一個看似簡單的用人選擇,其實遍觀當時蜀軍可用之人就知這一選擇並非易事。

當時諸葛亮身邊的大將無非只有:姜維、魏延、趙雲等人,王平、高覽、鄧芝等輩也只能做副將。

二、選將

公元228年(建興六年), 諸葛亮軍出祁山,姜維剛剛投降諸葛亮。

用一個剛剛投降的將軍,顯然難以服眾。

趙雲當然是合適人選,但一來年歲已高,二來和鄧芝一起為前部先鋒,因此不能選擇。

而魏延則在諸葛亮心目中始終是不可重用之人。

諸葛亮想起來自己老朋友馬良的弟弟馬謖。

馬謖

馬謖最初以荊州從事的身份跟隨劉備進入蜀地,先後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和越嶲太守。

馬謖才氣器量超過常人,喜好議論軍事謀略,丞相諸葛亮對他深為器重。


魏明帝曹叡得知蜀漢來伐後,派大將張郃總督各路軍馬在街亭(今甘肅秦安東北)阻擋馬謖。

由於馬謖違背諸葛亮的作戰部署,放棄水源將部隊駐紮在南山上,部隊分置調度混亂,馬謖的先鋒王平連續多次勸諫馬謖,馬謖不採納他的計謀。

而且馬謖仗恃南山的地勢,不在山下據守城邑。

張郃斷絕馬謖取水的道路,發動進攻並大敗馬謖,馬謖的士兵敗逃四散。

三、兩點啟示

1、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劉備臨終之時對諸葛亮說:「馬謖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對他多加考察。

」諸葛亮還認為不是這樣,讓馬謖擔任參軍,時常接見一起談論軍事謀略,從白天直到黑夜。

劉備

劉備勸告諸葛亮時,已經是一個六十三歲的老人,古諺:人生七十古來稀。

可見古人平均壽命較現在短許多。

諸葛亮當時也已42歲。

可見古人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人們常說:這個世界太複雜、太險惡,那是因為看不透。

人生短促,不可能從頭來過。

聆聽老祖宗的教誨,會使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老人的智慧,不只體現在對人生的描述和認識,更體現在對一種古老智慧的參透。

有人說,時間,本身就是一種資本。

從這個意義上講,越是樸實的東西,反而越偉大。

二、多聽取群眾的意見

當時有久經戰場的老將魏延、吳壹等,大家議論都說應該以這些人為先鋒,而諸葛亮違背眾人意見提拔馬謖,任命馬謖為先鋒,統領各軍前行。

(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真實的馬謖

馬謖(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馬良之弟,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將領。初以荊州從事身份跟隨劉備入蜀,歷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越嶲太守。馬謖是蜀漢侍中馬良的弟弟。馬...

蜀漢後期這七大猛將,誰才是新「五虎上將」

"五虎將」在蜀漢的建立過程中,東征西討,摧城拔寨,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們是劉備手下的王牌,每個人都能獨擋一面,成為蜀漢不可或缺的肱骨名將。然而,在蜀漢建立的前後幾年間,關羽戰敗被殺,張飛被屬下殺害...

如果馬謖不失街亭,蜀國能否北伐成功

魏太和二年(228年)春天,諸葛亮率軍攻打曹魏,聲稱由斜谷道攻取郿縣,並派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令曹真前去防守郿縣;諸葛亮則親率諸軍進攻祁山,發動第一次北伐。諸葛亮北伐令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

此人智勇雙全,卻遭諸葛亮排擠,鬱鬱而終

(加盟作者海無顏原創作品,請勿轉載)諸葛亮一出祁山,經過了數年時間的精心準備和策劃。為迷惑曹魏,諸葛亮在出兵前故意放出由斜谷進攻眉縣的消息,並以鎮東將軍趙雲、揚威將軍鄧芝率一部進占箕谷。結果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