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八字叮關羽,六字囑劉禪,可保境安民,怎奈他們都記反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是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更是激勵著無數的仁人志士為理想,為國為民而奮鬥終生,在《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更是神一般的人物,高瞻遠矚,足智多謀,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生於公元181年,卒於公元234年,諸葛亮是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劉備只有幾千弱兵駐紮在新野的時候,可為是微弱之至。

幸得劉備尊重人才,為了讓諸葛亮出山,堂堂大漢皇叔三顧茅廬,劉備終於以誠意打動了諸葛亮,諸葛亮於是就出山相助劉備,那一年,諸葛亮年僅才27歲,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

可以這麼說,自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就成為了劉備的主要戰略策劃人,對於鎮守荊州的關羽,諸葛亮曾八字叮關羽,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還用六字囑過劉禪,可保境安民,可惜的是,怎奈他們都記反了!

公元263年,魏國大將鍾會和鄧艾攻進成都,此時坐擁10萬大軍,劉備的兒子劉禪阿斗,居然開城投降,將諸葛亮劉備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江山拱手就讓於別人,大將軍姜維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氣憤填膺,如果阿斗當時還記得諸葛亮曾經叮囑他的那六個字的話,阿斗就不會那麼快投降,也許姜維的大軍能回師成都,和成都內的守軍對入敵形成內外夾攻之勢,也許,蜀漢的命運或將會改變,至少,也能延續十年甚至幾十年,可惜那時的阿斗,已經忘記了諸葛亮以前囑咐的那六個字了,結果導致國喪人降,而諸葛亮曾經叮囑阿斗的那六個字,就是,《出師表》里的那6個字,「親賢臣,遠小人」。

歷史竟有如此得相似,公元219年關羽兵敗,或許關羽已經忘記了諸葛亮那八個字「東和孫權,北拒曹操」,公元263年阿斗兵敗,或許阿斗已經忘記了諸葛亮那六個字「親賢臣,遠小人」,又或許,關羽和阿斗,把諸葛亮千叮囑,萬囑咐的八字六字都給記反了,從而導致這樣的悲劇而發生!

綜上所述,由於荊州對於蜀漢集團來說,其地理位置和人力財力方面具有莫大的重要性,而關羽沒能遵從諸葛亮的八字思想,「東和孫權,北拒曹操」,冒進進攻曹魏,荊州後方極其空虛,讓東吳有了可乘之機,致使荊州淪陷,關羽失掉荊州之後,蜀漢集團在諸葛亮中的《隆中對》戰略思想就相當於失掉了半壁江山,諸葛亮《隆中對》中的兩路出兵就顯得蒼白無力。

諸葛亮在生之前,蜀漢集團尚有餘力還可以攻擊曹魏,可在諸葛亮去世之後,阿斗劉禪和姜維再也沒有諸葛亮之前的實力和能力,能壓制著曹魏而進攻,相反,其實那時候的蜀漢集團,已經處於挨打般的防守狀態。

處於防守狀態的蜀漢集團,奈何君主劉禪又不聽從諸葛亮的六字方針,「親賢臣,遠小人」,劉禪後期的所作所為,已經遠遠背離了諸葛亮的六字方針,導致蜀漢集團內部不團結一致,甚至還有爭鬥,連姜維這樣的大將軍都不敢輕易回成都,要遠去沓中屯田避禍。

如果關羽和劉禪都聽從和認真執行了諸葛亮的八字思想和六字方針的話,蜀漢集團那脆弱的命運能否就改寫呢?也許可以熬得更長久些,因為蜀漢集團的致命弱點是,極度缺乏高素質的人才,不像曹魏集團那樣,高等人才用之不竭,而且,曹魏集團的綜合國力,尤為強盛。

儘管蜀漢集團不如曹魏集團,但如能正確執行諸葛亮的思想和方針的話,相信此後的蜀漢集團,能據險自守,不會輕易的就被曹魏集團鄧艾偷襲所致敗,阿斗劉禪投降的時候,當時的蜀漢集團仍有十萬以上的精兵,真的甚為可惜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