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春秋五霸之首,最後卻死在宮中87天無人收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齊桓公雖然是春秋五霸之首,不過他的名字卻不是那麼霸氣,齊桓公姓姜,叫小白

齊桓公是名門之後,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的第三個兒子,齊襄公的弟弟,母親是衛國人。

齊桓公作為齊僖公的第三個兒子,本來要繼承皇位還是挺困難的,但是齊襄公在位時,國內政治混亂,為了不被殺害,管仲和召忽保護齊桓公的兄長逃到了魯國,鮑叔牙保護小白也就是齊桓公逃到了莒國。

齊襄公十二年,齊僖公的侄子也就是齊桓公的堂兄弟公孫無知殺死齊襄公,自立為君王。

第二年,因為公孫無知曾經虐待過齊國大夫雍林,被雍林殺死,之後齊國討論重新擁立新的君王。

這個時候只剩下齊桓公的各個公子糾和齊桓公爭王位,兩人都在國外,就看誰先回國。

齊桓公這邊有齊國貴族國氏和高氏的通風報信,魯國知道後也送公子糾回國,不僅如此,還派管仲帶兵在莒國回齊國的路上截殺齊桓公。

管仲一箭射中了齊桓公的衣服帶鉤,為了不被殺死,齊桓公倒地裝死迷惑管仲,管仲以為齊桓公已經死了派人會魯國報信。

魯國以為齊桓公已經死了,就慢慢地把公子糾送回齊國,殊不知齊桓公已經日夜兼程趕回了齊國。

回到齊國後齊桓公就被擁立為齊國的國君,開啟了他的稱霸之路。

首先齊桓公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剷除後患,公子糾和他爭奪王位,這個後患不能留。

即位後就發兵攻打魯國,魯國兵敗後,鮑叔牙寫了封信給魯侯說「公子糾是齊君的兄弟,不忍殺他,請魯國自己殺他。

公子糾的老師召忽、管仲是仇人,請魯國把他們送來,剁成肉泥。

如不從命,將要出兵討伐魯國。

"

魯國人怕齊桓公真的打過來就殺了公子糾,跟公子糾到魯國的召忽自殺,管仲被囚禁起來

本來齊桓公因為管仲差點射死他要殺了管仲,但是鮑叔牙說如果想成就天下霸業,管仲就不能殺。

齊桓公也是能聽進去話的人,就讓魯國把管仲接到齊國,和他談論稱霸大業,和管仲談過之後,覺得管仲有大才能幫助他稱霸天下,就封管仲為大夫,管仲因為齊桓公不僅不殺他,還給他官做就一直對齊桓公忠心耿耿。

在齊桓公和管仲君臣同心,整頓好朝政,國內經濟政治環境好轉之後就把矛盾轉到了國外,稱霸之路開始了。

齊桓公即位第二年就出兵滅掉了譚國,第五年齊國、宋國、陳國、蔡國、邾國五個國家的國君在齊國進行了「北杏會盟」。

目的是為了平息宋國內部因為爭奪王位帶來的變亂,這是齊國第一次以諸侯身份主持天下會盟,繞過了周朝的國君。

這次會盟使得齊桓公的威望在諸侯當中開始不斷提高。

繼位第五年,攻打魯國,魯國戰敗,割讓城池。

不過和魯國在柯地會盟時,魯莊公的世子劫持了齊桓公,要求齊國歸還齊魯邊境上的汶陽之田。

齊桓公當時答應了,事後越想越氣,不想給地還想殺了世子。

管仲勸說他:如果想成為霸主就要有信譽不然其他諸侯國不會信任你。

齊桓公忍下了這口氣,也是因為這樣其他諸侯知道後,都想依附齊國。

繼位第六年,宋國背棄「北杏會盟」盟約,想和陳國、蔡國打宋國,但是又不好直接動手,就借周天子的手讓他問罪宋國。

宋國看到齊國打著周天子的旗號來打他,就請求歸順王室。

齊桓公看到宋國這樣,覺得借周天子的手比自己直接出兵更有效就在第二年冬天,拉上周天子的代表,還有衛國、鄭國、宋國一起在鄄地會盟 ,其他國家看到周天子支持齊國,而且齊國勢力也比較強大,就推選齊桓公為盟主,齊桓公的霸主地位開始確立。

