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太上皇!不計前嫌助政敵稱霸天下,沒有他君主竟被活活餓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龍傲

春秋時期,曾經先後出現了五個霸主,五霸之首是齊桓公。

齊桓公能夠稱霸,與他重用管仲密切相關。

管仲曾是齊國公子糾的心腹,還曾差點一箭射死齊桓公。

公元前685年,齊桓公即位為君,率軍擊敗助公子糾爭奪君位的魯軍,納大夫鮑叔牙之諫,釋怨於管仲,以其賢能重用為相。

管仲在齊國的地位相當於國務總理+太上皇。

齊桓公給了他富、貴、親三項特權:錢不比齊桓公少,地位在國氏和高氏兩位命卿之上,而且齊桓公拜管仲為相,尊稱仲父。

一次,齊桓公問管仲,他喜歡女色和打獵,是否對治理國家和當霸主有害。

管仲告訴齊桓公,他的愛好對於稱霸沒有任何影響。

管仲接著又告訴齊桓公真正影響稱霸的事情是這四件:一,國君發掘不了人才;二,發掘了人才又不任用;三,任用了卻又不信任;四,任用了又信小人讒言。

齊桓公聽了覺得非常有道理,於是完全放手讓管仲去管理國家。

管仲提倡降低賦稅,減免刑法;鼓勵生育,訓練精兵;以賢選才,發展農業,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

公元前681年,齊桓公在齊國北杏(今山東聊城)召集宋、陳、蔡、邾等諸侯會盟 ,是歷史上第一個代替周天子充當盟主的諸侯。

魯國壓根就不來,宋國偷偷地跑了,齊桓公非常生氣,準備親自攻打兩個不聽話的國家。

管仲表示,攻打兩國都不是上策,他只用去攻打個小國家就可以讓這兩個國家害怕,並與齊國修好。

齊桓公應允,於是管仲直接出兵滅了遂國,魯國出於害怕就主動去齊國會盟。

公元前680年,齊國又派謀士戚寧出使宋國,宋國果然又服了。

公元前679,齊國大會諸侯,他的霸業初步完成。

齊國強大了起來,齊桓公就想和楚國一決雌雄。

管仲馬上反對,表示還不是時候,現在可以去滅小國家,比如鄣國。

但是鄣國與齊國都是姜太公之後,直接攻打有失道義,不如讓他主動投降。

管仲派齊桓公手下第一大將姬成父帶著三百乘兵車嚇鄣國。

鄣國的國君連忙問大臣該怎麼應對,那些大臣只想保存自己和家人,都表示投降為上策,於是鄣國主動投降了。

當時中原華夏諸侯苦於戎狄等遊牧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

管仲臨終前,曾勸齊恆公罷免易牙、豎貂、開方。

齊桓公一開始迫於管仲的遺囑以及大臣的壓力,將三人免職,但是因為長時間聽不到他們的阿諛奉承感到難受,於是不久後又恢復了他們的職位。

這三人被召回宮廷後,便沆瀣一氣,開始培養奸佞,並且殘害忠良。

後來齊桓公病重,他們又假借桓公的名義禁止所有人入宮探望,又在桓公寢室周圍築起三丈高的圍牆,不給他送水送吃的,最後,齊恆公被活活餓死。

(史書《春秋》,《左傳》有記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猥瑣發育別浪?——齊桓公的路

齊桓公即位之後,霸業究竟是如何展開?是安心種田,扮豬吃虎?還是遠交近攻,合縱連橫?亦或是知人善用,帶著一群小弟打天下?emmmm……看完之後,小編也覺得,或許……這就是王「霸」(ba)之氣吧。管...

春秋首霸齊桓公,最終卻因昏聵活活餓死

隨著西周豐鎬二京被遊牧部落犬戎洗劫,諸侯們打退了犬戎之後,立原來的太子宜臼為天子,也就是周平王,然後就回各自的封國了。平王東遷都到洛邑,並沒有遷徙豐、鎬二京的百姓,因此在洛邑建國的時候,只能依靠...

春秋五霸之齊桓公

春秋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全國性大分裂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