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四步讀書法,相當於拿到了博士學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印象中似乎會認字就會讀書,但細想這裡提到的讀書可能更多指的是故事或散文一類的書而非《正義論》、《倫理學》等一類的論說性的書。

閱讀前者一類的書大約只需要擁有基礎閱讀能力的讀者便可以完成。


但要完成包括論說性書目等大多書的閱讀,便需要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

《如何閱讀一本書》里提到的四步閱讀法是值得參考的讀書方法。

這裡提到的四步分別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

掌握了基礎閱讀的能力相當於擁有了八九年級的閱讀水平;掌握分析閱讀的能力相當於擁有了高中生的閱讀水平;掌握了主題閱讀相當於擁有了博士生的閱讀水平。

基礎閱讀的訓練一般在九年制義務教育時就已經完成,在此不多贅述。

檢視閱讀

拿到一本書首先可以先了解一下這本書的大概內容,因為並非所有的書都值得一讀,或者即便這本書在別人看來不錯,但未必適合你閱讀所以此時利用檢視閱讀大致了解一下這本書的內容就顯得尤為必要。

檢視閱讀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有系統的略讀。

第二部分為粗淺的閱讀。

有系統的略讀有如下建議:

(1)通過看書頁名或看序來了解一本書。

(2)研究目錄頁。

目錄是作者花費大力氣寫成的書的整體框架。

研究目錄頁可以最快速度知道整本書大致的框架結構。

(3)檢閱書的附錄索引。

檢閱書的索引能大致了解這本書內容的範圍。

(4)依照自己的感覺挑幾篇看起來和主題息息相關的篇章來看。

(5)最後注意書的最後兩三頁。

一般作者都不會放過這最後陳述觀點的機會。

至於粗淺的閱讀主要就一條建議:頭一次面對一本很難的書,從頭到尾閱讀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

分析閱讀

主要包括四個規則:

(1)依照書本的種類與主題作分類。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對書本名稱的關注,很多時候我們閱讀完一本書卻無法說出整本書的重點和大致內容。

其實一本書在說些什麼,很多時候書名就已經以最精鍊的方式告訴我們了。

就以《如何閱讀一本書》為例,從書名我們能知道這是一本介紹如何讀書的書即指導讀書的實用型的書。

(2)用最簡短的句子說出整本書在談些什麼。

(3)按照順序與關係,列出全書的重要部分。

將全書的綱要擬出來後,再將各個部分的綱要也一一列出。

(4)找出作者在問的問題,或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主題閱讀

這一閱讀層次是最有益也是最難的一種閱讀,一般說來大學生在做畢業論文的時候就需要用到這種閱讀方法,但現在由於本科畢業論文不太受重視的原因很多本科生並未能掌握這種閱讀方法。

大約現在一名合格的博士生才算掌握了主題閱讀的方法。

主題閱讀是一種以讀者為中心的問題式開放閱讀。

這種閱讀方式需要讀者首先對自己提出的這一問題的領域已有了一些觀察的基礎,此後就問題尋找相關的書籍和文獻,來釐清自己提出的問題。

主題閱讀時是作者跟著讀者走,讀者需要在作者眾多的觀點中找出與自己研究相關的觀點並將其整理成一套完整的思路。

例如以愛為研究話題,首先應該限定具體愛的範圍,因為愛是一個十分寬泛的話題,有父母之愛,朋友之愛,情侶夫妻之愛,也有對於祖國、美食的愛。

在確定具體的範圍之後,就可以搜集相關的書籍,比如我確定了研究的範圍就是情侶與夫妻之間的愛情,這時《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些什麼》、《霍亂時期的愛情》、《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這些書籍就會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搜集到書籍之後,便是閱讀這些書,建立自己的理論。

具體的建議如下:

一、觀察研究範圍:主題閱讀的準備階段

(1)針對你要研究的主題,設計一份試驗性的書目。

(2)瀏覽這份書目上的所有書,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並就你的主題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主題閱讀:閱讀所有第一階段搜集到的書。

(1)瀏覽第一階段搜集到的書,找出相關的章節。

(2)根據主題建立一套中立的詞彙,帶領作者與你達成共識。

(3)建立一個中立的主旨,列出一連串的問題。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議題。

(5)分析這些討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分鐘讓你決定要不要讀這本「閱讀聖經」!

此為不二書旅原創,感興趣者請關注不二書旅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前幾天,掌柜看了《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後,熱血沸騰,當即也給自己定下一個讀書計劃。雖然每天都會讀書的掌柜,在這本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