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一個最有效的讀書方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讀書這條路上,你是不是經常碰到這樣的問題:

①每天花上一小時,讀幾十頁書,告訴自己我在學習。

但卻一次次發現,讀到後面,就忘了前面的內容,常常要反覆重讀。

②一本書,好不容易花上幾個星期,吭哧吭哧讀完。

過上一兩個月,回想起來,卻發現內容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③更有甚者,和別人聊天,聊起某本書,猛然記起「啊,這本書我讀過」,但卻發現,除了書名,其他內容完全想不起來……

出現這些問題,你是不是覺得是因為自己的理解能力、記憶力不行?其實不是的。

大多數時候,我們的讀書方法,其實是有問題的。

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你平時是用什麼來衡量讀書成果的?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認識一個:在知識管理領域,非常經典的模型「DIKW 模型」

DIKW 模型代表了知識管理的四個層級,也是學習的四個層次,分別是:Data(數據),Information(信息),Knowledge(知識),以及 Wisdom(智慧)。

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比如說「認知資源」。

你看到這個詞,但你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它能用來幹什麼,這時,它對你來說,就是一個「Data」。

要注意:Data 並不是知識。

因為,你並沒有「知道」任何東西,你對這個世界的理解,也沒有任何提升。

你僅僅是能夠「認出」它而已。

它對你來說,除了擴充你的詞彙量,沒有任何意義。

這時,如果進一步告訴你:認知資源是我們進行思考的基礎,它包括顯性認知和隱性認知,會影響你的理解、記憶、運算過程。

那麼,它就從一個 Data,變成了 Information。

在這個過程中,你對它的理解發生了改變。

你看到「認知資源」,不再是這四個漢字,它們在你腦海中,會變成某種類似電腦內存的東西。

你會把它跟「工作」聯繫到一起,知道它們之間會通過某種方式產生交互。

於是,我們說,它成了一個「信息」—— 因為你對整個世界的理解,又增進了這麼一點點。

如果你不但知道「認知資源能影響工作過程」,你還知道,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跟哪些概念有關聯,有哪些重要的研究、理論,甚至,有哪些重要的論文,分別從什麼角度去解釋、論證。

那麼這時,你會發現,它不再是一個孤立的點了,而變成了一張網。

在你眼中,「認知資源」這個概念,就跟各種各樣其他的概念一起,串了起來。

你會發現,你的視角拔高了,你的視野會變得極其寬廣,更多的信息進入你的腦海中。

你會清楚地看到整個「大的圖景」。

這就是 Knowledge,知識。

Data 呈現給你一個概念,Information 告訴你「它是什麼」,Knowledge 則告訴你「它的前因後果」。

至於 Wisdom 呢?非常簡單。

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現象時,能想到「它跟認知資源有關」,能準確地抽象出基本的模型,用認知資源來理解、解釋這些現象。

這時,你就已經把它,變成了你的 Wisdom。

簡而言之,Wisdom 告訴你「如何遷移應用」。

這就是一整個知識的增進和內化過程。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人的知識,嚴格來說,其實都處於「Data」和「Information」的階段。

很多東西,我們以為自己「知道」「懂得」,其實未必真的懂,我們只是「認識」它們而已。

所以,最有效的讀書方式是什麼呢?

是關注「知識點」。

什麼是知識點?簡而言之,就是你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所看到的、感興趣、有價值的 Data 或者 Information。

它可能是一個論點,可能是一個工具,可能是一套模型,也可能是一個斷言、一個事實、一個命題。

當我們碰到這些知識點的時候,停下來,把它們弄清楚,徹底弄懂它們的前因後果 —— 這才是有效的讀書方式。

也就是說,將它們從 D I 的階段 ,提高、升華到 K。

唯有這樣,你才能「跟作者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用跟作者同等的視角,去審視作者所寫的內容 —— 而不是單向、被動地接受。

否則,讀再多的書,也沒有用,你只是不斷地在被灌輸,作者自己的觀點、邏輯和思維而已(前提是你還要有很好的記憶力)。

絕大多數的書,我壓根不會一頁一頁逐字去讀,因為這對我沒有意義。

我每次讀書,必然都會抱著一個預設條件:我想了解什麼信息?解決一個什麼問題?

在這個基礎上,再挑選相關的內容,有針對性地去讀。

這種情況下,我可能只讀一頁、兩頁,甚至如果特別專業的書,也許一句話就能解答我的疑問 —— 那就成了。

當然,如果剛好沒什麼事,時間也寬裕,那我就會一直延續下去 —— 從一個問題引發出其他問題,產生更多的想法,再針對這些新的問題、想法,找到對應的內容,看作者如何去論證、詮釋、總結。

簡而言之,從一個點,引出一條線、一張網。

在這個過程中,我會跳讀、泛讀、選擇性地讀。

可能我會精讀這個章節,一個字一個字去推敲;但下個章節,就直接跳過去。

甚至,一本書,我可能只讀一兩個章節,就放在一邊再也不用;

有些書,可能拿到手會翻一下,放著,有需要的時候再翻出來,讀上幾頁。

也有一些書,可能會反反覆復讀某個章節、某段內容,都有可能。

這樣讀書的人,不會用「本數」和「頁數」去衡量讀書成果,因為這些並不重要。

文 / 精英特快速閱讀記憶訓練網 : 國內最專業的快速閱讀記憶訓練平台(電腦、手機皆可訓練),快速閱讀、記憶力、注意力、思維、高效學習等方面的知識學習、能力訓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閱讀一本書》最全乾貨精華

為何巴菲特會在很年輕、就有機會成為億萬富翁?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里講了一個小故事。巴菲特在10歲的時候,讀了一本書,《賺1000萬的1000招》,隨後他宣稱,要在35歲之前成為千萬富翁。然...

高效學英語的幾個方法

有拖延症不要緊,目標定的太高也不是最重要的。其實,無論是學什麼樣的科目,都會有萬變不離其宗的學習方法。有些普適性的學習方法,不僅能適用於任何知識的學習,而且還能讓大家學半功倍!

一天看5本書的技巧?這篇文章里有

今天分享的書來自於彭小六的《洋蔥閱讀法》。彭小六,男,32歲,自稱老處男。大學畢業後做了七年的程式設計師,然後又做了三年的產品經理,期間堅持在簡書上寫了一年讀書筆記,同時積極參加或組織分享會,後...

這樣做讀書筆記,又專注又高效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L先生說」(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36氪經授權發布。大部分人做讀書筆記,往往都是兩種模式。第一種,是用文字或思維導圖的形式,把整本書...