繼位第八年,上次只有幾個國家,這次齊國約齊了一群小夥伴,魯、宋、陳、衛、鄭、許、滑、滕等國在「幽地會盟」,這次會議再次推選齊桓公為盟主,開始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

繼位二十二年,出兵討伐山戎救援燕國。

繼位二十七年,狄人入侵邢國,作為各國推崇的霸主當然不能袖手旁觀,於是齊、宋、曹三國的國君分別率領本國兵馬打敗了狄人救邢國,還幫助邢國遷都到靠近齊國的地方。

不久狄人侵犯衛國,齊桓公幫衛國建國,第二年在楚丘幫衛國建造新的都城。

繼位二十九年,討伐蔡國。

也是這一年秋天楚國進攻鄭國,齊桓公約集各國國君在"陽穀會盟",商討伐楚救鄭。

繼位三十年,齊桓公率領齊、魯、宋、陳、衛、鄭、許、曹等先對楚國的盟國蔡國出兵,之後進攻楚國

雙方僵持不下,談判和解,楚國繼續向周天子納貢,齊桓公和各個小諸侯國和楚國簽訂盟約,互相結盟。

繼位地三十一年,周朝因為太子的事出現變故,周惠王立了王子鄭為太子,但是皇后喜歡小兒子帶,周惠王就想廢了王子鄭重新立王子帶為太子。

周惠王死之後,齊桓公聯合魯、宋、衛、許、曹、陳等國在洮會盟,正式將王太子鄭扶上周天子寶座,這就是周襄王

繼位三十五年,齊桓公和各個諸侯國在葵丘會盟,周襄王因為齊桓公幫自己繼位,派人賞賜齊桓公祭廟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車馬,這是周天子對於諸侯國的最高獎賞。

也說明周襄王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會上齊桓公儼然代周天子號令諸侯,標誌著齊桓公霸業達致顛峰 ,也真正確立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

可惜好景不長,齊桓公繼位第四十一年,輔佐了齊桓公半輩子的管仲病重,齊桓公向管仲求教誰能在他死後繼續輔佐他,管仲對齊桓公說的三個人都覺得不能好好輔佐齊桓公。

可能真的是人老之後,就會昏庸,管仲死後齊桓公沒有聽管仲的話,重用了殺掉自己孩子,背棄親人和閹割自己來討好君王的易牙、開方、豎刁。

因為齊桓公的重用,這三個人把持這齊國的政權。

繼位地四十二年戎族攻打周朝,周朝向齊國求援,齊國命令各個諸侯國發兵援救周朝,這也是齊桓公最後一次向各諸侯國發令。

第二年,也就是齊桓公繼位四十三年,齊桓公重病,他的五個兒子領著自己的黨羽爭奪王位。

這年冬天的十月七號齊桓公病死在王宮裡,可是五個兒子都在忙著爭奪王位,齊國一片混亂,齊桓公的屍體就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屍蟲都從窗子裡爬了出來。

十二月十四號,新立的齊王無虧才把齊桓公收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春秋首霸齊桓公之二: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

齊國本來就具備得天獨厚的客觀條件,桓公任用管仲為相之後,齊國的潛力迅速被激發出來。公元前771年,申國國君申侯因為自己的女兒、王后申後及太子被廢,勾結犬戎攻破鎬京,導致西周王朝滅亡。周平王決定向...

「春秋五霸」之齊桓公秘史

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此時,王室衰微,諸侯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周天子號令天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擁有雄厚實力的鄭、宋、魯、齊、楚、諸國為爭奪土地、人口和對他國的控...

春秋|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齊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名「小白」。齊桓公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第3子、齊襄公弟,其母為衛國人...

春秋第一任霸主-齊桓公

齊桓公(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名「小白」。是歷史上第一個代替周天子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諸侯苦於戎狄等遊牧部落的攻擊,於是齊...

春秋五霸之齊桓公

春秋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全國性大分裂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