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如何真正做到高效閱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次介紹了有效閱讀的第一步:如何選書和購書(https://www.toutiao.com/i6603604642930622990/)。

今天我們從高效閱讀、做好筆記和應用實踐三個方面聊一聊如何做到真正的有效閱讀。

本文是《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的一部分。

高效閱讀

讀書是對書中重要內容進行提煉的過程。

以讀書筆記為導向的讀書是最高效的閱讀方式。

當你以筆記輸出為前提去讀書時,閱讀的質量會有明顯提升。

奧野宣之把以筆記輸出為導向的閱讀方式稱為筆記讀書法。

筆記讀書法分為三步:高效閱讀、畫出重點和讀書筆記。

如何做好讀書筆記我們會在下文中單獨介紹,本章重點介紹如何高效閱讀和劃出重點。

高效閱讀是學習的基礎

讀書的時候,要先從簡單易懂的部分開始讀起,這可以幫助理解較難的內容。

同樣的原理也適用於同時閱讀幾本書的情況,先讀入門和科普類的,然後讀進階的書籍。

高效閱讀通常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 泛讀:首先閱讀序言和目錄,然後選擇重要章節進行快速閱讀。

    泛讀主要是為了幫助核實該書是否值得精讀,同時對本書的重要內容有所了解。

    現在有些App里有很多書的解讀,可以幫我們節約不少時間。

  • 精讀:經通讀核實後選擇當下最適合的書進行認真閱讀。

    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做好簡單的記錄,比如劃出重點、寫下心得(關鍵詞)等。

    做好這些工作有助於重讀和讀書筆記。

  • 重讀:只有很少的書值得我們去進行全文重讀,絕大多部分的書只需要對在精讀過程中劃出的重點進行重讀即可。

劃出重點主要是在精讀過程中完成的,這是我們做筆記的基礎,特別是摘抄筆記。

有些人喜歡用很多不同顏色的筆做記號,我們不建議這種做法。

每次換筆的過程,都是增加一次中斷,這會導致你的注意力的分散,從而降低閱讀效果。

這就跟足球一樣,太多犯規導致的中斷會嚴重影響比賽的流暢性和觀賞性。

對於黑白色調的書,只使用一種顏色的筆即可;而對於彩色的書,儘可能不超過兩種。

沒有顏色的區分,如何來對不同重要性的內容進行區別呢?

我們可以用不同的劃線方式對內容的重要性進行識別:

  • 水平直線:用於一般重要的句子。

  • 波浪線:用於非常重要的句子。

  • 豎向直線:用於成段的重要內容,非常重要的用兩條豎向直線劃出。

  • 圓圈:用於重要的關鍵詞。

  • 星號:強調該處的重要性。

對於非常重要的還可以加用彩色索引標籤,方便以後快速地找到所需的內容。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單純的劃出重點不會對學習和工作有任何幫助。

只有對這些內容進行回顧並加以提煉才能真正掌握。

讀書一定要拓寬眼界,不能局限於某一類書籍。

為了提高效率,我最初看了很多時間管理的書,學了很多所謂的技巧,而結果卻是收效甚微。

直到後來看了極簡主義和習慣的書籍,才終於明白問題所在,找到了答案。

聽書,是讀書的一種延伸形式。

個人感覺效果不如讀書,但是它可以利用一些碎片時間進行,而且很便捷。

我們可以把聽書當成是讀書的一種補充形式來使用。

1690年,皮埃爾·丹尼爾·休特撰寫了《人類思維缺陷的哲學論述》一書,對教條進行猛烈抨擊、對人類思維提出質疑的了不起的書。

休特非常博學,畢生都在讀書。

他一直活到90多歲,讓一名僕人跟著他,在他吃飯和休息時為他大聲讀書。

不得不說休特真是高效工作的一把好手。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聽書變得越來越便捷,好好享受科技帶來的實惠吧!

與時俱進的閱讀方式

做好筆記

讀書筆記是為了把讀書時的心得記錄下來,它可以是一段原文,也可以是自身的感想。

做讀書筆記重要的是關注自己真正的感受,而不是絞盡腦汁去想作者寫這些想要表達什麼。

好的讀書筆記讓我們不再是囫圇吞棗地閱讀,而是把讀書當成一種積極主動的行為。

好的讀書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掌握書中知識,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

好的讀書筆記讓我們將做掌握的知識更好地用於實際學習、工作和生活,做到真正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

筆記模板參考

讀書筆記通常分為提綱式、摘錄式、仿寫式、評論式、心得式、存疑式、簡縮式等多種形式。

簡而言之,我們將其分為摘錄式(含提綱、剪貼等)和感想式(含評論、心得、批註、存疑等)。

摘錄是讀書筆記的初級方法,感想式是進階方式。

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書,不同的目的,不同重要性來選擇合適的筆記方式,不能一概而論。

摘錄式

摘錄式筆記就是把在閱讀階段在書中劃出的那些精華內容抄寫下來。

這是一個二次閱讀和提煉的過程,不是簡簡單單地摘抄劃出文字,而是要再次閱讀所劃內容並核實是否真的值得寫下來。

你可能會覺得這有點浪費時間,其實不然,磨刀不誤砍柴工功,這個鑑別的過程有助於更好地書中內容,同時讓你記憶更加深刻。

剪貼式筆記是摘錄式筆記的另一種常用的表現形式。

當看到報紙、雜誌或書籍中感興趣的或者有用的信息和資料時,把他們都剪下來,將其整理後粘貼到筆記本上,這就是剪貼式筆記。

這種方法最大的優點是快速簡便。

被西方媒體譽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的李敖素以博聞強學的聞名,在節目中多次對知識和典故信手拈來,讓人讚嘆不已。

