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不讀書,我只是沒有讀到最後一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低智商社會》中曾寫過這樣一段話:

在中國旅行時發現,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書店卻寥寥無幾,中國人均每天讀書不足15分鐘,人均閱讀量只有日本的幾十分之一,中國是典型的「低智商國家」,未來毫無希望成為已開發國家!

雖然文章當中說的有些言過其實,但是據統計中國成年人年均閱讀圖書不到5本,而排名第一的猶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讀書64本

這種現狀,對於我們來說其實一點也不陌生。

生活當中,隨處可見捧著手機玩著的人。

我們每天刷著手機,時間都被大量的網際網路信息、時事新聞、明星八卦充斥著,窺探著百態人生,樂此不疲地追蹤著一個又一個的訊息。

刷著手機,吃著零食,快樂地做著吃瓜觀眾。

這其實本來都與我們無關,我們仍需要過自己的人生

也許,手機可以帶我們去到一個很廣闊的世界。

但如果沒有足夠的辨別能力和自制力,不停刷著手機實際是在刷爆我們的人生。

你為什麼一定要讀書?

我想,你身邊總會有這樣一些朋友、親戚、熟人會說,「讀書有什麼用?某某沒上大學,照樣月薪5000!還早早就掙了錢,這不比上個學有用得多麼!」

後來,上完學的你才明白,讀書改變的是超出5000塊的那部分命運。

是的,沒錯,讀書改變不了我們全部的命運。

但是在有限的時空中,我們可以盡全力努力扭轉可以改變的那部分命運。

孜孜不倦的讀書,化平庸為神奇。

我想,你身邊還會有這樣一些朋友、親戚、熟人會說,「讀書有什麼用?很多人上了大學、上了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都還在為上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打工!」

好吧,你說的沒錯!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大學沒有畢業,發明電燈的愛迪生小學沒有畢業、社交網站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中途輟學......但是,你知道他們雖然沒有拿到國家承認的學歷證書,但是他們在自己的以後的人生當中付出了百倍、甚至千倍的努力讀書學習,最終爬上人生的巔峰。

在書中,我們能看到一個更廣闊的世界,聽到不同的聲音,觀察不同的人,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界線,讓我們的物質豐盈、精神充實。

以無用之心入有用之文,滋養靈魂,達到「內有山水,外有書香」,實現美的蛻變

讀一本書,其實並沒有那麼難

從今天開始,每天給自己15分鐘,讀讀書。

在喧囂忙綠中,去除浮躁與空虛,給自己一份安寧與滿足。

其實讀一本厚厚的經典叢書,並沒有你想像當中的那麼難。

曾有人做過統計,假設你看的每一條訊息是100個字,如果你每天能夠讀100條,這就意味著你可以用一個月的時間積累30萬字的閱讀量。

30萬字的閱讀量,你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

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2.3萬字,小仲馬的《茶花女》7萬字,霍桑的《紅字》1.5萬字......這意味著你隨隨便便一個月就可以輕輕鬆鬆讀完N部世界名著,N本富含養料的書

你應該如何讀書?

讀書的時候,最講究方法。

好的方法能夠讓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來說,我們讀書就是要採用精讀與泛讀的方式相結合

面對名著當中的核心關鍵情節、篇章結構,涉及到重要的語法、詞彙等的句型我們要採用精讀的方法,不僅要理解名著當中的重點內容、主旨大意,而且要在讀書的時候有所收穫,積累詞彙、掌握句型結構

而面對一些不太重要的著作篇章內容時,我們也不可忽略。

因為這是串聯文學作品不可忽視的連接線。

在運用精讀、泛讀相結合的讀書方法的基礎上,同時我們也需要在讀書的時候也需要找到能夠幫助你答疑解惑的老師,這樣書便不會那麼晦澀難懂,讀起來也會感到非常輕鬆愉悅。

還有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找到一些志同道合小夥伴也非常關鍵。

因為這樣你會有陪伴的感覺,有助於你堅持讀完整本書。

一直以來,身邊的小夥伴們都在使用<晨夕閱讀>的讀書訓練營。

每天只需要你15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幫助你在短期內讀完3-4本英文名著。

雙語君(微信ID:Chinadaily_Mobile)推薦大家閱讀以下幾本世界名著:

PS:以上名著由晨夕閱讀出品,晨夕閱讀由China Daily和金山詞霸聯合推出

讀書無論早晚,<晨夕閱讀>由金山詞霸和China Daily聯合推出的閱讀服務,致力於幫助愛讀書的你們培養閱讀習慣,形成長期有效的閱讀積累,提高英語閱讀輸入和輸出能力!

讓我們一起每天15分鐘,用閱讀打開晨夕,一起走近你的靈魂蛻變之旅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個人一生能讀多少本書要讀那些書

中外都有人曾經認真地計算過,從6歲開始讀書,一天讀多少頁,活多長,然後能讀多少書,計算得非常精確。算來算去,也不過是區區數千冊書。區區數千冊?這個結論讓我大吃一驚。吃驚之餘,也有些緊張。什麼書值...

閱動人生,優秀的人往往從讀書開始

書,被喻為從眼睛流入心靈的智慧之泉。莎士比亞曾說: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了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失去翅膀。我經常聽一些學生說,讀了一篇文章不知該學些什麼;還有人說,讀了不少書,...

如何做到像俞敏洪老師那樣,一年讀100多本書?

若說讀書可以改變命運,讓你走向成功,怕是有許多人會將信將疑。辯解人也許認為成功有多種因素決定,難以判定讀書多是否是其必要因素,但如果進行反推,倒是有大量例證。因為世界上大凡成功人士,基本都是愛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