後來李敖在《深夜十堂》里介紹他之所以能如此的獨家秘笈:剪貼式讀書筆記。

他讀書、報紙或是雜誌時,會將有用的知識點剪下來,然後貼到相應的筆記本上,將其放入相應的資料庫。

早期比較窮時,如果兩頁都有用就複印一下,後來手頭富餘了,就買兩本,一本專門用於剪貼。

在需要的時候,他只需從資料庫中進行選取,可謂事半功倍。

摘錄式筆記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少而精。

    把書中對最精華、最有啟發的內容抄下來。

  • 忠於原文。

    既然是摘錄式筆記,儘可能不要做任何改動,勘誤除外。

    如有不同觀點和想法,可添加評註。

  • 註明出處等信息,便於以後使用時查對。

  • 學會分類。

感想式

感想式筆記是對正在讀或已讀完書的感想進行梳理,把自己的感想和體會寫出來。

這是對讀書進行再次提煉的過程。

在讀書時記下的簡單零碎的文字不屬於此處所討論的筆記範圍,我們把它們視作讀書劃出重點的一部分,作為筆記的基礎。

感想式筆記有兩種進行方式,一種是邊讀邊寫,另一種則是讀完再寫。

無論是哪種方式,重要的是記下讀書時的感悟,將其變成文字記錄下來。

摘錄式筆記比較簡單,很容易做到。

而感想式筆記則相對較難,且更費時間,不易堅持。

因此,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筆記方式。

讀後感是感想式筆記的一種主要表現形式,而摘抄+感想同樣是感想式筆記的重要表現形式。

對於後者,為了做到簡單明了,摘抄部分和感想部分可用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不同的標記符號:圓圈表示摘抄,星號表示感想,或者是用不同顏色表示:黑色表示摘抄,藍色表示感想。

此外,我們整理了一些做讀書筆記的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

  • 要記錄能打動自己的文字。

  • 學會及時記錄感悟,讀書時可多用關鍵詞。

  • 書中內容框架多用思維導圖形式。

  • 精挑細選,減少摘抄量。

  • 好主意不會憑空出現。

    讀書時獲得的感想正是原創思考的源泉。

    自己當下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 寫完讀書筆記以後,如果筆記本里有這本書的書評,建議重讀一遍書評。

    如果沒有重讀一本書的計劃,可以通過重讀筆記來重拾對這本書的了解。

  • 書的價值是通過時間體現的。

    同一本書,過去、現在和將來讀,會有不一樣的感悟。

應用實踐

奧野宣之把讀書比作做菜:購買食材(購書清單)、洗菜切菜(讀書筆記)和開火炒菜(思想輸出)。

我覺得這樣比喻可能更合適些:購買食材(選購書籍)、洗菜切菜(高效閱讀)、開火炒菜(做好筆記)和端盤上菜(應用實踐)。

一本好書,讓我們有機會了解更多的未知事物,開拓眼界。

一本好書,讓我們得到放鬆,享受片刻的寧靜。

一本好書,讓我們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

一本好書,不僅可以為自己解決煩惱,還能幫助他人。

實踐出真知

感想式讀書筆記實際就是應用的第一步,因為它從生硬的摘抄跨越到了獨立思考。

做好筆記有助於提高寫作能力。

寫讀書筆記可以鍛鍊對文章結構的組織能力、提高思想輸出的質量,寫作技巧會得到大幅提升。

做好讀書筆記有助於激發創意。

大部分創意,實際是把已有的元素重新進行組合。

一個創意的好壞,關鍵在於如何安排信息與信息之間的關係。

回顧讀書筆記,常常可以激發我們的靈感,湧現出更多的創意。

只有對書中的內容有所反應,並進行主動思考,才能真正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或能力。

技能類書籍的應用是最為直觀的,很多專業都有,就不詳細介紹了。

我的劍只留給能夠揮舞它的人。

每一本好書都是一把值得擁有的劍,但我們只需找到適合我們的那一把,而不是所有的劍。

應用實踐的道路很漫長,不要輕易放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掌握閱讀方法 你也可以快速記住書中精華

到底怎樣讀書才是有價值的呢?你是不是也常有「明明讀了很多書,卻覺得什麼都沒讀過一樣。雖然是本好書,但是卻什麼都沒記住。」這樣的情況呢?有時候我們會把它歸結為記憶力不好,所以記不住看過的內容。其...

如何利用讀書筆記法高效閱讀

很多人往往會存在這樣的疑惑,明明我們從小到大,零零散散加起來看過很多本書,但是當我們和其他人聊起看過的書時,往往說不上幾句,基本上都忘得一乾二淨了,這樣讀書,效率實在是太低了,而日本作家奧野宣之...

用工匠精神有效閱讀一本書

文/杏仁愛讀書用一種工匠精神對待閱讀這件事。有人說,閱讀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無論如何,閱讀的確可以讓我們迅速成長起來,所以在對待閱讀這件事情上,不管多認真都不過分。什麼是工匠精神?我的理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